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7 (1700-1725).djvu/4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羅功侯,三千戶。《中輔幼主》,昭帝,益封邑萬戶。後事宣帝,益封二萬戶。傳禹謀反,族誅,國除。文穎曰:「博廣、陸平,取其嘉名,無此縣也。」 食邑北海、河間、東郡。元始初,以光從父昆弟之曾孫紹封,王莽時絕。

富平侯張安世 ,事昭帝謹厚無過侯,三千戶。及策定立,宣帝益封,共一萬三千六百四十戶。傳延壽、敞臨放純,建武中為武始侯。富平,屬平原郡。

陽平侯蔡義 ,以昭帝師為丞相侯,二千戶。無後。陽平縣屬東郡。

爰戚侯趙長平 ,以平陵大夫告楚王延壽反,侯,一千五百三十戶。傳訢牧,爰戚,縣屬山陽郡。博侯張章 ,以長安男子發覺霍氏反,謀侯,三千九百一十二戶。傳建,坐罪免博,縣屬泰山郡。高昌侯董忠 ,以期門受張章言,告霍氏反,侯,一千一百戶。傳煬武,高昌,縣屬《千乘郡》。

合陽侯梁喜 ,以平陽大夫告反者侯,一千五百戶。傳放萌,王莽敗,絕。合陽縣屬平原郡。平恩侯許廣漢 ,以皇太子外祖父昌成君侯,五千六百戶。廣漢無子,弟嘉嗣傳《況旦敬》,王莽敗,絕。平恩縣,屬魏郡。

平昌侯王無故 ,以帝舅侯,六百戶。傳接臨獲,建武五年,復家平昌,屬平原郡。

樂陵侯史高 ,以悼皇考舅子《發覺霍氏反,謀》侯,二千三百戶。傳術崇無後,以曾孫岑紹,王莽敗,絕。

陽都侯張彭祖 ,以世父故掖庭令賀有舊恩,封一千六百戶。後為小妻所殺。陽都縣屬城陽國。

昌水侯田廣明 ,與定策侯二千七百戶。坐擊北邊失期,自殺。按漢無昌水縣,止今栖霞縣。有河,名曰昌水,又名曰昌陽侯,豈即取義於此,而使食昌陽縣之人也?與?昌陽縣屬東萊郡。新山侯稱忠 ,以捕得反者樊,並侯,千戶。《新山縣》屬琅邪郡。

樓虛侯訾順 ,以捕得反者樊並侯,千戶。《樓虛縣》,屬平原郡。

平陽侯王禁 ,以皇后父侯,二千六百戶,以大將軍益封,共八千戶。傳鳳襄岑,更始時,為亂兵所殺。

樂安侯匡衡 ,以丞相侯,六百四十七戶。後坐罪免。

武陽侯史丹 ,以帝為太子時翊護,有舊恩,侯,一千三百戶。傳邯獲,更始時,死於兵。武陽縣屬東海郡。

曲陽侯王根 ,以皇太后弟。凡再益封,共一萬二千四百戶。傳涉為莽所殺。曲陽縣屬東海郡。高陽侯薛宣 ,以「丞相侯」 ,一千九百戶。後坐罪免。高陽縣屬琅邪郡。

成陽侯趙臨 ,以皇后父侯,二千戶。傳訢。後坐事徙。

高陵侯翟方進 ,以丞相侯再益封,共一千五百戶。傳宣坐弟義舉兵誅莽,為莽所殺。高陵縣屬琅邪郡。

東漢

齊王章 ,光武長兄縯之長子。縯與光武共起兵,更始即位,為大司徒,更始忌而殺之。光武建武二年,章為太原王。十一年,徙為齊王,食臨菑、西安、昌國、臨胊、廣、般陽六縣,諡曰「哀殤。」 王石坐罪貶蕪湖侯。石子無忌,復封齊王。《喜承》,建安十一年,國除。

北海靖王興 ,齊武王縯次子。建武二年,封為魯王,以嗣光武兄仲後,徙為北海王,食等十八縣,傳敬王睦。睦少好學,能屬文,作《春秋旨義終始論》及賦頌數十篇,又善書。卒,子哀王基立。永平十八年,封基二弟為鄉侯。建初二年,又封基弟毅為平望侯。平望屬北海郡,卒無于。肅宗憐之,不除其國。永元二年,和帝封睦庶子斟鄉侯威為北海王,奉睦後。立七年,威以非睦子,又坐誹謗,檻車徵詣廷尉,道自殺。永初元年,鄧太后復封其孫壽光侯普為北海王,是為頃王。延光二年,復封睦少子為亭侯。普卒,子恭王翼立。卒,子康王立,無後。建安十一年,國除。

臨邑侯復 ,北海靖王子。建武三十年封。子騊、駼立及從兄平望侯毅,並有才學。永寧中,鄧太后召毅及騊駼入東觀,與謁者僕射劉珍著《中興以下名臣列士傳》。臨邑屬東郡。

城陽恭王祉 ,光武族兄弟舂陵康侯敞之子。漢兵起,祉兄弟相率從軍。更始立,以祉紹封舂陵侯。入關,封定陶王。建武二年敗,封城陽王,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