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7 (1700-1725).djvu/5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子平為「蔡陽侯」 ,奉祉祀。

高鄉侯堅 ,《城陽恭王》子。建武十三年封。高鄉縣,屬琅邪郡。

淄川王終 ,光武族父泗水王歙之子。建武中立,卒,國除。子柱為邔侯,奉終祀。

東海恭王彊 ,建武二年,母郭氏立為后,彊為太子,郭后廢,彊不自安,願備藩國。光武封為東海王,兼食魯郡,凡二十九縣。初,魯恭王好治宮室,起靈光殿,甚壯麗,是時尤存,故詔彊都魯。永平元年卒,子靖王政立。政淫欲薄行,魯相奏請誅政,詔削薛縣。立四十四年卒,子頃王肅立,永元十六年,封肅弟二十一人皆為「列侯。」 肅卒,子孝王臻立。永建二十年,封臻二弟敏、儉為鄉侯。臻及弟蕪鄉侯儉,並有篤行,母卒,皆吐血毀瘠,至服練紅。兄弟追念初喪,父幼小,哀禮有闕,因復重行喪制。臻性敦厚有恩,常分租秩賑給諸父昆弟。國相以聞,詔增臻封五千戶,儉五百戶,光啟土宇,以酬厥德。卒,子懿王秪立。卒,子羡立。魏受禪,以為「崇德侯。」

汶陽侯琬 ,東海懿王之子。初平四年,王遣琬至長安奉章獻帝封琬汶陽侯,拜為平原相。濟南安王康 ,建武十五年,封濟南公,後為王,就國,以平原之祝阿、安德、朝陽、平昌、漯陰、重丘六縣益濟南國。康在國不循法度,交通賓客,人上書告康「謀議不軌,削祝阿、漯陰、東朝陽、安德、平昌五縣。」 至肅宗,復還所削地。卒,子簡王錯立。卒,子孝王香立。香篤行,好經書。初,叔父篤有罪不得封,西平昌侯昱坐法失侯。香乃上書分爵土封篤子几、昱子嵩,皆為列侯。卒,無子,國絕。永建元年,順帝立錯子阜陽侯顯為嗣,是為釐王。立三年卒,子悼王廣立。卒,無子,國除。

「樂成亭侯」 文 ,濟南王釐子。永建五年,封東平憲王。蒼 ,建武十五年,封東平公,十七年,進爵為王。蒼「少好經書,有智思,為人美鬚髯,要帶八圍,顯宗甚愛重之。及即位,拜為驃騎將軍,置長史掾史四十人,位在三公上。」 永平三年,以東郡之壽張、須昌、山陽之南平、陽槁、湖陵五縣益東平國。蒼與公卿共議定南北郊冠冕車服制度,及光武廟登歌八佾舞數。蒼在朝乞退就藩國,五年,乃許歸國。卒,詔加賜鸞輅、乘馬、龍旂九旒、虎賁百人以葬,諡曰「憲王。」 子懷王忠立。明年,帝乃分東平國八,封忠弟尚為任城王,餘五人為列侯。忠卒,子孝王敞喪母,治喪至哀。國相陳珍上其《行狀》,永寧元年,鄧太后增邑五千戶。卒,子頃王端立。卒,子凱立,魏受禪,以為崇德侯。矜,陽亭侯梁 ,東平憲王蒼之孫,永元十年封,任城孝王尚 ,蒼之子,章帝元和元年封,食任城、亢父、樊三縣。卒,子貞王安立。卒,子節王崇立。卒,無子,國絕。延熹元年,桓帝立河間孝王子博為任城王,以奉其祀。卒,無子,國除。熹平四年,靈帝復立河間貞王孫新昌侯子陀為任城王,奉孝王後。魏受禪,廢為侯。

《桃鄉侯福 》《當塗鄉侯亢》二侯皆《任城孝王尚》之子,永元十四年封。

「琅邪孝王京 」 ,建武十五年封琅邪公,十七年,進爵為王。京性恭孝,好經學,顯宗尢愛幸。永平二年,以太山之蓋、南武、陽、華,東萊之昌陽、盧鄉、東牟六縣益琅邪。五年,乃就國,都莒。卒,葬東海即丘廣平亭,有詔割亭屬開陽子彝王宇立。卒,子恭王壽立。卒,子貞王尊立。卒,子安王據立。卒,子順王客立。卒,國絕。客於被平元年,嘗遣弟邈至長安奉章貢,邈盛稱東郡太守曹操忠誠於帝,操以此德與容。建安十一年,復立容子熙為王。在位十一年,坐謀欲過江,被殺,國除。

都陽侯邈 琅邪順王容之弟獻帝初平元年封。

千乘哀王建 ,《永平》三年封。明年卒。年少無子,國除。

濟陰悼王長 ,永平十五年封。建初四年,以東郡之「《離狐》、陳留之長垣」 益濟陰國。立十三年,卒於京師,無子,國除。

千乘貞元。伉 ,建初四年封,食臨濟、千乘、高苑、樂安、博昌、蓼城、利益、北海九城。和帝即位,以伉長兄,甚見尊禮。卒,子寵立。永元七年,改國名樂安。卒,是為彝王。子鴻立。鴻生質帝。梁太后詔以樂安國土卑濕,租委鮮薄,改鴻封渤海王,食陽信、重合等八城,是為孝王。無子,太后立桓帝弟蠡吾侯悝為渤海王,奉鴻後為王甫誣以大逆,自殺,國除。

清河孝王慶 ,建初四年立為皇太子,後廢為清河王。卒,長子祐嗣殤帝,是為安帝。上慶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