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0 (1700-1725).djvu/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知縣張性成任創修石城,建立敵臺,磚砌垛口,石板鋪頂、欄馬水道,四門階級俱用石砌修。城門樓四座,腰鋪八座,角樓四座。鳩工於癸未之三月,落成於甲申四月。雖周圍僅三里許,而城高池深,堅聳完固。環城壕堞間植楊柳數百株,所以固堤,望之森秀,誠為壯觀。所謂一勞永逸,萬世之保障也。士民悅服欣頌,立碑。東門曰「望岱」 ,西門曰「澄源」 ,南門曰「錦川」 ,北門曰「拱極。」 至萬曆甲寅,以久無科第,開東、南門曰「興文。」 及開而累不利於首貢,尋塞乾樓在西北城上。邑人孫珫與知縣孫世恩建,從形家言利,闔城風水,名曰「迎恩樓。」 壬辰,黃河水溢至城下,加以霪雨,四十晝夜,遂半就傾頹。知縣陳秉直倡率包壘,凡三閱月,完固如昔。

陽穀縣城 按《縣志》,「城舊址,周匝廣八里,不知始於何代。明成化五年,知縣孟純改營各方式增一里,因拓為一十二里。牆高五丈,厚三丈,池深二丈,廣如之。其四門,東曰迎恩,南曰會盟,西曰柔遠,北曰拱極。上各建瓦樓,寬可肆筵,而四隅角樓亦容布席。」 正德間,知縣盧鑑復築外垣,但草創之時,雉堞皆築土為之。萬曆五年,知縣吳之問乘歲稔,令畝輸一甎,不旬月而功竣。其附門四橋:東曰「惠民」 ,南曰「廣濟」 ,西曰「通利」 ,北曰「大順」 ,俱搆木為之,歲久圮敝。萬曆二十五年,北橋為水湮沒,知縣傅道重令民以土實之,隨致瀠流不通。三方病涉歷,今未經再造。又於沿城四圍植柳千餘,外築土堤二重,高丈餘,渠深尋許,夾岸植柳護之。歲久,木橋官司有耗採而無增植。萬曆三十三年,知縣范宗文命延袤補植千株,頓覺改觀。崇禎元年,知縣黃卷因城垣漸頹,大起民夫,繕修孔固。迨明季罹兵燹之變,又遭土寇之亂,牆墉塌壞,樹木無存,居民鮮少,一望皆瓦礫荊榛,大非昔日規模矣。

皇清康熙十一年,知縣王天璧始議修復。

壽張縣城 按《縣志》,「故土城,四圍僅五里,卑薄無磚,門無邃池,不詳其始。」 竊考縣移於洪武十四年,縣治、儒學俱云「本縣知縣譚道創建。成化三年,知縣魏崇修築。門四:東曰迎恩,西曰來賓,南曰永寧,北曰安賢。甲辰,知縣張玉林始券東、西門。弘治丁巳,知縣趙希魁建東、西門樓。辛酉,知縣趙俊民創興築,鑿城高三丈」 ,廣二丈,上廣七尺,下有馬道,并券北門。甲戌,知縣彭球券南門,新作東樓,并置城上小鋪。庚辰,知縣吳珂始為外濠,深二丈,廣三丈,築堤植樹。嘉靖壬寅,知縣馬天倫築修甕城。外門樓窩、鋪門俱石匾,東曰「扶桑朝暾」 ,西曰「崦嵫返照」 ,南曰「薰風鼓治」 ,北曰「元虛鈴鍵。」 邑進士趙守愚題。嘉靖己未,知縣況澄門外甃石為渠,上置弔橋,并新南樓,築護城堤,高二丈,廣一丈。萬曆壬午,知縣趙汝仁砌磚城垛口。丁未,知縣周三錫重修植樹。順治七年、九年,荊隆口水決城淹。屢經修理,隨修隨壞。順治十七年,守道張公捐俸,檄行知縣陳潢修築全城,加厚。四門外建八字牆十六座,影牆四座。兗府王公,陽穀、「東阿、鄆城、朝城、棠邑、壽張」 標營各有捐助。

沂州城 按《沂州志》:「磚城一座,周圍九里,高二丈五尺,闊一丈,垛口三千七百八十二個。城堡五十座,城樓四座,南樓額曰『望淮』」 ,東樓額曰「鎮海」 ,西樓額曰「瞻蒙」 ,北樓額曰「宗岱。」 南門三層,大樓之外又小樓二座。東門二層,大樓之外又小樓一座。康熙七年地震,南門、北門僅存小樓,東門僅存大樓,餘俱坍毀。馬道闊八尺,濠深一丈,闊一丈六尺,砲臺四座。康熙七年地震、垛口俱無四門,磚石壅塞牆垣行走成路迨。康熙十二年詳請題奏、奉

旨給帑節核八千餘兩。知州邵士董事重築。凡延袤

廣闊一如舊制。女牆樓垛,建築重新,《萬年之圖》,得以永賴

郯城縣 按《縣志》,「城在古郯國舊城南。元末,沂州守禦王信始徙於此,築土城焉。周圍約五里八十步,高一丈二尺,闊八尺,門三:南曰臨淮,西曰宗岱,北曰拱極。正德五年,知縣黃琮修北門,建樓於上。嘉靖二十一年,知縣郎湘修南門、西門,各建樓視北門。萬曆五年,知縣趙蛟又建小角樓四座。萬曆十一年大雨,南門」 崩坍。知縣顏若愚重修,並創建鼓樓於東城上,內塑文昌帝君像。萬曆二十一年,知縣文廣始甃磚城,四門樓各建閥閱,重樓四角各建磚樓。規制恢廠,女牆鱗峙,巍然成雄鎮焉。康熙七年地震,四樓俱倒塌無存。城傾大半,尚未修整,城壕遂成巨浸,為城之害,闔縣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