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0 (1700-1725).djvu/2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有大阜,高二丈餘,父老相傳,為「安陵君墓。」 遍考群籍,別無安陵君,存此以俟考。

《梁王彭越 》《字仲》。一字。昌邑人也。常漁鉅野澤中。漢王拜越為魏相國。項籍死,立越為梁王,都定陶。梁太僕有罪,亡走漢,告梁王,與扈輒謀反,徙蜀,呂后,與俱東。至雒陽,令其舍人告越復謀反。廷尉奏請,遂彝越宗族。

魯王張偃 ,常山王張耳孫也。父趙王敖,尚高祖女魯元公主,以「貫高等謀反,廢為宣平侯。」 高后六年,封偃為魯王,王薛郡。八年,諸呂誅,偃廢為侯,國除。

梁王恢 ,高帝子也。高帝十一年,彭越既廢國除,乃以其地立子恢為梁王,都睢陽,凡山陽、濟陰、濟川、濟東皆其食邑。三十四年,呂后徙恢為趙王,奪梁王以王呂產。呂產王梁八年而誅,地入於漢。

《梁懷王楫 》,孝文帝少子也。以孝文二年立為梁王。十一年,墮馬死,國除。

《梁孝王武 》,孝文帝次子也。以孝文二年立為代王,十二年徙梁,都睢陽,最為大國。景帝即位,分梁為五國,盡立孝王支子四人為王。其一濟川王明,以垣邑侯立,七年,坐射殺其中尉,廢為庶人,國除。其一濟東王彭離,食無鹽等七縣。立二十九年,彭離驕悍,昏暮私與其奴亡命數十人行剽,殺人取財物以為好。國人皆知之,莫敢夜行。所殺者子上書告言,廢為庶人,國除為大河郡。其一山陽哀王定,食昌邑等三十三縣,立九年,薨,無子,國除。其一濟陰哀王不識,食定陶等九縣,立一年,薨,無子,國除。時梁都睢陽不在府境,而濟川、濟陰俱在曹縣,濟東在東平,山陽在金鄉,皆境內也,故以「梁」 為標而備書之。魯恭王餘 ,孝景帝子也,母曰程姬。以考景前二年立為淮陽王,吳楚反,破後徙為魯王,食魯、卞、汶陽、蕃、鄒、薛六縣。王莽時絕。凡六傳一百六十三年,魯都曲阜。

昌邑哀王髆 ,孝武皇帝子也。李夫人生,以天漢四年立,十一年薨,子賀嗣。立十三年,昭帝崩,無嗣。大將軍光徵王賀典喪,受皇帝璽綬,襲尊號。即位二十七日,行淫亂。大將軍光與群臣議白孝昭皇后,廢賀歸故國,賜湯沐邑二千戶,國除,為山陽郡。凡再傳二十四年,宣帝即位,封故昌邑王賀為海昏侯,食邑四千戶。賀就國豫章數年,揚州刺史柯奏賀與故太守卒史孫萬世交通,妄言削戶三千。後薨,有司議,以為暴亂之人,不宜為立嗣,國除。元帝即位,復封賀子代宗為海昏侯。傳子至孫昌邑,即今金鄉。

定陶王囂 ,宣帝子也。衛倢《伃生》以甘露二年立為定陶王,王故《濟陰國》,都定陶,食九縣。三年,徙王楚,是為楚孝王,地入於漢,為濟陰郡。東平思王宇 ,宣帝子也。公孫倢《伃生》以甘露二年立,食無鹽等七縣,為莽所滅。東平四傳凡五十一年。東平都無鹽,即今州境。

定陶共王康 ,孝元帝子也。母曰傅昭儀。以永光三年立為濟陽王,徙為山陽王。八年,徙定陶王。王薨,子欣嗣。成帝無子,徵入為皇太子。上以太子奉大宗後,不得顧私親,乃立楚思王子景為定陶王,奉共王後。成帝崩,太子即位,是為孝哀帝。即位二年,追尊共王為共皇帝,置寢廟京師,序昭穆,儀如孝元帝。徙定陶王景為《信都王》云。

高祖又封革朱為「煮棗侯。」

景帝封楚元王子蓺為《冤句侯》。

又封梁孝王子買為乘氏侯,後嗣為梁王,國除。又封梁王子不識為濟陰王,封一歲卒,無子,國除。

武帝封劉貞為南城侯。至王莽時國廢。南城,即古武城。

須昌侯趙衍 漢王元年初起漢中《三秦》兵塞益門不得進攻還衍以謁者上言從他道入遂卷三秦克平關內後為河間守陳豨反誅都尉相如以功拜須昌食邑一千四百戶。

「《李必 》,高祖時,以破布功封戚侯」 ,坐謀反誅。《呂更始 》,《孝惠》用為楚相,封滕侯,坐謀反誅。《呂祿 》《孝惠》封湖陵侯,坐謀反誅。

《駟釣 》文帝封為「靖郭侯。」

劉富 ,楚元王子。孝景時封休侯,楚王戍反免。劉順 ,魯恭王子。武帝封為公丘侯,王莽時絕。劉驕 ,魯恭王子。武帝封為郁郎侯,坐酎金免。劉弘 ,魯孝王子,宣帝封為昌慮侯,傳王莽時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