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0 (1700-1725).djvu/2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東平侯劉慶 ,城陽恭王子也。武帝元朔四年,封於無鹽,為東平侯。後坐姦死,國除。

「東平侯劉《興居 》」 ,《朱虛侯劉章》之弟。

秺侯商丘成 ,征和二年,以大鴻臚擊衛太子,力戰封侯,食二千八百二十戶。

秺侯金日磾 ,字翁叔,本休屠王太子也。從渾邪王降漢,事武帝,以功封侯,食二千三百一十戶。歷事昭帝,諡曰「敬。」

秺侯金賞 ,日磾子嗣封,無後。

《秺侯金》當 日磾。曾孫紹封千戶。王莽敗國除東漢,

《魯王興 》,《齊武王縯》次子也。以建武二年封為魯王,後徙王北海,是為《北海靖王》。

東海恭王彊 ,光武太子也。建武二年,立母郭氏為后,彊為皇太子。十七年而郭后廢,彊常慼慼不自安,數因左右及諸王陳其懇誠,願備蕃國。光武不忍,遲回者數歲,乃許焉。十九年,封為東海王,二十八年,就國。帝以彊廢不以過,去就有禮,故優以大封,兼食魯郡,合二十九縣。魏受禪,以為崇德侯,東海治郯恭王,兼食魯國,故都曲阜。

《東平憲王蒼 》,光武皇帝子,顯宗母弟也。建武十五年,封東平公,十七年,進爵為王。魏受禪,以為「崇德侯。」

瑯琊孝王京 ,顯宗母弟也。建武十五年,封琅琊公,十七年,進爵為王。建安中,國除。前漢瑯琊治東武,在今青州境。孝王徙都開陽,即沂州。任城孝王尚 東平王蒼子也。元和元年封,食任城、亢父、樊三縣。魏受禪,以為崇德侯。任城,即今濟寧。

濟陰悼王長 ,明帝少子。永平十五年封。後卒於京師,無子,國除,諡曰「悼。」

《濟陰王保 》,安帝太子,廢為濟陰王,延光四年,迎入即位,是為《順帝》。

濟陰王熙 ,獻帝子。先於曹氏,未服國土,建安十七年封後幾年,魏受禪,降為列侯。

濟陰侯武山

任城威王彰 ,字子文,武帝第三子也。黃初三年,立為任城王。四年,朝京都,疾,薨於邸,諡曰「威。」 至葬,賜鸞輅、龍旂、虎賁百人,如漢東平王故事。子楷嗣,食五縣二千五百戶。青龍三年,楷坐私遣官屬詣中尚方作禁物,削縣二千戶。正始七年,徙封濟東。

東阿王植 ,字子建,武帝第四子也。建安十六年,封平原侯。十九年,徙封臨淄侯。黃初三年,立為鄄城王。四年,徙封雍丘。太和元年,徙封浚儀。二年,復還雍丘。三年,徙封東阿。其後二年,以陳四縣封植為陳王,邑三千五百戶。子志嗣,徙封濟北王。

濟陽懷王玹 ,武帝子也。初封西鄉侯,進爵為王,早卒。以濟王琳子贊襲爵。贊薨,以弟邑紹。邑薨,子恆嗣。累千九百戶。「濟陽」 ,即濟陰也,在今曹縣。

東平靈王徽 ,武帝子也。奉叔父朗陵哀侯後。建安二十二年,封歷城侯。黃初二年,進爵為公。三年,為廬江王。四年,徙封壽張。太和六年,改封東平。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并前三千四百戶。

東海定王霖 文帝子也。黃初三年立為河東王六年改封館陶太和六年改封東海。

東平王楙 ,字孔偉,義陽王望之子也。初封樂陵亭侯,起家參相國軍事。武帝受禪,封東平王。懷帝踐阼,改封竟陵王。洛陽傾覆,為亂兵所害。東海孝獻王越 ,字子超,高密王泰之次子也。討楊駿有功,封五千戶侯。累官尚書右僕射,別封東海王,食六縣。永嘉五年,薨於項。

瑯琊武王伷 ,字子將,宣帝子也。正始初,封南安亭侯。武帝踐阼,封東筦郡王,邑萬六百戶,加開府儀同三司,改封瑯琊王。子恭王覲立。覲字思祖,拜冗從僕射。太熙元年薨。子睿立,是為元帝。江左諸王嗣封瑯琊,不在府境。

任城景王陵 ,字子山,宣帝弟安城亭侯通之子也。初拜議郎。太始元年,封北海王。三年,轉封任城。咸寧五年薨。子濟立,累官散騎常侍、輔國將軍,隨東海王越在項,為石勒所害,二子俱沒成陽 。惠帝封卞粹為「成陽子。」

東平郡侯苟晞 ,字道將,河內山陽人。惠帝時,為兗州刺史,敗石勒於河北,進位撫軍將軍,假節、都督青兗諸軍事,封東平郡侯,以《嚴刻》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