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0 (1700-1725).djvu/3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二百十六卷目錄

 兗州府部彙考八

  兗州府公署考上

職方典第二百十六卷

兗州府部彙考八

兗州府公署考上    州縣志合載

府城:滋陽縣附郭。

府治 按《滋陽縣志》:「在城西北隅,元為州治。明洪武十八年,改為府治,漸加漸擴,遂成具瞻。府橋一座,下通御河柵欄。大門一座,角門二座。康熙十年,知府蔡廷輔重建大門,鐘鼓樓一座。門之東寅賓館三間,門樓一座,知府彭繩祖重修。館後土地祠三間,門樓一座,儀門三間,角門二間,大堂五間,堂庫二間,書吏房東」 西各九間;平心堂三間,二堂五間,東西卷房各五間;府宅門一座,三堂五間,東西各廂房;宅廳五間,左右各耳房。康熙十一年,知府蔡新建。內群房二十間。經歷司 堂之東夾道。

糧捕廳

監倉 堂之西

照磨司 西夾道

理刑廳 :今奉裁,併作府署。

糧廳 ,在城西南隅,舊在府治內,後改大門。樓一座,儀門三間,角門二間,大堂三間,東西書吏房各五間,堂後西偏退思堂、書廳各三間,堂後宅門三間,宅廳五間,東西各廂房,廚房、廊房俱備。

府教諭廨 舊在府學明倫堂後。崇禎十五年,燬於兵。

滋陽縣治 在府治東南。舊大門三間,二門三間,大堂五間,穿堂三間,後堂五間,東西庫房各三間,東西卷房各九間。洪武十八年立縣規治粗定,後之改造葺理,隨時因革。弘治初,知縣胡縉鼎新修飾。嘉靖三十八年,知縣江應昂改造後堂及大堂、獄囚房,瓦草共一十六間。監門二間,俱二門之西南。嘉靖四十二年癸亥,知縣李之茂撤舊,改造二門三間,添東西出角門二座。東扁吏、戶、禮、承發司、鋪長司,西扁兵、刑、工、架閣庫、馬政科、贊政廳三間於大堂之東掖,供事所三間於大堂之西掖。今俱不存。康熙十一年,知縣李瀠重修儀門、書吏房、兩廊并監廠房室。土地祠 在二門外東首。寅賓館在土地祠前。順治十年,知縣宋文運建馬局於署西。康熙五年,知縣張承瑞塑「馬神」 山水神於馬局內。康熙十五年,馬局房屋盡塌,知縣李瀠重葢草房十七間,門樓一座,以養里馬。

「知縣廨 」 ,在後堂之北。寢房三間,東西廂房各三間,書房三間,茶廳三間,宅門一座。

縣丞廨 舊在知縣廨東。治事廳三間,寢房、廂房、大門一座,俱縣丞張燦鼎造。崇禎十五年毀,後未復。

主簿廨 舊在知縣廨西。順治三年奉裁,衙署無存。

典史廨 在縣丞廳南,治事廳三間,寢房三間,東西廂房各二間,大門一座。康熙四年,典史平永輝增草房數間。

申明亭 在儒學東,今圮。

縣教諭廨 在縣治東南,滋陽學明倫堂北。崇禎十五年燬於兵。康熙九年,教諭朱泰交自建瓦草房十間,於明倫堂之東居住。

參府署 坐落西北隅,在廢王城東。

中軍守備署 在參府後北門內。

察院 在城東南隅。大門三間,二門三間,東西角門各一座。大廳堂五間,東西抄卷房各三間,皂隸房二間,穿堂三間,東、西書房各五間,寢堂五間,東廚房三間,西書房三間。嘉靖四十三年,知縣李之茂於穿廊兩傍添蓋捲棚各三間。大門之南、左右當街牌坊二座,扁曰「激揚振肅。」 康熙十年,知縣李濚重修。往來行臺,賴有駐節布政分司 在察院縣官廳西,嘉靖甲子仲夏立。

東兗道 舊在新創公館西。

都水司 原在舊射圃西。

公館六座 在布政分司西,崇禎十五年燬。「陰陽學 」 、醫學 俱在察院東,崇禎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