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99 (1700-1725).djvu/7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曰殷城

裏羅城 在商城縣東南三十里。元末余思銘築以避兵,遺址尚存。

聖人潭 ,在商城縣南三十里。

僊潭 在商城縣仙潭里,上有仙人跡。

龍潭 ,在商城縣北三十里,深十餘丈,上有石佛寺,歲旱禱雨輒應。

飲馬池 在商城縣十里許。土人相傳「項羽嘗飲馬於此。」

釣魚臺 在商城縣南六十里,有石屹立於潭上,世傳仙人釣魚於此。

「揷劎石 」 在商城縣懸劍山頂有劍揷石,可動不可出。

《蘇仙石 》,在商城縣琉璃河中,其上有仙人坐臥跡。

謝城 ,在信陽州西北六十里,淮河北,溮河西北,《方輿勝覽》云:「申伯所封之地,有碑。」

武城 ,在信陽州東北二十五里。春秋時武城黑所治。

蔡母城 在信陽州北。《漢志》南陽郡有蔡陽縣。註云:「王莽之母功顯,君封邑。」

楚王城 ,在信陽州北六十里。即楚王破申,行師北侵所築,畊者猶每拾得兵刃盤匜云。安昌城 ,在信陽州西七十里。漢置縣,屬汝南郡。張禹封安昌侯,即此。

曹城 ,在信陽州南三十里。曹景宗屯兵鑿峴口時所築,今名「曹店。」

淮源城 ,在信陽州西北六十五里。北齊置郡。隋廢郡,改曰淮源縣。

烏疊城 ,在信陽州北六十五里。《十道四番志》申州有此城,今無考。

廢南羅州 在信陽州南十里。本漢鄳縣地,梁置西汝南郡,隋省。唐置南羅州,尋廢。

鍾武廢縣 在信陽州西南。漢置,屬江夏郡。臧宮狗、鍾武、竹里皆下之,即此。

鍾山廢縣 在信陽州東南十八里。本漢鄳縣地,北齊改置齊安縣及郡。隋改曰鍾山縣,宋省入信陽。

大子城 ,在信陽州,與楚王城相去四里許。門垣墓址,兩城俱存,中可容萬人。

櫟城 在信陽州北五十里。《南齊書》「建武二年,魏寇司州之櫟城,城主魏僧珉拒破之」 ,即長臺關。

伐鼓臺 在信陽州城北長臺鄉。《左傳》「昭公四年,楚與諸侯淮夷伐鼓,會於申」 ,後人於此建臺。申伯臺 在信陽州東北,世傳申伯所築。古《申伯國碑 》,在信陽州城北二十里,唐顏魯公書。明嘉靖中,知府潘子正立名。

梁王壘 在信陽州賢首山。《史》載北魏攻義陽,梁蕭衍據賢首山以救,即此。

咸喜堂 在信陽州舊州治東,取《詩》「周邦咸喜」 之義。

三秀堂 在信陽州舊州治東城上,舊名「牧牛軒。」 宋宣和中,杏上產芝,敕為改名。

「碧翠堂 」 在信陽州舊州治內。

環碧堂 在信陽州舊州治內,宋建。

柔惠堂 在信陽州舊州治內,取《詩》「柔惠且直」 之義。

白雪樓 在信陽州舊州治,於城東北。宋建相公園 ,在信陽州舊州治後。宋范純仁為守日,創此園種花本為燕游勝地,後人因以「相公」 名之。

月兒灣 在信陽州北九十里。宋范純仁行部過此,駐馬泣曰:「昔吾母夢兒墮自月中,承以衣裾,感而生純仁,是以泣。」

僕僕塘 在信陽州東門外。唐武德時,僕僕道人曾結廬其間,後昇僊。今訛云「婆婆塘。」

白雪驛 ,在信陽州東門外,鄭文寶過此題詩。「野公亭 」 ,在信陽州放生池上。

扳倒井 在信陽州城南。其水欹出,若扳倒然者。

雙井 在信陽州城北,相去十步而泉通。寫字石 在信陽州天目山,三石承一巨石,中盧幾二尺,仰見字云:「自是神僊一洞天,碧雲深處閉天關。」 土人呼為「寫字石。」

鄳城 ,在羅山縣九里。關南漢置,石基尚存。高安城 ,在羅山縣西南一百里,北齊置,尚有碑存。

霸王城 在羅山縣西南五十里。相傳項羽伐秦過此,因築北城,故名。每雨後,山溪中往往得銅簇數十百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