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1 (1700-1725).djvu/4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瑾改建大門為譙樓。楊泰、徐政相繼增修。嘉靖甲辰,知縣鄭光溥重修譙樓,加藻飾焉。戊申,知縣徐效賢修科房,葺獄禁,建馬廄。己酉,又廣儀門。庚戌,知縣敖佐創建宅第,完吏廨。正儀門,作園亭,遷馬廄,制度秩如矣。天啟甲子,知縣毛丹鳳重修寅賓館。崇禎乙亥,流賊焚毀正堂。甲戌,署縣事郃陽縣丞梁才重建,後漸傾頹。

皇清順治間,知縣姚欽明略重新之。正廳、五檼、幕廳

三檼在正廳左。六房東西共一十九檼。儀仗庫在幕廳左,今廢。銀庫在正廳內,居右儀門。三檼。知縣宅在正廳後。吏舍在六房後。後樂園在縣丞第左,今廢為馬廄。退思亭在故後樂園內。馬神廟在大門內,居右。獄禁在儀門右。申明、旌善二亭在縣治前。榜房在縣治右。

縣丞署 在知縣宅左

典史署 在宅之東

布政分司署 ,在縣治南偏東。

按察分司署 在縣治東。

西安行府 在布政分司右。

陰陽學 ,在縣治東南隅。

醫學 在陰陽學西,今俱廢。

僧會司 在精進寺

道會司 在崇壽寺

稅課司 在南門內

預備倉 在縣治南

社倉 :各鄉鎮俱有,今悉廢。

軍器局 在縣治右,久廢。

惠民局 久廢

養濟院 在西城外

白水縣治 ,在城南門內迤西。明洪武三年張令三同建。堂五檼,東帑藏、贊政廳、軍器房,西儀仗房。堂前有軒,露臺。甬道上為戒石亭,左右廊各十楹,以居六曹。前為儀門,左右為角門,堂後為穿堂,左右記室,又後令宅、茶堂、寢室,左右翼室、廚湢。最後樓東旁書舍,堂西廊後吏舍。東角門外寅賓館、土地祠。西獄外為大門,崇臺上為麗譙,麗譙東為旌善、申明二亭,南為屏,屏南為柳浪亭,張令名世建。

典史署 四楹,後宅在東角門內之東。

御史行臺 在縣治東偏。

馬蓮灘巡檢司署 在縣北五十里。

陰陽學 在縣治北

醫學 在縣治東

預備倉 在麗譙東

養濟院 在城東南隅

韓城縣治 在城內正西,本漢、唐舊治。元至正二年重修,明洪武三年再修。縣堂五間,前有軒有臺。嘉靖二十年知縣金文修。左右廊各八間,前為儀門三間。嘉靖十年知縣馮錄建。角門二,各一間。大門三間,東旌善亭、申明亭。大門內東為寅賓館,萬曆三十三年知縣蘇俊建。儀門,少南為譙樓,成化十八年知縣吳雄建。堂東為幕廳三間,堂後後堂五間,左右室各三間。後堂之後,則縣令宅也。有庭,有寢、有列舍,有書圃。其囹圄倉厫,分列譙樓東西,而土地祠則在東北,縣丞署 在東。

典史署 在西

察院 在縣治東。重門甬壁,堂寢、翼室俱全。分司署 在察院東。

府廳署 鄰分司

陰陽學 在縣治北

醫學 在縣治東南

華州治 在城南門內,明洪武二年,知州胡惟俊建。東西三百步,南北四百步。有門有儀門,有鐘鼓樓,有堂名「節愛。」 甬道南有戒石亭,堂右有幕廳,有六曹卷房,有儀仗庫。正堂後有後堂,有退思堂,有知州宅。宅左為魚塘亭。知州宅牆後又開拓,阜之麓為菜園,以為退息處。後堂之右為庫,大門之左為寅賓館,乃知州陽城李創建也。二門西為獄吏舍,在六曹房之後。嘉靖乙卯,地震,圮知州朱茹修之。「申明」 、「旌善」 二亭俱在州治西。

同知署 在正堂之東

判官署 在正堂之西

吏目署 在州堂之西南隅。

陰陽學 ,在州治之北街。

「醫學 」 與《陰陽學》近。

稅課司 今廢

僧正司 「在州治東北。」

道正司 ,在州西關外。

布政分司署 :一在司街之右;一在司街之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