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9 (1700-1725).djvu/5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朗二州,又取招、賀、梧、蒙、龔、富六州,辰州蠻宋鄴昌、師益皆降於楚。唐以殷為天策上將軍,始開天策府。初,殷既得湖南,不征商旅,由是四方舟車走集。湖南地多鉛鐵,殷用《高郁策》鑄鉛鐵為錢,商賈出境,無所用之,皆易他貨而去,故能以境內所餘之物易天下百貨,國以富饒。湖南民不事桑蠶,郁命民輸稅者皆以帛代錢,未幾,民間機杼大盛。明宗時,封殷為楚國王。殷諸子驕奢,聽司馬楊昭遂之譖,遂矯命誅郁。殷聞之,大慟曰:「勳舊橫罹冤酷,即吾亦何可久處此乎!」長興元年冬,殷卒,諡為武穆,葬於衡陽。其後兄弟爭國,竟降於唐。

王詔墓 ,在郡城西五里。明工部尚書

劉堯誨墓 在城南七十里長平鄉蓮洲臺子嶺。明參贊機務、南京兵部尚書。萬曆丁亥諭。葬朱炳如墓 ,在縣境內。

曾朝節墓 在城北伊田鋪,禮部尚書。

伍讓墓 ,在城北政義二都,地名「七里站。」 陳宗契墓 ,在城西八十里,地名「花江。」

衡山縣

帝顓頊之陵 ,《圖經》云:晉初衡山尚見顓頊塚,有營丘圖。或疑顓頊都帝丘,今濮陽是,無緣塚在衡山。然舜葬蒼梧,禹葬會稽,何必盡其都耶?舜二妃墓 ,皇甫謐曰:「舜二妃葬於衡山。」 按諸《記》俱云二妃葬湘陰,蓋衡山在晉、宋、齊、隋時俱為郡,而湘陰固其屬地也。

赫胥氏墓 赫胥氏葬於衡山之朝陽峰。唐英國公李勣墓 在縣沙泉。按《唐史》,英公薨,詔贈太尉揚州都督,諡曰貞武,給東園祕器,陪葬昭陵。葬日,太宗幸未央城,望柳車痛哭。所築墳一準衛、霍故事。則英公卒於長安,而非解組歸衡審矣。沙泉之墓,則舊志相沿之誤耳。宋胡文定墓 在紫蓋鄉九都。

宋趙清獻墓 在六都

宋陳子瑕墓 在縣茅蓬村。

明忠誠伯茹瑺墓 在縣巾紫峰下。《耒陽縣》。

東漢羅訓墓 在縣南樟楻嶺。

晉羅含墓 ,在縣南四十里。

唐南亭王拔野古墓 ,在縣南一里。

唐杜甫墓 在化龍橋。按甫本傳:甫客耒陽,遊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縣令迎之還,因餉以牛肉白酒,大醉,一夕卒。人辨其誣,乃退之題墓詩云:「今春偶來耒陽路,悽愴來尋江上墓。招手借問牧童兒,牧童指我祠堂處。一堆空土煙蕪裡,空使詩人悲嘆起。怨聲千古寄西風,寒骨一夜沉秋水。當時處處多白酒,牛炙於今家家有?飲酒食肉皆如此,何故常人無飽死?捉月走入千尺波,忠諫便沉汨羅底。因知天意有所存,三賢所歸同一水。」 觀《韓詩》則子美事又似真矣。成都知府周錦繡墓 在肥江官路東岸,張隱居墓 在縣衢塘。

給事中谷岳生墓 在義鄉「黃行塘」 下。

阮學士墓 ,在義鄉下塘。

楊編修墓 ,在縣對岸嶺塘上。

錦衣衛鎮撫鄧邦墓 在縣南。

雲南按察使李璽墓 在縣南竈市村,四川按察使胡文璧墓 在縣北粟塘鋪,《常寧縣》

義塚 ,萬曆三十九年,推官李汝登見枯骨暴露,鬻民間地於近處瘞之,有碑記。

安仁縣

宋韓太尉墓 在縣東南一里。太尉本縣杞林人,名京。紹興間,以武功累官忠亮大夫、建州觀察使、殿前司摧鋒軍都統制、上黨開國公。卒贈太尉,敕葬於此。今故址猶存。

酃縣陵墓無考

桂陽州

漢胡騰墓 ,在州治西北六十里。

晉寧王墓 在州治西八十里晉嶺山。

元劉登墓 在州南四十里黃牛嶺。

明萬人墓 在州治西南拍船嶺下。

嘉禾、臨武二縣陵墓無考。

藍山縣

唐節度使天貴墓 在縣北二十里大慈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