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9 (1700-1725).djvu/5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迷惑沒溺於佛、老之學而不出耶?廖師,郴人,而學於 衡山,氣專而容寂,多藝而善遊,豈吾「所謂魁奇而迷 惑沒溺者邪?廖師善知人,若不在其身,必在其所與 遊。訪之而不吾告,何也?」於其別,申以問之。

《遊南嶽唱酬序》
宋·張栻

栻來往湖湘踰二紀,夢寐衡岳之勝,亦嘗寄跡其間, 獨未登絕頂為快也。乾道丁亥秋,新安朱熹元晦來 訪予於湘水之上,留再閱月,將道南山以歸,乃始偕 為遊,而三山林用中擇之亦與焉。粵十有一月庚午, 自潭渡湘水。甲戌過石灘,始望嶽頂,忽雲四合,大雪 紛集,須臾深尺許。予三人者飯道旁草舍人,酌一巨 盃,上馬行三十餘里,投宿草衣巖,一時山川林壑之 觀,已覺勝絕。乙亥,抵後嶽。丙子,小憩,甚雨,暮未已,從 者皆有倦色。湘潭彪居正、德美來會,亦意予之不能 登也。予獨與元晦決策,明當冒風雪亟登,而夜半雨 止,起視明星爛然,比曉日升暘谷矣。德美以怯寒辭 歸。予三人聯騎渡興樂江,宿霧盡捲,諸峰玉立,心目 頓快。遂飯黃心易竹輿由馬跡橋登山,始皆荒嶺,彌 望巳乃入大林壑,巖邊時有積雪,甚快。溪流觸石曲 折,有聲琅琅。日暮抵方廣,氣象深窈,八峰環立,所謂 蓮花峰也。登閣四望,雪月皎皎,寺皆板屋,問老宿云 「用瓦輒為冰雪凍裂,自此如高臺、上封皆然也。」戊寅 明發,穿小徑入高臺寺門外萬竹森然,間為風雪所 折,清爽可愛。夜月明,窗牖間,有猿嘯,清甚。出寺即行, 古木寒藤中,陰巖積雪,厚幾數尺。望石廩如素錦屏, 日下照林間,冰墮,鏘然有聲,雲陰驟起,飛霰交集,頃 之乃止。出西嶺,過天柱,下福巖,望南臺,歷馬祖菴。由 寺背以登,路亦不至,甚狹。遇險輒有磴可步陟。踰數 十里,過大明寺,有飛雪數點,自東來望見上封寺,猶 縈紆數里許,乃至高山,草木堅瘦,門外寒松皆拳曲 擁腫,樛枝下垂,冰雪凝綴,如蒼龍白鳳然。寺宇悉以 板障蔽,否則雲氣噓吸其間,時不辨人物。有窮林閣, 侍郎胡公題榜,蓋取韓子雲「碧潭潭,窮林攸擢」之語。 予二友始息肩望祝融絕頂,褰裳徑往。頂上有石,可 坐數十人。時煙靄未盡,澄徹然群峰錯立,遠近異態。 其外四望渺然,不知所極,如大瀛海環之,真奇觀也。 湘水環帶,山下五折乃北去。寺僧指蒼莽中云:「洞庭 在焉。」晚居閣上,觀晴霞橫帶千里。夜宿方丈,月照雪 屋,寒光射人,泉聲隔窗,泠然通夕,恍不知此身踞千 峰之上也。己卯,武陵胡實廣仲、范彥德、伯崇來會,同 遊仙人橋。路並石側,足以入。前巖挺出,下臨萬仞之 壑,凜凜不敢久駐。再上絕頂,風勁甚,望見遠岫,次第 呈露,比昨觀殊快。寒威薄人,呼酒舉數酌,猶不勝,擁 氈坐乃可支。須臾,寒氣出巖,復騰湧如饙餾。過南嶺, 為風所飄,空蒙杳靄,頃刻不復見。是夜風大作,庚辰 未曉,雪擊窗有聲,驚覺將下山。寺僧亦謂「石磴冰結, 即不可步。」遂亟由前嶺以下。路已滑,甚有跌者。下視 白雲滃渤,瀰漫吞吐,真有盪胸之勢。欲訪李鄴侯書 堂,則林深路絕,不可往矣。行三十里許,抵嶽市,宿「勝 業寺勁節堂。」蓋自甲戌至庚辰,凡七日經行,上下數 百里,景物之美,不可殫敘。間已發於吟詠,更迭唱酬, 倒囊得百四十有九篇。雖一時之作,不能盡工,然亦 可以見耳目所歷,興寄所託,異日或有考焉。裒而錄 之。方己卯之夕,中夜凜然,撥殘火相對,念吾三人,是 數日間亦荒於詩矣。大抵事無大小美惡流而為不 反,皆足以喪志。於是始定要束,翌日當止。蓋是後事 雖有可歌者,亦不復見於詩矣。嗟夫,覽是編者,其亦 以吾三人者自儆乎哉!

《武侯祠記》
前人

自五霸功利之說興,謀國者不知先王仁義之為貴, 而競於末塗,秦遂以勢力得天下,然亦遂以亡。漢高 帝起布衣,一時豪傑翕然從之,而其所以建立基本, 卒滅項氏者,乃三老董公「仁不以勇,義不以力」之說 也。相傳四百餘年而曹氏篡漢。諸葛忠武侯當此時, 間關百戰,左右昭烈父子,立國於蜀,明討賊之義,不 以強弱利害二其心,蓋凜凜乎三代之佐也。侯之言 曰:「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又曰:「臣鞠躬盡瘁,死而 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誦其所言, 則侯之心可見矣。雖不幸功業未竟,中道而隕,然其 扶皇極,正人心,挽回先王仁義之風,垂之萬世,與日 月同其光明可也。夫有天地,則有三綱,人類之所以 別於庶物者,以是故耳。若奪於利害之中而忘夫天 理之正,則雖有天下,不能一朝居,此侯之所以不敢 斯須而忘討賊之義,盡其心力,至死不悔者也。方天 下雲擾之初,侯獨高臥,昭烈以帝室之冑,三顧其廬 而後起從之,則出處之際,固已有大過人者。其治國, 立綱陳紀而不為近圖,其用兵正義明律而不為詭 計,凡其所為,悉本大公,曾無纖毫姑息之意,顧皆非 後世所可及。至讀其所上表之辭,則知天下之物欲 舉不足以動之,所養者深則所發者大,理固然也。《曾 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若侯者,所謂弘且毅者歟?《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