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9 (1700-1725).djvu/8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入軫十一度,及他郡度數,俱各不同。所謂「毫釐之差」 ,其以此也。

十二次舍鶉尾巳位

二十八宿翼軫

《星經》:「玉衡星,主荊州,北斗有七,一樞,二璇,三璣,四權,五衡,六闓陽,七瑤光。」 《廣雅》云:「雍屬璇,冀屬樞,兗青俱屬璣,徐揚俱屬權,荊屬衡,梁屬闓陽,豫屬瑤光,常德荊域屬衡。候以丁卯日。」

五星屬熒惑

熒惑主霍山、揚、荊、交州,又曰主楚。《漢書》:「吳楚之疆,候熒惑,凡攷災祥,視熒惑之所經行。」

三台屬司命星

《天文志》:自張十七度至軫十一度為鶉尾,於辰在巳,楚之分野,屬荊州。《史記注》:翼軫分野皆為鶉尾。《鄭語》《周史》云:「楚重黎之後,黎為高辛氏火正。」 此鶉尾為楚之分星。荊州之星土也,在諸侯謂之分星,在九州謂之星土云。北斗屬衡星。五車五星在畢東北。其西北大星曰天庫,主太白,秦也。東北星曰天獄,主辰星,燕趙也。「東南星曰天倉」 ,主歲星、魯、衛也。中央星曰司空,主鎮星,楚也。西南星曰卿,主熒惑魏也。

《宋志》:「三台六星為天階,太乙躡以上中下。上台為司命,主壽;中台為司中,主宗室;下台為司祿,主兵。又曰,上台上星主兗豫,下星主荊揚;中台上星主梁雍,下星主冀;下台上星主青,下星主徐。」

天市垣屬西垣第二星

天市,東西各列十一星。「東垣曰宋、南海,燕;東海,徐、吳、越、齊;中山,九河,魏、趙;西坦曰韓、楚、梁、巴、蜀、秦、周、鄭、晉;河間、河中。」

五車主司空星

《武陵縣志》:「北斗星明,主天下昌。」

第五星不明,或變色,廢正聲,務淫樂。

翼星明禮樂興

「星孛於鶉尾」 ,荊域有變。

星孛於翼,近太微上將兵興,有災。

「星孛於軫」 ,太白晝見,在軫,其地有兵。

日蝕在翼歲旱

歲星蝕月在翼,楚地饑。

太白犯軫荊楚有兵

辰星守軫歲水

熒惑色赤,循執,天下又安,年穀順成。若變色則災。

熒惑犯歲星,在翼,《歲》旱。

歲星、太白、辰星聚軫,兵興災。

《三台星》明,上下和,法令平。

「天市中星眾潤澤」 ,歲豐。

白氣貫北斗大風

黑雲氣,貫翼軫荊楚水。

五車司空星明,其地歲豐,倉廩實。

常德府山川考一    府縣志合載

本府。武陵縣附郭。

陽山 在府治北三十里。由浮山左發一支,走石脈山,經羅紫山,於蔡家沖鍾靈凹過峽,遂結此山。其山高聳雄峙,為常德巨鎮。四時常有雲氣,可以占晴雨。山頂有廟,以祀陽山之神。《武陵舊經》云:「陽山之女,雲夢之神,嘗以夏首秋分獻魚。」 山上望江如環,望湖如鏡。唐時以漢梁松配饗,因名梁山。山下有寺,一名觀音寺,後廢。今重修,一名洞泉寺,在梁山後。飛泉瀑布,雷吼電奔,古木疏松,捲濤鼓浪。唐季緣觀開建。然梁山之名,其來自遠。《前漢書地理志》注:義陵縣有鄜梁山。《後漢注》:有松梁山。《水經注》:有嵩梁山。漢壽縣西有陽山。義陵者,武陵也。漢壽鄉去山不十里,則陽與梁,實合為一山明矣。

大龍山 :在府治北三十里。山勢蜿蜒若龍,故以「大龍」 名山。舊有興國寺。

風門山 在府治陽。山側有石門,每風將起,此門先出黑氣,若煙霧然,人以為候。又按:陽山有風洞、雷洞、雨洞,此其一洞云。

茶林山 在府治北三十里,產美茶,故名。長坡山 在府治北二十里。山不高峻,背枕陽山,前矙諸湖,為諸山之秀。

紱紫山 :在府治北七十里,在新興館之西南。有宋管「白雲先生之墓」 在其上。

鰲山 ,在府治北九十里,本名「獸齒山。」 相傳:昔有僧宣鑾、義存、文邃三人同遊此悟道,故其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