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3 (1700-1725).djvu/8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黃鑿橋 在縣南二十里。

浮金渡 在繡江上,又名繡江渡,界仁封、孝義二鄉間,歲編渡子二名。今居民村者稅二十餘畝,永為民病。

白沙渡 望拱。辰門渡,鬱江渡、太平、寧風二鄉。三門灘渡 ,一名「公渡」 ,去浮金十里。

潘洞渡 去三門灘南八十里。

絲羅江渡 去潘洞南二十里。二渡以濟容縣往來者。

容縣

景陽橋 在縣東日新門內。通城水合於此入江。其上有臺。

楊灣橋 在城東北,跨思登河。

思登橋 在城北孔道,木造。

南江渡 在縣前南江上。額設渡夫一名,便民往來。

駱駝橋 在繡江上,亦名「龍驤。」

西橋 在寧遠門外

新橋 在城西三里,知縣黃昇建。

五星橋 在城西南五里。縣丞鄧志建。

七里橋 在五里橋右,城西孔道有石梁。《岑溪縣》

東門橋 在城東一里

楊柳橋 在城北五里

河斷橋 在城東二十里。

《南渡 》在城南河口寨。

城西渡 在上化合鄉

羅許渡 在歸義鄉

荔黃渡 在西鄉

平河渡 在連城鄉

懷集縣

永安橋 在永安門

登雲橋 在城西里許。弘治九年,署縣事本府檢較劉德輝建。陳祿有《記》。

南舍橋 在城西十五里。

南巴橋 :在城東五里。邑民陳延壽建。

土坡橋 在城東六里。泰昌元年八月重建。橫峒橋 在南溪之南。萬曆十二年壽官梁元祖造。

清平橋 在南溪之南二里。舊名「鄧老橋。」 乘雲橋 在城西南十里。

佛燈橋 在城北七里

嶽橋 在城南十里,明景泰間建。

登瀛橋 在城東二里

赤水橋 在西水里。邑人梁允璋等建。

西廟太平橋 在西水里。萬曆九年,知縣林春茂建。崇禎十三年,邑人梁方圖、生員梁大顯等修。十五年,知縣李盤重修。

甘寺橋 在縣西南十里。

黃步橋 在潭村里白沙村。河廣十餘丈,難以石鞏。萬曆五年,鄉民架木為之,今漸頹壞。下埠橋 在縣西五十里獨週里寧峒。萬曆四十六年,知縣謝君惠建。崇禎十五年,知縣李盤重修。

泰來橋 在南溪。崇禎五年,知縣蕭聞宇捐俸剏建,連二十五船為浮橋。十三年水漲,橋板盡流。十四年,知縣李盤重造二十五船,以鐵索纜繫。知縣蕭置荔枝亞、金埇、槽碓等處田租三十石,折銀三兩,遞年除納糧銀四錢五分,尚存銀二兩五錢五分,以為修橋之費。設橋夫二名,自三月至八月,每大雨水漲,橋夫亟開橋以分其流。

梁相橋 在西水里。崇禎五年建。

廣仁橋 在坊郭里。《蓆草》。崇禎十五年,知縣李同、舉人張應璧、《敬天顏》建。

羅榕橋 在坊郭里,登雲觀後,徐公路旁。崇禎十五年,守道徐公大儀以監軍巡隘,過登雲嶺,路道崎嶇,鳩工砌平,名曰「徐公路。」 知縣李率眾姓捐貲,建石橋一座。

臨江橋 在西門壕上

保集橋 在北門壕上。以上三橋俱成化年間建,今廢。

南溪渡 在城南門壕埠,歲編渡夫一名。三江渡 在城西一里,歲編渡夫一名。

微田渡 在城西二十里。歲編渡夫。一名「斥水渡 」 ,在縣西四十里。

鳳凰渡 在縣北三十五里。歲編渡夫一名。楊村渡 在縣北十五里。歲編渡夫一名。下渡: 在城西十四里。歲編渡夫一名,每年二月至八月止。

攔馬渡 :在城西三十里。歲編渡夫一名。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