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9 (1700-1725).djvu/8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如減,澤西際阜,俗謂之媯亭山,蓋有陶墟「舜漏」之言, 因復有媯亭之名矣。阜側有三石穴,廣圓三四尺。穴 有通否,水有盈漏,數夕之中,則傾陂竭澤矣。御覽引此云阜 側有三石穴廣圓三四尺穴有通否水有盈漏漏則數夕之中傾陂竭澤矣左右民居,識 其將漏,預以木為曲狀,約鄣穴口,魚鱉暴鱗,不可勝 載矣。自此連岡通阜,西北四十許里。岡之西際,便得 泗水之源也。《博物志》曰:「泗出陪尾」,蓋斯阜者矣。石穴 吐水,五泉俱導,泉穴各徑尺餘。水源南側有一廟,栝 柏成林,時則謂之原泉祠,非所究也。泗水西逕其縣 故城南。《春秋襄公二十年》,季武子取卞,曰:「聞守卞者 將叛,臣率徒以討之。」是也。南有姑蔑城,《春秋》隱公元 年,「公及邾儀父盟于蔑」者也。水出二邑之間。西逕郚 城北。《春秋文公七年,經》書「公伐邾,三月甲戌,取須句, 遂城郚。」杜預曰:「魯邑也。」十縣南有郚城,備邾難也。泗 水自卞而會于洙水也。

西南《逕魯》縣北。泗水又西南流,逕魯縣,分為二流, 水側有一城,為二水之分會也。北為洙瀆,《春秋·莊公 九年:經》書「冬,浚洙。」京相璠曰:「杜預並言,洙水在魯城 北,浚深之為齊備也。南則泗水,夫子教於洙、泗之間, 今於城北二水之中,即夫子領徒之所也。」《從征記》曰: 「洙、泗二水,交於魯城,東北十七里闕里,背洙泗牆,南 北一百二十步,東」西六十步,四門各有石閫,北門去 洙水百步餘。後漢初,闕里荊棘自闢,從講堂至九里。 鮑永為相,因修饗祠,以誅魯賊彭豐等。郭緣生言泗 水在城南,非也。余按,《國語》,宣公夏濫于泗淵,里革斷 罟棄之。韋昭云:「泗在魯城北。」《史記冢記》、王隱《地道記》 咸言葬孔子于魯城北泗水上,今泗水南有夫子冢。 《春秋孔演圖》曰:「鳥化為玉,孔子奉以告天。赤爵銜書, 上化為黃玉,刻曰『孔提命作應法,為赤制說』。」題辭曰: 「孔子卒,以所受黃玉葬魯城北,即子貢廬墓處也。」譙 周云:「孔子死後,魯人就冢次而居者百有餘家,命曰 孔里。」《孔叢子》曰:「夫子墓塋方一里,在魯城北六里泗 水上,諸孔氏封五十餘所,人名昭穆,不」可復識。有銘 碑三所,獸碣俱存。《皇覽》曰:「弟子各以四方奇木來植, 故多諸異樹,不生棘木刺草,今則無復遺條矣。」聖賢冢墓 記云孔子冢塋中樹以百數皆異種世世無能名其樹者其樹皆弟子持其方樹來種之有柞枌雒離女 貞五味毚檀之屬泗水自城北南逕魯城西南,合沂水。沂水 出魯城東南尼丘山西北,山即顏母所祈而生孔子 也。山東一十里有顏母廟,山南數里,孔子父葬處,《禮》 所謂防墓崩者也。平地發泉,流逕魯縣故城南水北 東門外,即爰居所止處也。《國語》曰:「海鳥曰爰居,止於 魯城東門之外三日,臧文仲祭之,展禽譏焉。」故《莊子》 曰:「海鳥止」郊,魯侯觴之,奏以廣樂,具以大牢,三日而 死,此養非所養矣。郭門之外,亦戎夷死處。《呂氏春秋》 曰:昔戎夷違齊如魯,天大寒而後門,與弟子宿於郭 門外,寒愈甚,謂弟子曰:「子與我衣,我活我與子衣,子 活我國士也,為天下惜。子不肖人不足愛。」弟子曰:「不 肖人惡能與國士并衣哉?」戎嘆曰:「不濟夫!」解衣「與弟 子半夜而死。」沂水北對稷門,昔圉人犖有力能投,蓋 于此門。服虔曰:「能投千鈞之重,過門之上也。」杜預謂 走接屋之桷,反覆門上也。《春秋僖公二十年》,經書春, 新作南門。《左傳》曰:「書,不時也。」杜預曰:本名稷門,僖公 更高大之,今猶不與諸門同,故名高門也。其遺基猶 在地八丈餘矣,亦曰雩門。《春秋左傳莊公十年》,公子 偃請擊宋師,竊從雩門蒙皋比而出者也。門南隔水 有雩壇,壇高三丈,曾點所欲風舞處也。高門一里餘, 道西有道兒君碑,是魯相陳君立,昔曾參居此,梟不 入郭。縣即曲阜之地,少昊之墟。有大庭氏之庫,《春秋》 豎牛之所攻也。故劉公幹《魯都賦》曰:「戢武器於有炎 之庫,放戎馬於」巨野之坰。周武王封姬旦於曲阜,曰 魯。秦始皇二十三年以為薛郡。漢高后元年為魯國。 阜上有季氏宅,宅有武子臺,今雖崩夷,猶高數丈。臺 西百步有大井,廣三丈,深十餘丈,以石壘之,石以磬 制。《春秋定公十二年》,公山不狃帥費攻魯,公入季氏 之宮,登武子之臺也。臺之西北二里有周公臺,高五 丈,周五十步。臺南四里許,則孔廟,即夫子之故宅也。 宅大一頃,所居之堂,後世以為廟。漢高祖十三年過 魯,以太牢祀孔子。自秦燒《詩》《書》,經典淪缺。漢武帝時, 魯恭王壞孔子舊宅,得《尚書》《春秋》《論語》《孝經》。時人已 不復知有古文,謂之「科斗書。」漢時祕之,希有見者。于 時聞堂上有金石絲竹之音,乃不壞矣。「廟屋三間,夫 子在西面東向」顏母舊本作徵母在中間南面,夫人隔東 一間東向。夫子床前有石硯一枚,作甚朴,云平生時 物也。魯人藏孔子所乘車于廟中,是顏路所請者也。 獻帝時,廟遇火燒之。永平中,鍾離意為魯相,到官,出 私錢萬三千文,付戶曹孔訢治夫子車,身入廟,拭几 席劍履。男子張伯除堂下草,土中得玉璧七枚,伯懷 其一,以六枚白意。意令主簿安置几前。孔子寢堂床 首有懸甕,意召孔訢問:「何等甕也?」對曰:「夫子甕也,背 有《丹書》,人勿敢發也。」意曰:「夫子聖人,所以遺甕,欲以 懸示後賢耳。」發之,中得《素書》,文曰:「後世修吾書,董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