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8 (1700-1725).djvu/10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宮闈典

 第四十四卷目錄

 皇后部紀事

 皇后部雜錄

 皇后部外編

宮闈典第四十四卷

皇后部紀事

《太平御覽》:東漢馬皇后美於色,厚於德,帝用嘉之。嘗 從觀虞舜畫像,見娥皇、女英,帝指之,戲謂后曰:「恨不 得如此人為妃。」又前觀陶唐像,后指堯曰:「嗟夫,群臣 百姓恨不得為君如是。」帝顧而笑。

《後漢書胡廣傳》:「順帝欲立皇后,而貴人有寵者四人, 莫知所建議,欲探籌以神定選。廣與尚書郭虔、史敞 上疏諫曰:竊見詔書以立后事大謙不自專,欲假之 籌策,決疑靈神。篇籍所記,祖宗典故,未嘗有也。恃神 任筮,既不必當賢,就值其人,猶非德選。夫岐嶷形於 自然,俔天必有異表,宜參良家,簡求有德,德同以年, 年均以貌,稽之《典經》,斷之聖慮。政令猶汗,往而不返。 詔文一下,形之四方。臣職在拾遺,憂深責重,是以冒 昧陳聞。」帝從之。

《應奉傳》:奉拜從事中郎。鄧皇后敗,而田貴人見幸,桓 帝有建立之議。奉以田氏微賤,不宜超登后位,上書 諫曰:「臣聞周納狄女,襄王出居於鄭;漢立飛燕,成帝 裔嗣泯絕。母后之重,興廢所因。宜思《關雎》之所求,遠 五禁之所忌。」帝納其言,竟立竇皇后。

《拾遺記》:「獻帝伏皇后聰慧仁明,有聞於內則。及乘輿 為李傕所敗,晝夜逃走,宮人奔竄,萬無一生。至河無 舟楫,后乃負帝以濟河。河流迅急,惟覺腳下如有乘 踐,則神物之助焉。兵戈逼岸,后乃以身擁遏於帝。帝 傷趾,后以繡紱拭血,刮玉釵以覆於瘡,應手而愈。以 淚湔帝衣及面,淨潔如浣,車人歎服。雖亂,猶有明智」 婦人精誠之至,幽祇之所感矣。

《煙花記》:「吳主亮臨池,觀竹既枯,后每思其響,夜不能 寢。帝為作薄玉龍數十枚,以縷線懸於簷外,夜中因 風相擊,聽之與竹無異。民間效之,不敢用龍,以什駿 代。」

《晉書載記》:「劉聰如中護軍靳準第,納其二女為左右 貴嬪,大曰月光,小曰月華,皆國色也。數月,立月光為 皇后。尋以皇后靳氏為上皇后,立貴妃劉氏為左皇 后,右貴嬪劉氏為右皇后。」

《前趙錄》:劉聰立左貴嬪劉娥為皇后,為之起鷃儀樓 於後庭。廷尉陳元達諫曰:「臣聞古之聖王愛國如家, 故皇天亦祐之如子。夫天生蒸民而樹之君,使司牧 之,非以兆民之命,窮一人之欲也。晉氏闇虐,視百姓 如草芥,故上天勦絕其祚,眷祐皇漢,蒼生引領,庶幾 息肩,懷更生之望有日矣。我高祖光文皇帝靖言惟 茲,痛心疾首,故身衣大布,居不重茵,先皇后嬪,服無 綺綵。重逆群臣之請,乃建南北二宮。今光極之前,足 以朝群臣,饗萬國矣;昭德、溫明已後,足以容六宮,列 十二等矣。陛下龍興以來,外殄二京不世之寇,內興 殿觀四十餘所,加之軍旅數興,餽運不息,饑饉疾疫, 死亡相繼,兵疲於外,民怨於內,為之父母,固若是乎?」 伏聞詔旨將營鷃儀,中宮新立,誠臣等樂為子來者 也。竊以大難未夷,宮宇粗給,今之新營,尤實非宜。況 有晉遺類,西據關中,南擅江表,李雄奄有巴、蜀,王浚、 劉琨窺窬肘腋,石勒、曹嶷貢稟漸疏。陛下釋此不憂, 乃更為中宮作殿,豈目前之所急乎?昔太宗承高祖 之業,惠、呂息役之後,「四海之富,天下之殷,粟帛流衍, 尚惜百金之費,輟露臺之役,歷代比美,跡垂不朽,故 能斷獄四百,擬於成康。陛下承荒亂之餘,所有之地, 不過太宗之二郡,戰守之備,非特匈奴、南越而已。孝 文之廣,思費如此;陛下之狹,欲損如此。愚臣所以敢 昧死犯顏色,冒不測之禍也。」聰大怒曰:「朕為萬幾主, 將營一殿,何問汝鼠子,乃敢妄言沮眾?不殺此鼠子, 朕殿何當得成?」命左右曳出斬之,并其妻子梟首東 市,使群鼠共穴。時聰在逍遙園李中堂,元達先鎖腰 而入,即以鎖鎖堂下樹,呼曰:「臣所言者,社稷之計,而 陛下殺臣。若死者有知,臣當上訴陛下於天,下訴陛 下於先帝。朱雲有言:『臣得與龍逢、比干遊於地下足 矣。未審陛下何如主耳』!」左右曳之不能動。聰怒甚。大 司徒任顗、光祿大夫朱紀、左僕射范隆、驃騎大將軍 河間王易等叩頭流血曰:「元達為先帝所知,受命之 初,即引置門下,盡忠竭慮,知無不言。臣等竊祿苟安, 每見之,未嘗不發愧。今所言雖狂直,願陛下容之,因 諫諍而斬列卿,其如後世何!」聰默然。劉后在後堂聞 之,密遣中常侍私敕左右停刑,手疏切諫,聰怒乃解。 具蜀后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