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8 (1700-1725).djvu/10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中常侍王沈養女,年十四,有妙色。聰立以為左皇后。 尚書令王鑒、中書監崔懿之、中書令曹恂等諫曰:「臣 聞王者立后,將以上配乾坤之性,象二儀敷育之義。 生承宗廟,母臨天下,匹配后土,執饋皇姑,必擇世德 名宗,幽閑令淑,乃副四海之望,稱神祇之心。是故周 文造周,姒氏以興,《關雎》之化行,則百世之祚永。孝成 帝任心縱欲,以趙飛燕為后,使皇統絕滅,社稷為傾, 有周之隆若彼,大漢之禍如此。自麟嘉以來,亂淫於 色,中宮之位,不以德舉。縱沈之女弟,刑餘小醜,猶不 可以污清廟而塵瓊寢,況其家婢耶!六宮妃嬪,皆公 子公孫,奈何一旦以婢主之,何異象榱玉簣而對腐 木朽楹哉!臣恐非國家之福也!」聰覽之大怒,使中常 侍宣懷謂太子粲曰:「鑒等小子,慢侮國家,狂言自口, 無君臣上下之禮,其速考竟!」於是收鑒等送獄,金紫 光祿大夫王延馳將入諫,門者弗通。鑒等臨刑,王沈 以杖叩之曰:「庸奴復能為惡乎!乃公何與汝事!」鑒瞋 目叱之曰:「豎子滅皇漢者,正坐汝鼠輩與靳準耳!要 當訴汝於先帝,取汝於地下治之。」準謂鑒曰:「吾受詔 收君,有何不善!君言漢滅由吾,何也?」鑒曰:「汝殺皇太 弟,使主上獲不友之名,國家畜養汝輩,何得不滅!」懿 之謂準曰:「汝梟聲獍形,必為國患。汝既食人,人亦當 食汝。」皆斬於東市。五月,聰立中常侍宣懷養女為中 皇后。

劉聰后,呼延氏。武元皇后,匈奴中人,淵后之從父妹 也。有美色,恭孝稱於宗族,淵后愛聰姿色,故以配焉。 遂以光興元年立為皇后。先是聰以弟乂為帝太弟, 后每謂聰曰:「父終子紹,古今之大典。陛下自承高祖 之嗣,太弟何為者哉?陛下百年後,粲兄弟必無種也。 願陛下深思之。」聰亦信之,曰:「然吾當徐為之計。」后曰: 「事久變生,太弟,見粲,兄弟並大,必有不安之志矣。或 有小人搆間其中,未必不禍發於今日也。妾聞陛下 說隱公,一何相似,竊為陛下寒心。」聰心然之。后至嘉 平二年春正月卒,諡曰武元皇后。

劉聰后劉氏,武宣皇后新興人,偽太保劉殷小女,名 娥,字麗華。童齒聰慧,膚髮異常,晝營女工,夜誦《書傳》, 母恆止之,敦玩彌厲。每與諸兄弟辨論經義,理致超 然,兄弟深歎之。性孝友,美風儀,進止如珪璋焉。聰既 僣立,納為右貴妃。未幾,立為皇后。聰將起鷃儀,殿於 後庭,廷尉陳元達鎖腰切諫,聰大怒曰:「朕將營二宮, 豈問汝鼠子乎!」命左右將斬之。時后在後堂,聞之,密 遣中常侍敕左右停刑,於是手疏啟曰:「伏聞敕旨,將 為營殿,今宮室已備,無煩更營。且四海未一,禍難猶 繁,宜愛民力。廷尉之言,社稷之計也。陛下當加爵賞, 而反欲誅之,四海謂陛下何如哉?夫忠臣進諫者,固 不顧其身也;而人君拒諫者,亦不顧其身也。陛下為 妾營殿而殺諫臣,使忠良結舌者由妾,遠近怨怒者 由妾,公私困弊者由妾,社稷阽危者由妾,天下之罪, 皆萃於妾,妾何以當之?妾觀自古敗國喪家,未始不 由婦人,每覽古事,忿之不已。何意今日妾自為之,使 後人視妾,猶妾之視前人也。妾復何面目仰侍巾櫛, 請歸死此堂,以塞陛下誤惑之過。」聰覽之變色,大司 徒任顗等復叩頭流血,固請不已,乃徐曰:「朕比來微 得風患,喜怒過差,不復自制。元達,忠臣也,朕未之察。 諸公乃能破首明之,誠得輔弼之義也。朕愧戢於心, 何敢忘之!」命顗等冠履就坐,引元達而謝之,以《后表》 示之曰:「外輔如公等,內輔如后,朕復何憂!」后聰明善, 幾諫,聰所為不道,多規正之。及死,偽諡「武宣皇后。」其 姊英,字麗芳,亦聰敏涉學,而文詞機辯,曉達政事,尤 過於娥。初與娥同召拜左貴嬪,尋卒,偽追諡「武德皇 后。」

劉曜獻文皇后羊氏,即晉惠帝后也,名獻容,太山南 城人。祖瑾,父元之,以晉太安元年立為皇后。后初入 宮,衣中忽有火光,眾咸怪之。洛陽之陷,遂沒於曜。曜 僣偽位,立為皇后。因問之曰:「吾何如司馬家兒?」羊后 曰:「陛下開基之聖主,彼亡國之暗夫,何可並言?彼貴 為帝王,有一婦一子,及身三耳,曾不能庇之,使妻子 辱於庶人之手。妾於爾時,實不欲生,何圖復有今日。 妾生於高門,意謂世間男子皆然,自奉巾櫛已來,始 知天下自有丈夫耳。」曜甚寵愛之,遂干預政事。生三 子,以曜。光初五年卒,偽諡獻文皇后。

獻烈皇后劉氏,少孤,為叔父侍中、大司徒劉昶所養 曜。光初八年,立為皇后。明年,寢疾。及篤,曜親省臨之, 問其所欲言。劉氏泣曰:「妾叔父昶無子,妾少養於叔 父,恩撫甚隆,無以報德,願陛下貴之。妾叔皚女芳,有 德色,願以備後宮。」曜許之,言終而卒。偽諡獻烈皇后 劉氏,名芳,侍中劉皚女。年十三,長七尺八寸,垂手過 膝,髮與身齊。先皇后劉氏死,曜追念之,遂以光初十 年立為皇后。姿德才色,邁於別宮。

《後趙錄》:「石虎建武二年,治皇后浴室三間,徘徊側宇 櫨。」隱起,雕彩刻鏤,極盡粲麗。室中臨池,上有石床, 別為浴臺。有四時浴室,皆用瑜石《碔玞》為堤岸,或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