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8 (1700-1725).djvu/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宮闈典

 第三十三卷目錄

 皇后部列傳四

  魏

  武帝卞皇后    文帝甄皇后

  文帝郭皇后    明帝毛皇后

  明帝郭皇后

  吳

  吳主步皇后    吳主王皇后

  吳主王皇后    吳主潘皇后

  孫亮全皇后    孫休朱皇后

  孫皓滕皇后

  晉

  宣帝張皇后    景帝夏侯皇后

  景帝羊皇后    文帝王皇后

  武帝楊皇后    武帝楊皇后

  惠帝賈皇后    惠帝羊皇后

  元帝虞皇后    明帝庾皇后

  成帝杜皇后    康帝褚皇后

  穆帝何皇后    哀帝王皇后

  廢帝庾皇后    簡文帝王皇后

  孝武帝王皇后   安帝王皇后

  恭帝褚皇后

宮闈典第三十三卷

皇后部列傳四

武帝卞皇后

按《魏志后妃傳》:「武宣卞皇后,琅邪開陽人,文帝母也。 本倡家,年二十,太祖於譙納后為妾。後隨太祖至洛, 及董卓為亂,太祖微服東出避難。」《袁術傳》:「太祖凶問, 時太祖左右至洛者皆欲歸,后止之曰:『曹君吉凶未 可知,今日還家,明日若在何?而目復相見也?正使禍 至,共死何苦』?遂從后言。太祖聞而善之。建安初,丁夫」 人廢,遂以后為繼室。諸子無母者,太祖皆令后養之。 文帝為太子,左右長御賀后曰:「將軍拜太子,天下莫 不歡喜,后當傾府藏賞賜。」后曰:「王自以丕年大,故用 為嗣。我但當以免無教導之過為幸耳,亦何為當重 賜遺乎?」長御還,具以語太祖。太祖悅曰:「怒不變容,喜 不失節,故是最為難。」二十四年,拜為王后,策曰:「夫人 卞氏,撫養諸子,有母儀之德,今進位王后,太子諸侯 陪位,群卿上壽,減國內死罪一等。」二十五年,太祖崩, 文帝即王位,尊后曰王太后。及踐阼,尊后曰皇太后, 稱永壽宮。明帝即位,尊太后曰太皇太后。黃初中,文 帝欲追封太后父母,尚書陳群奏曰:「陛下以聖德應 運,受命創業,革制,當永為後式。案典籍之文,無婦人 分土命爵之制。在《禮典》婦因夫爵,秦違古法,漢氏因 之,非先王之令典也。」帝曰:「此議是也,其勿施行,以作 著詔下,藏之臺閣,永為後式。」至太和四年春,明帝乃 追諡太后祖父廣曰開陽恭侯,父遠曰敬侯;祖母周 封陽都君,及恭侯夫人,皆贈印綬。其年五月,后崩。七 月,合葬高陵。初,太后弟秉以功封都鄉侯,黃初七年, 進封開陽侯,邑千二百戶,為昭烈將軍。秉薨,子蘭嗣, 少有才學,為奉車都尉、游擊將軍,加散騎常侍。蘭薨, 子暉嗣。又分秉爵,封蘭弟琳為列侯,官至步兵校尉。 蘭子隆女為高貴鄉公皇后。隆以后父為光祿大夫, 位特進,封睢陽鄉侯,妻王為顯陽鄉君;追封隆前妻 劉為順陽鄉君,后親母故也。琳女又為陳留王皇后, 時琳已沒,封琳妻劉為廣陽鄉君。

按注《魏書》曰:「后以漢延熹三年十二月己巳生,齊郡 白亭有黃氣滿室移日,父敬侯怪之,以問卜者王旦, 旦曰:『此吉祥也』。后性約儉,不尚華麗,無文繡珠玉,器 皆黑漆。太祖常得名璫數具,命后自選一具,后取其 中者。太祖問其故,對曰:『取其上者為貪,取其下者為 偽,故取其中者』。」

按注《魏略》曰:太祖始有丁夫人。又劉夫人生子脩及 清河長公主。劉早終,丁養子脩。子脩亡於穰,丁常言: 「將我兒殺之。都不復念,遂哭泣無節。太祖忿之,遣歸 家,欲其意折。後太祖就見之,夫人方織,外人傳云:公 至,夫人踞機如故。太祖到,撫其背曰:『顧我共載歸乎』? 夫人不顧,又不應。太祖卻行,立於戶外,復云:『得無尚 可邪』?」遂不應。太祖曰:「真訣矣。」遂與絕,欲其家嫁之,其 家不敢。初,丁夫人既為嫡,加有子脩,丁視后母子不 足,后為繼室,不念舊惡,因太祖出行,常四時使人饋 遺,又私迎之,延以止坐,而己下之,迎來送去,有如昔 日。丁謝曰:「廢放之人,夫人何能常爾邪?」其後丁亡,后 請太祖殯葬,許之,乃葬許城南。後太祖病困自慮不 起歎曰:「我前後行意於心未曾有所負也。假令死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