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8 (1700-1725).djvu/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自廢。」又問冏曰:「起事者誰?」冏曰:「梁、趙。」后曰:「繫狗當繫 頸,今反繫其尾,何得不然?」至宮西,見謐尸,再舉聲而 哭,遽止。倫乃矯詔遣尚書劉弘等持節齎金屑酒賜 后死。后在位十一年,趙粲、賈午、韓壽、董猛等皆伏誅。 臨海公主先封清河,洛陽之亂,為人所略,傳賣吳興 錢溫,溫以送女,女遇主甚酷。元帝鎮建鄴,主詣縣自 言。元帝誅溫及女,改封臨海,宗正曹統尚之。

惠帝羊皇后

按《晉書后妃傳》:「惠羊皇后,諱獻容,泰山南城人。祖瑾, 父元之,並見《外戚傳》。賈后既廢,孫秀議立后。后外祖 孫旂與秀合族,又諸子自結於秀,故以太安元年立 為皇后。將入宮,衣中有火。成都王穎伐長沙王乂,以 討元之為名。乂敗,穎奏廢后為庶人,處金墉城陳。」 等唱伐成都王,大赦,復后位。張方入洛,又廢后,方逼 遷,大駕幸長安,留臺復后位。永興初,張方又廢后,河 間王顒矯詔以后屢為姦人所立,遣尚書田淑敕留 臺賜后死,詔書累至。司隸校尉劉暾與尚書僕射荀 藩、河南尹周馥馳上奏曰:「奉被手詔,伏讀惶悴。臣按 古今書籍,亡國破家,毀喪宗祊,皆由犯眾違人之所 致也。」陛下遷幸舊京,廓然眾庶,悠悠罔所依倚,家有 跂踵之心,人想鑾輿之聲,思望大德,釋兵歸農,而兵 纏不解,處處互起,豈非善者不至,人情猜隔故耶?今 上官已犯闕稱兵,焚燒宮省,百姓諠駭,宜鎮之以靜。 而大使卒至,赫然執藥,當詣金墉,內外震動,謂非聖 意。羊庶人門戶殘破,廢放空宮,門禁峻密,若絕天地, 無緣得與姦人搆亂。眾無智愚,皆謂不然。刑書猥至, 罪不值辜,人心一憤,易致興動。夫殺一人而天下喜 悅者,宗廟社稷之福也。今殺一枯窮之人而令天下 傷慘,臣懼凶豎乘間,妄生變故。臣忝司京輦,觀察眾 心,實以深憂,宜當含忍。不勝所見,謹密啟聞。願陛下 更深與太宰參詳,勿「令遠近疑惑,取謗天下。」顒見表 大怒,乃遣陳顏、呂朗東收暾。暾奔青州,后遂得免。帝 還洛,迎后復位。後洛陽令何喬又廢后及張方首,至 其日復后位。會帝崩,后慮太弟立為嫂叔,不得稱太 后,催前太子清河王覃入,將立之,不果。懷帝即位,尊 后為惠帝皇后,居弘訓宮。洛陽敗,沒於劉曜。曜僭位, 以為皇后,因問曰:「吾何如司馬家兒?」后曰:「胡可並言? 陛下開基之聖主,彼亡國之暗夫,有一婦一子,及身 三耳,不能庇之。貴為帝王,而妻子辱於凡庶之手。遣 妾爾時實不思生,何圖復有今日。妾生於高門,常謂 世間男子皆然,自奉巾櫛以來,始知天下有丈夫耳。」 曜甚愛寵之,生曜二子而死。偽諡獻文皇后。

元帝虞皇后

按《晉書后妃傳》:「元敬虞皇后,諱孟母,濟陽外黃人也。 父豫,見《外戚傳》。帝為琅邪王,納后為妃,無子,永嘉六 年薨,時年三十五。帝為晉王,追尊為王后。有司奏王 后應別立廟,令曰:『今宗廟未成,不宜更興作,便修飾 陵上屋以為廟。太興三年,冊曰:『皇帝咨前琅邪王妃 虞氏,朕祗順昊天成命,用陟帝位。悼妃夙徂,徽音潛 翳,御于家邦,靡所儀刑,陰教有虧,用傷於懷。追號制 諡,先王之典。今遣使持節兼太尉萬勝奉冊,贈皇后 璽綬,祀以太牢。魂而有靈,嘉茲寵榮』』。」乃祔於太廟,葬 建平陵。太寧中,明帝追懷母養之恩,贈豫妻王氏為 䢵陽縣君,從母散騎常侍新野王罕妻為平陽鄉君。

明帝庾皇后

按《晉書·后妃傳》:「明穆庾皇后,諱文君,潁川鄢陵人也。 父琛,見《外戚傳》。后性仁慈,美姿儀。元帝聞之,聘為太 子妃,以德行見重。明帝即位,立為皇后,冊曰妃。庾氏 昔承明命,作嬪東宮。虔恭中饋,思媚軌則。履信思順, 以成肅雝之道;正位閨房,以著協德之美。朕夙罹不 造,煢煢在疚,群公卿士,稽之往代,僉以崇嫡明統,載 在典謨,宜建長秋,以奉宗廟。是以追述先志,不替舊 命,使使持節兼太尉,授皇后璽綬。夫坤德尚柔,婦道 承姑,崇粢盛之禮,敦《螽斯》之義,是以利在永貞,克隆 堂基,母儀天下,潛暢陰教,鑒於六列,考之篇籍,禍福 無門,盛衰由人,雖休勿休,其敬之哉!可不慎歟!」及成 帝即位,尊后曰皇太后。群臣奏「天子」幼沖,宜依漢和 熹皇后故事,辭讓數四,不得已而臨朝,攝萬機。后兄 中書令亮管詔,命公卿奏事,稱「皇太后陛下。」咸和元 年,有司奏請追贈后父及夫人毋丘氏,后陳讓不許, 三請不從。及蘇峻作逆,京都傾覆,后見逼辱,遂以憂 崩,時年三十二。后即位凡六年。其後帝孝思無極,贈 琛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毋丘氏安陵縣君;從母荀 氏永寧縣君,何氏建安縣君。亮表陳先志,讓而不受。

成帝杜皇后

按《晉書后妃傳》:「成恭杜皇后,諱陵陽,京兆人,鎮南將 軍預之曾孫也。父乂,見《外戚傳》。成帝以后奕世名德, 咸康二年,備禮拜為皇后,即日入宮,帝御太極前殿, 群臣畢賀。晝漏盡懸籥,百官乃罷。后少有姿色,然長 猶無齒,有來求婚者,輒中止。及帝納采之日,一夜齒 盡生。改宣城陵陽縣為廣陽縣。七年三月,后崩,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