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8 (1700-1725).djvu/8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待之。命婦入朝,待之如家人禮。言及馬公鄭媼早卒, 輒悲嗚流涕。帝感其意,為修墓置廟焉。洪武十五年 八月寢疾,群臣請禱祀,求良醫。后謂帝曰:「死生命也, 禱祀何益?且醫何能活人?使服藥不效,陛下能不以 妾故而殺諸醫乎?」疾急,帝問所欲言,曰:「願陛下求賢 納諫,慎終如始。子孫皆賢,臣民得所而已。」八月丙戌, 崩,年五十一。九月庚午,葬孝陵,諡曰孝慈皇后。宮人 思之,作歌曰:「我后聖慈,化行家邦。撫我育我,懷德難 忘。懷德難忘,於斯萬年。毖彼下泉,悠悠蒼天。」永樂元 年,上尊諡曰孝慈昭憲至仁文德承天順聖高皇后。 嘉靖十七年上尊諡曰「孝慈貞化哲順仁徽成天育 聖至德高皇后。」后生懿文太子標、秦王樉、晉王棡,成 祖文皇帝、周王橚,寧國、安慶兩公主。后崩,太祖不復 立后。

按《椒宮舊事》:「皇后馬氏,本宿州馬三之女。馬三以忿 爭殺人,恐犯於法,移家定遠。及天下亂,乃挈皇后母 避兵他所,而以皇后托郭子興。後子興首難,自為元 帥,收鄉兵,皇祖歸焉。子興因其單居,欲為娶夫人,勸 子興以女馬氏配之。及即位,正號中宮,是為孝慈皇 后。」

惠宗馬皇后

按《明外史后妃傳》:「建文皇后馬氏,光祿少卿全女,洪 武二十八年,冊為皇太孫妃。建文元年二月,立為皇 后。四年六月,城陷,崩於火,生子文奎、文圭。」

成祖徐皇后

按《明外史后妃傳》:成祖仁孝皇后徐氏,中山王達長 女也。幼貞靜,好讀書,稱「女諸生。太祖聞后賢淑,一日 召達謂曰:『朕與卿布衣交也。古君臣相契者,率為婚 姻。卿有令女,其以朕子棣配焉。佳兒佳婦,足慰我兩 翁』。」達頓首謝。洪武九年,冊為燕王妃,從王之國,居孝 慈高皇后喪三年,蔬食如禮。靖難兵起,王往大寧,李 景隆攻城急,后親率將校,妻擐甲冑,挾矢石,登陴距 守,景隆卒不能破。建文四年七月,王即帝位。十一月 冊為皇后。嘗言「南北累年戰鬥,兵民疲敝,宜與休息。」 又言「帝堯施仁自親始。」帝輒嘉納焉。初,后弟增壽常 以國情輸燕,為建文帝所誅。至是欲贈爵,后力言不 可。帝不聽,竟封定國公,命其子景昌襲。乃以告后,后 曰:「非妾志也。」終弗謝。一日,問:「陛下誰與圖治者?」帝曰: 「六卿理政務,翰林職論思。」后因請悉召見其命婦,賜 冠服鈔幣。諭曰:「婦之事夫,奚翅饋食衣服而已,必有 助焉。朋友之言,有從有違;夫妻之言,婉順易入。吾旦 夕侍上,惟以生民為念,汝曹勉之。」嘗採《女憲》《女誡》,作 《內訓》二十篇。又類編古人嘉言善行,作《勸善書》,頒行 天下。既疾革,惟勸帝愛惜百姓,廣求賢才,恩禮宗室, 毋驕畜外家。又告皇太子:「曩者北平將校妻為我荷 戈城守,恨未獲隨皇帝北巡,一賚卹之也。」永樂五年 七月乙未崩,年四十有六。帝大悲慟,為后薦大齋於 靈谷、天禧二寺,聽群臣致祭,光祿為具物。甲午,冊諡 曰仁孝皇后,葬天壽山。仁宗即位,改葬長陵,上尊諡 曰「仁孝慈懿誠明莊獻配天齊聖文皇后。」后生仁宗。 漢庶人高煦,趙王高燧、永安、永平、永成、咸寧四公主。

仁宗張皇后

按《明外史后妃傳》:「仁宗誠孝皇后張氏,永城人,父兵 馬副指揮麒具《外戚傳》。洪武十六年,冊為燕世子妃。 永樂二年,冊為皇太子妃。仁宗立,冊為后。宣宗即位, 上尊號曰皇太后。英宗即位,加上太皇太后。正統七 年,崩,合葬獻陵,上尊諡曰誠孝恭肅明德弘仁順天 啟聖昭皇后。后始為太子妃,操婦道至謹,雅得成祖」 及仁孝皇后懽。而仁宗為太子,頗被漢、趙二王間,體 肥碩,復不習騎射。成祖恚,至減太子宮膳,頻易者數 矣,卒以后故得不廢。既為后,中外政事靡不周知。宣 宗立,軍國大議多稟聽裁決。是時海內泰寧,帝入奉 起居,出奉遊宴,四方貢獻,雖微物必先上皇太后。兩 宮慈孝聞天下。宣德三年,太后遊西苑,皇后、皇妃侍, 帝親掖輿登萬歲山,奉觴上壽,獻詩頌德。又明年謁 長、獻二陵,帝親櫜鞬騎導至河橋下扶輦。畿民夾道 拜觀。陵旁老穉皆山呼迎拜。太后顧曰:「百姓戴君,以 能安之耳,皇帝宜重念。」帝奉太后過農家,召老婦問 生業,賜鈔幣。有進蔬食酒漿者,太后取以嘗。帝曰:「此 田家味也。」扈從臣張輔、蹇義、楊士奇、楊榮、金幼孜、楊 溥請見行殿,太后慰勞之,且曰:「爾等先朝舊人,勉輔 嗣君。」既還京,一日,帝謂士奇曰:「皇太后謁陵還道,汝 輩行事甚習。言輔,武臣也,達大義,重厚小心,第寡斷 耳。汝克正言,無避忤。先帝或數不樂,然終從汝以不 敗事。又有三事,時悔不從也。」太后遇外戚嚴弟昇,至 淳謹,然不許預議國事。宣宗崩,英宗方九歲。大臣請 太后垂簾聽政。太后曰:「毋壞祖宗法,第悉除罷一切 不急務。」時時勗帝向學,委任股肱。以故太監王振雖 寵於帝,終太后世不敢專大政。正統七年十月,太后 崩。當大漸,召士奇、榮溥,命中官問國家尚有何大事 未辦者。士奇舉三事。其一言建庶人雖亡,當修《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