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8 (1700-1725).djvu/8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曰:「以周太后故,先帝委曲至此。」帝曰:「先帝亦不得已 耳。欽天監言通隧上干先帝陵堂,恐動地脈,朕意不 爾。」因以指畫紙曰:「窒則天地閉塞,通則風氣流行。」健 等因力贊。帝復問祔廟禮,健等言:「祔二后,自唐始也; 祔三后,自宋始也。漢以前一帝一后。曩者定議合祔 配享,孝莊太后居左,今大行太皇太后居右,且引唐、 宋故事為証,臣等以此不敢復論。」帝曰:「二后已非,況 復三后?」遷曰:「宋祔三后,一繼立,一生母也。」帝曰:「事須 師古,太皇太后鞠育朕躬,朕豈敢忘?顧私情耳。祖宗 來,一帝一后,今並祔,壞禮自朕始。且奉先殿祭皇祖, 特座一飯一匙而已。夫孝穆皇太后,朕生母也,別祀 之奉慈殿。今仁壽宮前殿稍寬,朕欲奉太皇太后於 此,他日奉孝穆皇太后於後,歲時祭享如太廟。」東陽 對曰:「陛下言及孝穆,萬世之心也。」於是群臣詳議,禮 部尚書吳寬集眾議上,帝大喜,遂定祀周太后於奉 慈殿,稱孝肅太皇太后殿,居奉先殿西。帝初祀孝穆 於奉慈殿,至是中奉孝肅,左奉「孝穆」,稱合禮焉。然帝 始欲通隧,竟以陰陽家言,寢不行。後乃即陵殿移英 宗神座居中,孝莊居左,孝肅居右。

按《名山藏坤則記》:「英宗歸南城不自得,后曲慰解。后 無子,貴妃周有子,既復辟,太監冕請於皇太后立貴 妃,英宗怒,立斥之。先是孫太后子,英宗無敢言者。太 后崩,后具言之,并為胡廢后白枉。上莫知母宮人為 誰,竟。已而復胡廢后為故后。景皇后以郕王妃居宮 中,后禮焉如妯娌。英宗臨崩,念周貴妃有子,后無子」, 恐千秋萬歲後不得同穴,特命大學士李賢曰:「錢皇 后千秋萬歲後,當與我合葬。」賢退而書之閣中。

景帝汪廢后 杭皇后

按:《明外史后妃傳》:「景帝廢后汪氏,順天人,父中城兵 馬指揮瑛,見《外戚傳》。正統十年,冊為郕王妃。十四年 冬,王即帝位,冊為皇后。后有賢德,嘗念京師諸死事 及老弱遇害者暴骨原野,令官校掩埋之。生二女,無 子。景泰三年,妃杭氏生子見濟。景帝欲立為皇太子, 而廢憲宗。后執不可,以是忤帝意,遂廢后,而立杭氏」 為皇后。后父昱因累陞錦衣衛指揮使。七年,杭氏卒, 諡肅孝,祔廟。及英宗復位,削杭后封號,遷別室,而后 仍稱王妃。景帝崩,英宗以其妃唐氏等殉,議。及后,李 賢曰:「妃已幽廢,況兩女幼,尤可憫。」帝乃已。而憲宗時 為太子,雅知妃不欲廢立,事之甚恭。因為帝言,遷妃 外王府,得盡㩦宮中所有而出,與周太后相得甚歡。 歲時入宮,敘家人禮,然后性剛執。一日,英宗問太監 劉桓曰:「記有《玉玲瓏》繫腰,今何在?」桓言:當在后所。英 宗命索之,后投諸井而對使者曰:「無之。」已而告人曰: 「七年天子,不堪消受此數片玉耶?」已,有言后出所攜 鉅萬計。英宗遣使檢取之,遂立盡。正德元年十二月 薨。廷議祭葬禮。王鏊曰:「葬以妃,祭以后。」遂合葬金山。 明年,上尊諡曰貞惠安和景皇后。

按《天順日錄》:天順初,上以郕王薨,欲令汪妃殉葬。賢 因奏曰:「汪妃雖立為后,即遭廢棄幽閉,幸與兩女度 日。若令隨去,情所不堪,況幼女無依,尤可矜憫。」上惻 然曰:「卿言是。朕以為弟婦且少,不宜存內。」初不計其 母子之命。一日,上曰:「汪妃既存,不宜在內,欲移居舊 府,何如?」賢曰:「如此誠便,但衣食用度,不可缺減。」上曰: 「朕更欲加厚,豈可減乎?」其原侍宮人悉隨之,復遣老 成中官數人以備使令。由是母子保全,甚得其所。

憲宗吳廢后

按《明外史后妃傳》:「憲宗廢后吳氏,順天人。天順八年 七月立為皇后,父俊以女貴,進都督同知。先是憲宗 居東宮,萬貴妃已擅寵,后既立,摘其過杖之。帝怒,乃 下詔:『先帝為朕簡求賢淑,已定王氏,育於別宮。待期 太監牛玉擅將選退,吳氏於母后前復選。冊立禮成 之後,朕見舉動輕佻,禮度率略,德不稱位,因察其實』」, 始知非預立者。用是不得已,請命母后廢吳氏別宮, 立甫二月耳。遂戍后父吳俊,并謫玉孝陵種菜。玉姻 家懷寧侯孫鏜閑住,從子太常少卿綸,甥吏部員外 郎楊琮並除名。南京給事中王徽、王淵、朱寬、李翔、李 鈞等遂劾玉井大學士李賢。帝怒,徽等皆貶邊州州 判。後孝宗生於西宮,后保抱惟謹。孝宗即位,念后恩, 命服膳皆如母后禮,官其姪錦衣百戶。正統元年薨。 劉瑾欲焚之,王鏊持不可,乃以妃禮葬。

憲宗王皇后

按《明外史·后妃傳》:「孝貞皇后王氏,上元人,父中軍都 督鎮,見《外戚傳》。初,憲宗在東宮,英宗為擇配,得十二 人,選后及吳氏。柏氏留宮中,意頗屬后。及即位,左右 為吳地,遂冊吳為后。已而吳后廢,冊為皇后,天順八 年九月也。萬貴妃寵冠後宮,后處之澹如。孝宗即位, 尊為皇太后。武宗即位,尊為太皇太后。正德五年,加」 上尊號慈聖康壽太皇太后。十三年二月己卯崩,上 尊諡曰孝貞莊懿恭靖仁慈欽天輔聖純皇后,合葬 茂陵,祔太廟。

孝宗張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