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64 (1700-1725).djvu/6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郡。帝即位,至德二載十二月,進王趙,與彭、兗、涇、鄆、襄、 杞、召興定九王同封。乾元二年,九節度兵潰河北,朝 廷震駭,乃以李光弼代郭子儀總兵關東,而光弼請 賢王為帥,於是詔係充天下兵馬元帥,而光弼以司 空兼侍中、薊國公副知節度行營事,係留京師。史思 明陷洛陽,係請行,不聽。明年,徙王越。帝寢疾,皇太子 監國。張皇后與中人李輔國有隙,因召太子入,謂曰: 「輔國典禁軍,用事久,四方詔令皆出其口,矯天子制, 逼徙聖皇,天下側目。今上疾彌留,輔國常怏怏,忌吾 與汝。又,程元振陰結黃門,圖不軌,若釋不誅,禍不移 頃。」太子泣曰:「此二人者,陛下勳舊,而上體不豫,重以 此事,得無震驚乎?願出外徐計之。」后曰:「是難與共事 者。」乃召係曰:「汝能行此乎?」係許諾,即遣內謁者監段 恆俊選材勇宦者二百人,授甲長生殿,以帝命召太 子。元振以告,輔國乃相與勒兵凌霄門,迎太子,以難 告。太子曰:「上疾亟,吾可懼死不赴乎?」元振曰:「赴則及 禍。」乃以兵護太子止飛龍廐,勒兵夜入三殿,收係及 恆俊等百餘人,繫之幽后別殿。后及係皆為輔國所 害。係三「《子:建王》《武威郡》;逌;興道逾,《齊國公》。」

按《舊唐書》本傳:越王係,本名儋,肅宗第二子也。天寶 中,封南陽郡王,授特進。至德二年十二月,進封趙王。 乾元二年三月,九節度之兵潰於河北,史思明僭號 於相州,王師未集,朝廷震駭,詔以李光弼握兵關東, 以代子儀。光弼請以親賢統師。七月,詔曰:「握兵之要, 古先為重,命帥之道,心」「攸憑。」是知靖難夷兇,必資 於金革;總戎授律,實仗於親賢。蓋將底寧邦家,保息 黎獻者矣。朕以薄德,纘承鴻緒。往屬元兇暴亂,中夏 不寧,上憑宗社之靈,下藉熊羆之力。由是廓清咸洛, 拯此生人。頃以河朔殘妖,尚稽天討,蛇豕竊依於域 堡,塗炭久被於齊甿。朕為人父母,寧亡關念。雖好生 息戰,每冀其歸降;而餘孽昧恩靡聞於悔禍。所以軒 后親征於獯鬻,周文致役於昆夷,古之用兵,蓋非獲 已。越王係幼稟異操,夙懷韜略,負東平之文學,蘊任 城之智勇。性惟忠孝,持愛敬以立身;志尚權謀,有經 通之遠智。知子者父,方有屬於維城;擇能而授,俾克 申於戎律。且兇徒嘯聚,頗歷歲時,惡既貫盈,理當撲 滅。君親有「命,可不敬乎!俾展龍豹之韜,永清梟獍之 類。可充天下兵馬元帥,仍令司空兼侍中、薊國公光 弼副知節度行營事,應緣軍司署置,所司准式。」九月, 史思明陷洛陽,光弼以副元帥董兵守河陽,王不出 京師。十月,下詔車駕親征,諫官論奏乃止。王請行,不 許。三年四月,改封越王。

衛王佖

按《唐書》本傳:「衛王佖,始王西平,早薨。寶應元年五月, 與鄆王同追封。」

按《舊唐書》本傳:「衛王佖,肅宗第四子。天寶中,封西平 郡王,授殿中監同正員,早薨。寶應元年五月,追贈衛 王。」

彭王僅

按《唐書》本傳,「彭王僅始王新城,進封彭。」史思明陷河 洛,人心震騷,群臣請以諸王臨統方鎮兵,遙相維壓。 於是詔僅充河西節度,兗王北庭涇王隴右杞王陝 西興王鳳翔並為大使。是歲,僅薨,子鎮為常山郡王 按《舊唐書》本傳,彭王僅,肅宗第五子,天寶中,封新城 郡王,授鴻臚卿同正員。至德二年十二月,進封彭王。 乾元二年冬,史思明再陷河洛,關東用兵,人情震懼, 群臣請以親王遙統兵柄。三年四月,詔曰:「古之哲王, 宅中御宇,莫不內封子弟,外建藩維。故周稱百代,抑 開《麟趾》之美;漢命六官,亦樹犬牙之制。歷考前載,率 由舊章。朕以薄德,纘承鴻緒。屬豺狼未殄,金革猶虞, 賴文武藎臣,協心同德,庶克清於元祲,期永保於皇 圖。且授鉞分符,義已先於用武;又維城作翰,道方弘 於建親。咨爾分閫之崇,成予磐石之固。彭王僅等,銀 潢毓慶,璿萼分輝,忠孝廩於天成,文武稱其備用。今 三秦之地,萬國來庭,誠宜列皇子以建封,崇懿藩而 制勝。是資固本,委以臨戎。彭王僅可充河西節度大 使,兗王僴可充北庭節度大使,涇王侹可充隴右節 度大使,杞王倕可充陝西節度大使,興王佋可充鳳 翔節度大使。」僅是歲薨。子鎮,授太僕卿同正員,封常 山郡王。

兗王僴

按《唐書》本傳:兗王僴,始王潁川,進王兗,寶應元年薨。 按《舊唐書》本傳:兗王僴,肅宗第六子。母韋妃,刑部尚 書堅之妹。肅宗在東宮,選為太子妃,生僴及永和公 主。後為李林甫誣搆被誅,太子懼,奏請與妃離異,於 別宮安置。僴,天寶中封潁川郡王,授太子詹事同正 員,至德二年十二月進封兗王,乾元三年領北庭節 度大使。寶應元年薨。

涇王侹

按《唐書》本傳:「涇王侹,始王東陽,進王涇,興元元年薨。」 按《舊唐書》本傳:涇王侹,肅宗第七子。天寶中,封東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