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75 (1700-1725).djvu/11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家、上冢》詩。每節辰朝會,召入侍宴,其眷禮如此。泰和 二年薨,年七十四。上聞之,甚悼惜,顧謂大臣曰:「凡正 人多執方而不通,獨師中正而通。」詔依見任宰執例 葬祭,仍賻贈之,諡曰文定。師中工文,性通達,疏財尚 義,平居則樂易真率,其臨事則剛決,挺然不可奪。弟 師儉,初業進士,欲籍其資廕。師中保任之,密令人代 給堂帖,使之肄業。師儉感其義方,力學後遂登第。方 在政府,近侍傳詔,將錄用其子,師中奏曰:「臣有姪孤 幼,若蒙恩錄,勝於臣子。」上義之,以其姪為筆硯承奉。 與胥持國同輔政,頗相親附,世以此少之。

尼厖古鑑

按《金史》本傳:古鑑本名外留,隆州人也。識女直小字 及漢字。登大定十三年進士第,調隆安教授,改即墨 主簿,召授國子助教,擢近侍局直長。世宗器其材,謂 宰臣曰:「『新進士中,如徒單鎰、夾谷衡、尼厖、古鑑皆可 用也』。改太子侍丞。踰年,遷應奉翰林文字,兼右三部 司正。世宗復謂宰臣曰:『鑑嘗近侍,朕知其正直幹治。 及為東宮侍丞,保護太孫,禮節言動,猶有國俗純厚 舊風,朕甚嘉之』。」章宗立,累遷尚書戶部侍郎,兼翰林 直學士,俄轉同知大興府。用大臣薦,改知大興府事。 明昌五年,拜參知政事。薨,諡曰文肅。

楊伯通

按《金史》本傳:「伯通,字吉甫,弘州人。擢大定三年進士 第,由尚書省令史為吏部主事、順義軍節度副使,以 憂去。吏部侍郎馬琪表薦伯通廉幹,尚書省覆察如 所舉,召為尚書省都事,授同知定武軍節度使事。明 昌元年,擢左司員外郎,轉郎中,累遷吏部尚書,尋移 戶部。承安二年,拜參知政事。監察御史路鐸劾奏伯」 通引用鄉人李浩,以公器結私恩。左司郎中賈益承 望風旨,不復檢詳,言之臺端,欲加糾劾,大夫張暐輒 尼不行。上命同知大興府事賈鉉詰之,伯通居家待 罪,鉉奏:「暐言彈絀大臣,須有實跡,所劾不當,徒壞臺 綱。」益言除授皆宰執公議,不言伯通私枉。詔責鐸言 事輕率,而慰諭伯通治事。伯通再上表辭,不許。四年, 進尚書左丞,致仕,卒。

獨吉思忠

按《金史》本傳:思忠本名千家奴,明昌六年為行省都 事,累遷同簽樞密院事。承安三年,除興平軍節度使, 改西北路招討使。初,大定間修築西北屯戍,西自坦 舌,東至胡烈么,幾六百里,中間堡障,工役促迫,雖有 牆隍,無女牆副堤。思忠增繕,用工七十五萬,止用屯 戍軍卒,役不及民。上嘉其勞,賜詔獎諭曰:「直乾之維, 搤邊之要,正資守備,以靖翰藩。垣壘弗完,營屯未固。 卿督茲事役,唯用戍兵,民不知勞,時非淹久,已臻休 畢,仍底工堅。賴爾忠勤,辦茲心畫,有嘉乃力,式副予 懷。」賜銀五百兩、重幣十端。入為簽樞密院事,轉吏部 尚書,拜參知政事。泰和五年,宋渝盟,有端平章政事 僕散揆宣撫河南,揆奏:宋人懦弱,韓𠈁胄用事,請遣 使詰問。上召大臣議,左丞相宗浩曰:「宋久敗之國,必 不敢動。」思忠曰:「宋雖羈栖江表,未嘗一日忘中國,但 力不足耳。」其後果如思忠策。六年四月,上召大臣議 伐宋事,大臣猶言無足慮者,或曰:「鼠竊狗盜,非用兵 也。」思忠執前議曰:「不早為之所,彼將誤也。」上深然之。 七年正月,元帥左監軍紇石烈執中圍楚州,久不能 下,宰臣奏請命大臣節制其軍,及益兵攻之,思忠請 行。上曰:「以執政將兵攻一小州,克之亦不武。」乃用唐 宰相宣慰諸軍故事,以思忠充淮南宣慰使,持空名 宣敕賞立功者。詔大臣宿於祕書監,各具奏帖以聞。 明日,詔百官集議於廣仁殿,問對者久之。既而宋人 來請和,議遂寢。頃之,進拜尚書右丞。大安初,拜平章 政事。三年,與參知政事承𥙿將兵屯邊,方繕完烏沙 堡,思忠等不設備。大元前兵奄至,取烏月營,思忠不 能守,乃退兵,思忠坐解職。衛紹王命參知政事承𥙿 行省,既而敗績於會河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