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75 (1700-1725).djvu/6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泗州捷聞,愈增憂危,且曰:「若自此成功,以攄列聖之 宿憤。老臣雖死,亦幸謫官,但恐進銳退速,禍愈深耳。」 友龍至,不能堪,曰:「不逐此人,則異議無所回機。」遂以 言去。𠈁胄誅,召為吏部侍郎兼太子左庶子。還朝,言: 「至公始可以服天下。權臣以私意橫生,敗國殄民,今 當行以至公。若曰私恩未報,首為激引;私讎未復,且 為沮抑,一涉於私,人心將無所觀感矣。」又言:「兩淮招 集敢勇,不難於招而難於處,若非繩以紀律,課其勤 惰,必為後害。」仍請檢校權臣、內侍等沒入家貲,專為 養兵之助。機里人有故官吏部喪未舉而子赴調者, 機謂彼既冒法禁,而部胥不之問,即撻數吏,使之治 葬,而後來聞者韙之。兼太子詹事。著《歷代帝王總要》, 以裨考訂。遷給事中、海巡八廂親從都軍頭指揮使。 年勞轉資,恩旨太濫,乞收寢未應年格之人,年已及 者予之。帝稱善。良久,飛蝗為災,機應詔言:「和議甫成, 先務安靜,葺罅漏以成紀綱,節財用以固邦本,練士 卒以壯國威。」遷禮部尚書兼給事中,擢同知樞密院 事兼太子賓客,進參知政事。當干戈甫定,信使往來 之始,瘡痍方深,敝蠹紛然,機彌縫裨贊甚多。尤惜名 器,守法度,進退人物,直言可否,不市私恩,不避嫌怨。 有舉員及格當改秩作邑而必欲朝闕,機曰:「若是,則 有勞者何以勸,孤寒者何以申?若至上前,自應執奏。」 堂吏寄資未仕,而例以升朝官賞陳乞封贈,機曰:「進 士非通籍不能及親,汝輩乃以白身得之耶?」嘉定二 年八月,行皇太子冊,命機攝中書令讀冊。九月,祀明 堂,為禮儀使,數上章告老,帝不許,皇太子遣官屬勉 留之。以資政殿學士知福州,力辭,提舉洞霄宮以歸, 遂卒。贈金紫光祿大夫,加贈特進。機初登第,其父壽 戒之曰:「得官誠可喜,然為官正自未易爾。」機撫其弟 模棟,卒為善士。居鄉以誠接物,是非枉直,判於語下, 不為後言,人憚而服之。稱獎人才,不遺寸長,訪問賢 能,疏列姓名及其可用之實,以備采取。其所薦進,亦 不欲人之知也。所著復有《班馬字類》。機深於書,學尺 牘,人多藏弆云。

薛極

按《宋史》本傳:「極,字會之,常州武進人。以父任調上元 主簿,中詞科,為大理評事,通判溫州,知廣德軍。以參 知政事樓鑰薦,遷大理正、刑部郎官、司封郎中,權右 司郎中,遷右司郎中,兼提領雜賣場寄椿庫,兼敕令 所刪修官,中書門下省檢正諸房公事,兼刪修敕令 官,拜司農卿,兼權兵部侍郎,尋為真。嘉定八年,疏奏: 『願陛下深思顧諟之難,益懷兢業之念,勿謂帝德罔 愆而怠於進修,勿以天災代有而應不以實。政綱雖 舉,必求益其所未至,德澤雖布,必思及其所未周。誓 以今日遇災警懼之心,永為異時暇逸之戒。將見天 心昭格,沛然之澤響應於不崇朝之間』。」遷權刑部尚 書,尋試戶部尚書兼權吏部尚書,遂為真,時暫兼權 戶部尚書。十五年,特賜「同進士出身」,拜端明殿學士、 簽書樞密院事。紹定元年,拜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 院事。尋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封毗陵郡公。以觀 文殿大學士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端平元年,加 少保、和國公。致仕,卒。

袁韶

按《宋史》本傳:「韶字彥淳,慶元府人。淳熙十三年進士。 嘉泰中,為吳江丞。蘇師旦恃韓𠈁胄威福,撓役法,提 舉常平黃榮檄韶覈田以定役,師旦密諭意言吳江 多姻黨,儻相容,當薦為京朝官。韶不聽。是歲更定戶 籍、承徭賦,皆師旦黨,師旦諷言者將論去,榮亟以是 事白於朝,且薦之。未幾,師旦敗,改知桐廬縣。桐廬多」 宗室,持縣事無有善去者。韶始至,絕私謁,莫敢撓。錢 塘岸歲為潮齧,率取石桐廬,韶言:「廟子山有石,不必 旁取鄰郡」遂得未免。嘉定四年,召為太常寺主簿。父 老旗鼓蔽江,以饑至於富陽,泣謝曰:「吾曹不復輸石 矣。」後為右司郎官,接伴金使,使者索歲幣,語慢甚,韶 曰:「昔兩國誓約,止令輸燕,不聞在汴。」使者語塞。十三 年,為臨安府尹幾十年,理訟精簡,道不拾遺,里巷呼 為「佛子」,平反冤獄甚多。紹定元年,拜參知政事。胡夢 昱論濟王事當遠竄,韶獨以夢昱無罪,不肯署文書。 李全叛,揚州告急,飛檄載道,都城爭有逃避者,乃拜 韶浙西制置使,仍治臨安鎮遏之。丞相史彌遠懲韓 𠈁胄用兵事,不欲聲討。韶與范楷言於彌遠曰:「揚州 失守,則京口不可保,淮將如卞整、崔福皆可用。」適福 至,韶夜與同見彌遠,言福實可用,彌遠從之,遂討全。 韶卒以言罷。端平初,奉祠,卒,年七十有七,贈少傅。後 以郊恩累贈太師、越國公。韶之父為郡小吏,給事通 判廳,勤謹無失,歲滿當代,不聽去。後通判至,復留用 之,因致豐饒。夫妻俱近五十,無子,其妻資遣之往臨 安置妾。既得妾,察之有憂色,且以麻束髮,外以綵飾 之。問之,泣曰:「妾故趙知府女也,家四川,父歿家貧,故 鬻,妾以為歸葬計耳。」即送還之。其母泣曰:「計女聘財, 猶未足以給歸費,且用破矣,將何以酬汝?」徐曰:「賤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