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75 (1700-1725).djvu/7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使姦惡獲逞,道路咨怨,非所以祈天永命,固結人心。」 因援《熙寧新法》為辭。又言:「明銳果敢之才,足以集事 而失於剽輕;老成寬博之士,足以厚俗而失於循理。 孰若舉之以眾,取之以公主更幣之法者。」乃摘《新法》 等語激怒時相,且謂貴誼引類植黨,人為危之。遷太 常博士,以兄貴謙兼禮部郎官引嫌,遷將作監丞兼 魏惠憲王府小學教授。轉對,謂:「言路雖開,觸犯忌諱 者指為好名,切劘時政者指為玩令,利害關於天下, 是非公於人心。一人言之未已,或至累十數人言之, 則又指為朋黨,是非易位,忠佞不分。」史彌遠益不樂。 遷祕書郎,出知江陰軍,提舉江西常平。召赴行在,未 至,授禮部郎官。屬金人大擾淮、蜀,貴誼言:「人才所以 立國,今旁蹊曲徑,倖門四闢,言路所以通下情。今媕 阿循默,囊括不言,民力已竭,而科斂之外,餽遺以謀 進者未已。軍中恥言敗北,則陣亡者不恤,恥言棄潰, 則逃竄者復招。」又言:「婉順巽從者,是災疢也,非愛我 也,宜屏之。外之;矯拂捄正者,是藥石也,愛我也,宜用 之。」聽之。彌遠滋不樂,諷言者論罷,主管崇禧觀。起知 徽州,召授司封郎官兼翰林權直,兼玉牒所檢討。會 有事明堂,首引包拯皇祐中乞因肆赦除聚斂掊克 之敝,當察州縣府庫致羨之由,倣成周邦饗必及死 王事者之子,與漢置羽林孤兒,專取從軍死事之後, 教以五兵。理宗即位,以為宗正少卿兼侍講,兼權直 學士院,尋遷起居舍人。寶慶初,詔舉賢能才識之士, 貴誼乃言曰:「世以容嘿滯固為賢,以苛刻生事為能, 以褊狹趣辦為才,以輕疏嘗試為識。及茲初政,當求 忠實正直、奉公愛民、知禮義廉恥而不越防範者,以 充中外之選。」又言:「成王之初,元臣故老警以《無逸》者, 欲其克壽;勉以《敬德》者,欲其永命;期以豈弟者,欲其 受命之長,則可謂愛君切而慮患深矣。」遷中書舍人, 升兼直學士院。內侍濫受恩賞,輒封還詔書。將郊,貴 誼以「民生實艱,吏員尚眾,征斂幾於,奪取公費,掩為 私藏,宜大明黜陟,庶有以見帝於郊。」遷禮部侍郎,仍 兼中書舍人,權刑部尚書,升修《玉牒》官兼侍讀,為禮 部尚書兼給事中、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紹定 六年冬,上始親政,進參知政事。上面諭之曰:「頃聞憂 國之言,朕所不忘。」兼同知樞密院事。出師汴、洛時,貴 誼已移疾,猶上疏力爭,五上章乞歸,轉四官,加邑封。 致仕,卒,贈少保、資政殿大學士。

李宗勉

按《宋史》本傳:「宗勉,字彊父,富陽人。開禧元年進士,歷 黃州教授、浙西茶鹽司、江西轉運司幹官。嘉定十四 年,主管吏部架閣,尋改太學正。明年,為博士。又明年, 遷國子博士。寶慶初,添差通判嘉興府。三年,召為祕 書郎。紹定元年,遷著作郎。入對言邊事,宜夙夜震懼, 以消咎殃。明年,兼權兵部郎官。時李全叛謀已露,人」 莫敢言,宗勉獨累疏及之。又言:「欲人謀之合,莫若通 下情。人多好諂,揣所悅意則侈其言,度所惡聞則小 其事。上既壅塞,下亦欺誣,則成敗得失之機,理亂安 危之故,將孰從而上聞哉?不聞則不戒,待其事至,乃 駭而圖之,抑已晚矣。欲財計之豐,莫若節國用。善為 國者,常使財勝事,不使事勝財。今山東之旅坐糜我 金穀,湖南、江右、閩中之寇蹂踐我州縣,苟浮費泛用, 又從而侵耗之,則漏巵難盈,蠹木易壞。設有緩急,必 將窘於調度而事機失矣。欲邦本之固,莫若寬民力, 州縣之間,聚斂者多,推剝之風,浸以成習。民生窮踧, 怨憤莫伸。嘯聚山林,勢所必至。捄焚拯溺,可不亟為 之謀哉!」尋改兼侍右郎官。明年,入對,言天災甚切。四 年,差知台州。明年,直祕閣、知婺州。六年冬,召赴行在, 未行。端平元年,進直寶章閣,依舊任。越月,以宗正丞 兼權右司,召改尚左郎官,兼職仍舊,尋兼左司。五月, 面對,言四事:「守公道以悅人心,行實政以興治功,謹 命令以一觀聽,明賞罰以示勸懲。」次言:「楮幣願詔有 司,始自乘輿宮掖,下至百司庶府,覈其冗蠹者節之, 歲省十萬,則十萬之楮可損,歲省百萬,則百萬之楮 可損也。行之既久,損之益多,錢楮相當,所至流轉,則 操吾贏縮之柄,不在楮矣。」拜監察御史。時方謀出師 汴、洛,宗勉言:「今朝廷安恬,無異於常時。士卒未精銳, 資糧未充衍,器械未犀利,城壁未繕修,於斯時也,守 禦猶不可,而欲進取可乎?借曰今日得蔡,明日得海, 又明日得宿、亳,然得之者未必可守,萬一含怒蓄忿, 變生倉猝,將何以濟?臣之所陳,豈曰外患之終不可 平,《土宇終不可復》哉?亦欲量力以有為,相時而後動 耳。願詔大臣,愛日力以修內治,合人謀以嚴邊防,節 冗費以裕邦財,招彊勇以壯國勢。仍飭沿邊將帥,毋 好虛名而受實害,左控右扼,毋失機先,則以逸待勞, 以主禦客,庶可保其無虞。若使本根壯固,士馬精彊, 觀釁而動,用兵未晚。」已而洛師潰。又言:「昔之所慮者, 在當守而冒進。今之所慮者,在欲守而不能。何地可 控扼,何兵可調遣,何將可捍禦,何糧可給餉,皆當預 作措畫。」又言內降之敝,大略謂:「王府、后宅之宮僚,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