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88 (1700-1725).djvu/10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前信孺所指不可者,柟白廟堂。信孺辯折敵酋於彊

愎未易告語之時,信孺當其難,柟當其易。柟每見金 人,必問信孺安在,公論所推,雖敵人不能掩也。乃詔 信孺自便。尋知韶州,累遷淮東轉運判官兼提刑。知 真州,即北山匱水築石堤,袤二十里,人莫知其所為。 後金人薄儀真,守將決水匱以退敵,城乃獲全。山東 初內附,信孺言:「豪傑不可以虛名駕馭,武夫不可以 弱勢彈壓。宜選威望重臣,將精兵數萬,開幕山東,以 主制客,以重馭輕,則可以包山東,固江北,而兩河在 吾目中矣。」坐責降三秩,再奉祠,稍復官。信孺性豪爽, 揮金如糞土,所至賓客滿其後車。使北時,年財三十。 既齟齬歸,營居室巖竇,自放於詩酒。後貲用竭,賓客 益落,信孺尋亦死矣。

王柟

按《宋史》本傳:「柟字汝良,大名人。祖倫,同簽書樞密院 事。倫使北死,孝宗訪求其孫之未祿者三人官之,柟 其一也。調通州海門尉,乘輕舟入海濤,捕劇賊小吳 郎并其徒十七人,獲之。獄成,不受賞。韓𠈁胄以恢復 起兵端,天子思繼好息民,凡七遣使,無成。續遣方信 孺往,將有成說矣。坐白事忤𠈁胄,得辠,欲再遣使,顧」 在廷無可者。近臣以柟薦,擢監登聞鼓院,假右司郎 中,使持書北行。柟歸白其母,母曰:「而祖以忠死國,故 恩及子孫,汝其勉旃,毋以吾老為念。」乃拜命,疾驅抵 敵所。金將烏骨論等四人列坐,問:「韓𠈁胄貴顯幾年 矣?」柟對:「已十餘年平章國事財二年耳。」又問:「金欲去 此人可乎?」柟曰:「主上英斷,去之何難!」四人相顧而笑。 有完顏天寵者,袖出文書云:「王柟雖持韓𠈁胄書,乃 朝廷有旨,遣其來元帥府議和,宜詳議以報。」於是金 人知𠈁胄已誅,和議遂決。柟持金人牒歸,求函𠈁胄 首,以起居郎許奕為通謝使,柟為通謝所參謀官。柟 自軍前再還,議以𠈁胄首易淮、陝侵地,從之。柟奏:「和 約之成,皆方信孺備嘗險阻,再三將命之功,臣因人 成事,乞錄信孺功而蠲其過。」朝論以柟不掩人,揚己 多之。守車器少監、知楚州,累官至太府卿。告歸,以右 文殿修撰知太平州,加集英殿修撰,致仕,卒,贈寶章 閣待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