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88 (1700-1725).djvu/4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士大夫之惑,則幸甚幸甚!

《上田正言書》
王安石

正言執事某五月還家,八月抵官,每欲介西北之郵, 布一書,道區區之懷,輒以事廢,揚東南之吭也。舟輿 至自汴者,日十百數,因得聞汴事,與執事息耗甚詳。 其間薦紳道「執事介然立朝,無所跛倚,甚盛甚盛!顧 猶有疑執事者,雖某亦然。某之學也,執事誨之;進也, 執事獎之,執事知某不為淺矣。有疑焉不以聞,何以」 償執事之知哉?初,執事坐殿廡下對《方正策》,指斥天 下利害,奮不諱忌,且曰:「願陛下行之,無使天下謂制 科為進取一塗耳。」方此時,窺執事意,豈若今所謂舉 方正者,獵取名位而已哉?蓋曰行其志云爾。今聯諫 官,朝夕耳目,天子行事,即一切是非,無不可言者,欲 行其志,宜莫若此。時國之疵,民之病「亦多矣,執事亦 抵職之日久矣。向之所謂疵者,今或痤然若不可治 矣;向之所謂病者,今或痼然若不可起矣。曾未聞執 事建一言寤主上也?何向者指斥之切,而今之疏也? 豈向之利於言而今之言不利耶?豈不免若今之所 謂舉方正者,獵取名位而已耶?」人之疑執事者,以此 為執事解者,或造辟而言,詭辭而出,疏賤之人,奚遽 知其微哉?是不然矣。《傳》所謂造辟而言者,乃其言則 不可得而聞也。其言之效,則天下斯見之矣。今國之 疵民之病,有滋而無損焉,烏所謂言之效耶?復有為 執事解者曰:「蓋造辟而言之矣,如不用何?」是又不然, 臣之事君,三諫不從,則去之,禮也。執事對策時,常用 是著於篇。今言之而不從,亦當不翅三矣。雖惓惓之 義,未能自去,《孟子》不云乎:「有言責者,不得其言則去。」 盍亦辭其言責耶?執事不能自免於疑也必矣。雖堅 彊之辨,不能為執事解也。乃如某之愚,則願執事不 矜寵利,不憚誅責,一為天下昌言,以寤主上,起民之 病,治國之疵,蹇蹇一心,如對策時,則人之疑不解自 判矣。惟執事念之。如其不然,願賜教答。不宣。

《賀楊龍圖啟》
蘇軾

右軾啟:「伏審新改直職,擢司諫垣,傳聞邇遐,竦動觀 聽。咸謂國家之鉅福,乃用諫諍之真才,必能深言,以 補大化。方今朝廷之上,號為無諱,而太平之美,終不 能全。臺諫之列,歲不乏人,而眾弊之原,猶或未去。豈 聽之者徒能容而不能用,言之者但為名而不為功。 歷觀古人之效忠,皆因當世而用智,不務過直,期於」 必行。右尹子革,因墳典而道《祈招》之詩;左師觸讋,語 饘粥而及長安之質,徒盡拳拳之意,不求赫赫之名, 此仁人及物之休功,忠臣愛君之至分。伏自頃歲,所 更幾人,席未暖而輒遷,踵相躡而繼去。一身之譏,固 足以免矣;而積歲之病,當使誰去之?恐習慣以為常, 遂因循而不振。雖在僻陋,顧常隱憂,以為必得朴忠 憂國之人,而又加以辯智得君之術,言苟獲用,國其 庶幾。伏惟諫院龍圖,才雄於世而常若不勝,節過於 人而未嘗自異,素練邊事,深知兵驕,頃持銓衡,實識 官穴,必將舉大體而不論小事,務實效而不為虛名。 軾最蒙深知,愧無少補,方傾耳以聽,願續書《諫苑》之 篇,若有待而言,或能著《爭臣》之論,阻以在外,無由至 門,踴躍之懷,實倍倫等。

《六科箴》
明·宣宗

國家建官,內外有制。給事之臣,密爾廷陛,爰準《六典》, 分科置員,各司其務,有簡有繁。命令之出,于汝紀之; 章奏之入,於汝度之。考其得失,舉其愆戾,釐革欺蔽, 以贊予治,敬共朝夕,無縱以逸,無易以忽,以毖以密, 達夫大體,由乎至公。維汝之賢,光奮於庸,怙威以騁, 不率正道。汝之不賢,辜亦自造。自昔邇臣,左右承弼, 「正人是資,邪妄必斥。其篤念哉!毋苟充位。往端乃志, 以懋乃事。」

給諫部藝文二

《自考功員外拜給事中》
唐·沈佺期

南省推丹地,東曹拜瑣闈。惠移雙管筆,恩降五時衣。 出入宜真選,遭逢每濫飛。器慚公理拙,才謝子雲微。 案牘遺常禮,朋僚隔等威。上台行揖讓,中禁動光輝。 旭日千門起,初春八舍歸。「贈蘭聞宿昔,談樹隱芳菲。 何幸鹽梅處,唯憂對問機。省躬知任重,寧止冒榮非。」

《酬楊給事兼見贈臺中》
前人

子雲推辯博,公理擅詞雄。始自尚書省,旋聞給事中。 言從溫室祕,籍向瑣闈通。顧我叨郎署,慚無章奏功。 分曹八舍斷,解袂五時空。宿昔陪餘論,平生賴《擊蒙》。 神仙應東掖,雲霧限南宮。忽枉瓊瑤贈,長歌蘭渚風。

《和姚給事寓直之作》
宋·之問

清論滿朝陽,高才拜夕郎。還從避馬路,來接珥貂行。 寵就黃扉日,威回白簡霜。柏臺遷鳥茂,蘭署得人芳。 禁靜鐘初徹,更疏漏漸長。曉河低武庫,流火度文昌。 寓直恩徽重,乘秋藻翰揚。暗投空欲報,下調不成章。

《贈陳二補闕》
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