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88 (1700-1725).djvu/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士。世宗立,授兵科給事中。宦官張銳、張忠有罪,論死,

帝復寬之。給事中顧濟疏爭,帝下所司議,卒欲寬其 死。相卿言:『天下望陛下為孝皇,陛下奈何自處以正 德』?帝議加興獻帝皇號,相卿復爭之。嘉靖二年,詔廕 中官張欽義子李賢為錦衣世襲指揮。相卿言:于謙 子冕止錦衣千戶,王守仁子正憲止錦衣百戶,賢中 官廝養反過之。忠勛大臣裔曾不若近倖奴,殉國勤 事之臣誰不解體』?部臣彭澤、科臣許復禮、安磐相繼 言之,悉拒不納,毋乃重內侍而輕士大夫哉!」尋復言: 「天下政權出於一則治,二三則亂。公卿大夫參議則 治,匪人僭干則亂。陛下繼統之初,登用老成,嘉納忠 讜,裁抑僥倖,竄殛憸邪,可謂明且剛矣。」曾未再期,偏 聽私昵,秕政亟行。明少蔽,剛少遜,操權未得其術,而 陰伺旁竊者得居中制之。如崔文以左道罔上,師保 臺諫言之而不聽,羅洪載守職逮繫,廷臣疏七十上 而不行。近又庇崔文奴,奪法司之守;斥林俊以違旨, 怒言官之奏擾。事涉「中人,曲降溫旨,犯法不罪,請乞 必從」,此與正德朝何異哉?俊,國之望也,其去志決矣。 俊去,類俊者必不留,陛下將與二三近習私人共理 天下乎?今日天下與先朝異,武宗時勢已阽危,然元 氣猶壯,調劑適宜,可以立起。何也?承孝宗之澤也。今 日病雖稍蘇,而元氣已竭,調劑無方,將至不起,何也? 承武「宗之亂也。伏願深察亂機,收還政柄,取文輩寘 之重典。然後務學親賢,去讒遠色,延訪忠言,深恤民 隱。務使宮府一體,上下一心,而後天下可為也。」同官 趙漢等亦皆以文為言,帝卒不聽。未幾,以給事中李 學曾、章僑、主事林應驄皆言事奪俸,復上疏諫指。帝 氣驕志怠,甘蹈過愆,詞甚切。為給事三年,所言皆不 聽,遂謝病歸。八年,詔「養病三年以上不赴都者,悉落 職閒住」,相卿遂廢。夏言故與同寮相善,既秉政,招之, 謝弗應。

顧濟

按《明外史許相卿傳》:「顧濟,字舟卿,崑山人。正德十二 年進士,授行人,擢刑科給事中。武宗自南都還,臥病 豹房,惟江彬等侍。濟言:陛下孤寄於外,兩宮隔絕,骨 肉日疏,所恃以為安者,果何人哉?漢高帝臥病數日, 樊噲排闥,警以趙高之事。今群臣中豈無憂噲憂者? 願陛下慎擇廷臣,更番入直,起居動息,咸使與聞,一 切淫巧戲劇,傷生敗德之事,悉行屏絕,則保養有道, 聖躬自安。」不報。再踰月而帝崩。世祖即位之月,濟上 疏曰:「陛下踐阼,除弊納諫,臣民踴躍,思見德化之成。 然立法非難,守法為難;聽諫非難,樂諫為難。今新政 所釐,多不便於奸豪權倖。臣恐盤據既深,玩縱未已。 非依怙宮闈,必請託左右。持法不固,則此輩將叢聚 而壞之,此守法之難也。唐太宗貞觀初,每導群臣使 言,及至晚年,諫者乃多忤旨。陛下首闢言路,臣工靡 不因事納忠。高遠者似涉於迂闊,切直者或過於犯 顏。若怒其犯顏,其言必不入;視為迂闊,則計必不行, 此樂諫之難也。」尋復言:「內臣張雄、張銳等詿誤先帝, 業已逮治,又獲寬假。願斷以大義,俾無所售奸。」帝頗 嘉納。既又劾司禮蕭敬黨庇銳等,而三法司會訊依 違無大臣節,不聽。帝欲加興獻帝皇號,濟言不可。尋 請侍養歸。越數年卒。子章志,嘉靖三十二年進士。累 官南京兵部侍郎。奏減進奉馬快船額,南都人祀之。

趙漢

按《明外史許相卿傳》:「趙漢,字鴻逵,平湖人。正德六年 進士,授建昌推官,擢南京戶科給事中,改兵科。嘉靖 初,尚書林俊以執奏獄囚李鳳陽,被旨詰責。漢因言 太監崔文亂政,巧逞奸欺,不特庇一李鳳陽而已。工 部尚書趙璜發文家人罪,文輒捕其諜者,痛杖幾死, 曰:『此杖寄與趙尚書,其無狀至此,望急譴逐,毋為新 政累』。」不聽。既而言官多得罪。漢言:「忠臣言易憤激,激 則犯忌諱,侵近倖,而奸邪遂側目以圖之。責以輕率 妄言,俸可奪;坐以不諳事體,官可罷。夫以內臣私憤, 滅天下公言,戕天下士類,使中外以言為諱,相率阿 徇,以避中傷,豈不岌岌乎殆哉!」已,哭爭《大禮》,繫詔獄, 廷杖。歷吏科左給事中,以疾去。起故官。遷工科都給 事中。疏言:「內閣桂萼、翟鑾稱病三月,未嘗以曠職懇 辭。張璁久專政權,亦未聞求賢共濟。萼有覆餗之戒, 鑾有伴食之誚,璁有夬履之嫌。乞諭鑾、萼亟去,簡用 兩京大臣及家居耆舊,以分璁任。」上摘其譌字詰之, 諭璁毋避,趣赴閣。璁因言漢忠謀,宜令備列堪內閣 者。帝即令漢舉所欲用。漢惶恐言:「臣欲璁引賢,無私 主。」帝怒,責漢對不以實,趣以名上。漢益懼,言:「輔臣簡 命,出自朝廷,非小臣所敢預。」帝乃宥之,奪俸一月。尋 出為陝西右參政。告歸。久之,以故官起山西。不數月, 復致仕。子伊,廣西副使,年四十即以養父歸,屢徵不 起。

章僑

按《明外史》本傳:「僑字處仁,蘭谿人。正德十二年進士。 授行人。嘉靖元年擢禮科給事中。疏劾中官蕭敬、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