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88 (1700-1725).djvu/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景賢等,又言『三代以下,正學莫如朱熹。近有聰明才 智,倡異學以號召天下,好高務名者靡然宗之。取陸 九淵之簡便,詆朱熹為支離。乞行天下,痛為禁革』。」御 史梁世驃亦言之,帝下詔如僑指。尋又請依祖宗故 事,早朝班退,許百官以次啟事。經筵日講,賜清問密 勿大臣勤召對。又簡儒臣十數人,更番直便殿,以備 咨訪。上納其言而不能用。奸人何淵請立世室於太 廟東北,僑力言其不可。未幾,又言「添設織造內臣,貪 橫殊甚,行戶至廢產鬻子以償,惟急停革,與天下更 始。」疏入,不省。又因條列營務,劾定國公徐光祚、陽武 侯薛倫不職,倫遂解任。尋請斥張璁、霍韜等,不聽。孝 陵司香谷大用乞還京治疾。僑言:「大用初連逆瑾,後 引寧、彬樹八黨之凶,釀十六年之禍,致先帝不得正 其終。若不早遏絕,恐乘間伺隙,群兇競起,不至復亂 天下不止。」章下所司。吳廷舉請召家居大臣議禮,僑 劾其陰附邪說。孟秋時享太廟,帝遣京山侯崔元僑 言:「奉命臨時,倉皇就位,誠敬何存?」帝怒,奪其俸。二月 歷禮科左給事中,出知衡州府,終福建布政使。

彭汝實

按《明外史》本傳:「『汝實,字子充,嘉定州人,正德十六年 進士。授南京吏科給事中。嘉靖三年,疏言九江盜起, 殺傷官軍,操江伍文定不即議勦,應城伯孫鉞擁兵 不出,俱宜切責』。帝並從之。呂柟、鄒守益下獄,汝實抗 章救。又因災異上言:『邇者黃風黑霧,春旱冬雷,地震 泉竭,揚沙雨土。加以群小盛長,盜賊公行,萬民失業, 木異草妖,時時見告。天變於上,地變於下,人物變於 中。而修省之詔,無過具文。廷陛之間,忠邪未辨。以逢 迎為合禮,以守正為沽直。長鯨巨鮞,決網自如;腴田 甲第,橫賜無已。陛下春秋已逾志學,而經筵進講,略 無問難。黃閣票擬,依常批答。棄燕閒於女寵,委腹心 於貂璫。二廖諸張,尚然緩死,李隆、蘇縉竟得無他。如 此而望天意回、人心感,不可得矣』。」大學士費宏以子 坐事被論不出,禮部侍郎溫仁和以慶王台浤事聽 勘。汝實言「宜聽二臣避位,以明進退之義。」因薦石珤、 羅欽順、顧清、蔣冕可代宏;李廷相、崔銑、湛若水、何塘、 許誥可代仁和。章下所司。奸人王邦奇之計,楊廷和、 彭澤也。汝實言:「邦奇先後兩疏,始為惶駭之語,終雜 鄙褻之辭。中所引事,多顛倒淆惑。至謂費宏、石珤夜 入楊一清門,今不聞召問一清,一清又久不為白。何 也?陛下即位之初,廷和裁省穴員數萬,坐此叢怨罷 去。今其長子業以狂愚發遣,亦可已矣。而群小蓄忿, 蔓連不已,并其次子及婿,又復下獄。夫誣告之律,視 其所誣輕重反坐,此國法也。願追究主使之人,與告 人同罪。無令苟免,貽譏外蕃。」不聽。汝實數言時政缺 失,又嘗力爭《大禮》,為璁、萼等所惡。以親老再疏請改 近地教職,而舉貢士高任說王表自代。章下吏部。承 璁、萼指,言汝實倡言鼓眾,撓亂大禮,且與御史方鳳、 程啟充朋黨通賄。自知考察不容,乃欲辭尊居卑,不 當聽其倖免。遂奪職閒住。與啟充及徐文華安磐皆 同里,時稱《嘉定四諫》。

鄭自璧

按《明外史》本傳:「自璧,字采東,祥符人。隸籍京師,舉正 德十二年進士,改庶吉士,除工科給事中。世宗踐阼, 中外競言時政,自璧請采有關化理者類輯成書,以 備觀覽。從之。初,正德中,奄人多奪民業為莊田,至是 因民訴,遣使往勘,自璧復備言其弊。帝命勘者嚴治, 民患稍除。嘉靖二年,后父陳萬言辭黃華坊賜第,請」 西安門外新宅,詔予之。自璧以所請宅已鬻之民,不 當奪與安磐力爭不聽。明年爭《大禮》,受杖。三遷至兵 科都給事中。中官李能以修墩堡為詞,請定山海關 稅額。中官張忠、尚書金獻民等論甘肅功,廕子錦衣, 其下參隨皆進秩。鎮守江西中官黎鑑,參隨踰常額。 中官武忠、從子英冒功擢副千戶。錦衣官裁革者,多 夤緣復職,而司禮監奏收已汰諸臣近五百人。「孝陵 淨軍,于喜擅赴京奏辨。安邊伯許泰戍死,其子請襲 祖職。中官扶安黃英先後死,官其親屬。」自璧皆抗疏 爭,帝多不聽。嘗偕同官劾郭勛奸貪。及李福達事起, 復劾勛交結妖人。帝以勛故,降旨責自璧。六年三月, 宣府失事,復劾總兵傅鐸并及鎮守中官王玳、巡撫 周金、副將時陳等罪。鐸逮問,陳褫冠帶,而玳、金責立 功贖罪。禮部侍郎桂萼請起王瓊於邊。自璧率同官 與御史譚纘等言瓊罪宜追治;萼引奸邪,請并論。不 納。自璧最敢言,所言皆權倖,直聲震朝野。側目者共 為蜚語,聞於上。吏部以資推太僕少卿,不用。至是,科 道互劾,中旨降二級,調外任,遂謫江陰縣丞。命下,大 臣幸其去,無救者。後廷臣屢論薦,竟不召。

戚賢

按《明外史》本傳:「賢字秀夫,全椒人。嘉靖五年進士,授 歸安知縣。縣有蕭總管廟,報賽無虛日。會久旱,賢禱 不驗,沈木偶於河。居數日,舟過其地,木偶躍入舟,舟 中人皆驚,賢徐笑曰:『是特未焚耳』。趣焚之。潛令健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