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88 (1700-1725).djvu/9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帝寤其言,詔群臣有籍於朝及神策六軍子弟隸業」

者,聽補生員。大曆中,持節弔回紇,回紇恃功,廷讓昕 曰:「乃中國亂,非我無以平,奈何市馬不時歸我直?」眾 失色,昕徐曰:「國家龕定寇難,功雖絲毫,不遺賞,況鄰 國乎?僕固懷恩,我之叛臣,爾與連禍,又引吐蕃暴我 郊甸。天舍其衷,吐蕃敗北,回紇悔懼,叩顙乞和。非天 子卹舊功,則隻馬不得出塞下,孰為失信者?」回紇大 慚,因厚禮昕。遣使者約和,轉工部尚書,封晉陵侯。德 宗出奉天,昕年八十餘,步出城。賊求之急,獨竄山谷 間,僅至奉天。遷太子少傅,爵郡公,兼禮部尚書,知貢 舉。久之,以太子少師致仕。卒,年九十二。贈揚州大都 督,諡曰懿。昕始薦張鎬、來瑱,在禮部,擢杜黃裳、高郢、 裴垍。其後鎬興布衣,不數年位將相。瑱為將,有威名, 黃裳等繼輔政,並為「名宰」云。

孔巢父

按《唐書》本傳:「巢父字弱翁,孔子三十七世孫。少力學, 隱徂來山。永王璘稱兵江淮,辟署幕府,不應,鏟蹟民 伍。璘敗,知名。廣德中,李季卿宣撫江淮,薦為左衛兵 曹參軍,三遷庫部員外郎。出為徑原行軍司馬,累拜 湖南觀察使。未行,會晉王為荊襄副元帥,署行軍司 馬。俄而德宗狩奉天、行在,擢給事中,為河中陝華招」 討使,累上《破賊方略》,帝嘉納。未幾,兼御史大夫,為魏 博宣慰使。巢父辯而才,及見田悅,與言君臣大義,利 害順逆,開曉其眾。是時悅久不臣,下皆厭亂,雜然喜 曰:「不圖今日還為王人。」酒中,悅起,自陳騎射工,曰:「陛 下見用,何敵不摧?」巢父曰:「若爾,不蚤自歸,乃一劇賊 耳。」悅曰:「能為劇賊,豈不能為功臣乎?」巢父曰:「國方多 虞,待子而息。」悅謝焉。數日,田緒殺悅,與大將邢曹俊 等聽命。巢父即以緒權知軍務,紓其難。李懷光據河 中,帝復令巢父宣慰,罷其兵,以太子太保授之。懷光 素服侍命,巢父不止。眾忿曰:「太尉無官矣!」方宣詔,乃 譟而合,害巢父,并殺中人啖守盈。初,巢父至,懷光以 其使魏博而田悅死,疑其謀出巢父,故軍亂不肯救。 帝聞震悼,贈尚書左僕射,諡曰「忠。」詔具禮收葬,賜其 家粟帛存卹之。從子戣、戡、《戢》。

後唐

李嚴

按《五代史唐臣傳》:「嚴,幽州人也。初名讓坤,事劉守光 為刺史,後事莊宗為客省使。嚴為人明敏多藝能,習 騎射,頗知書而辯。同光三年,使於蜀,為王衍陳唐興 復功德之盛,音辭清亮,蜀人聽之皆竦動。衍樞密使 宋光嗣召嚴置酒,從容問中國事,嚴對曰:『前年天子 建大號於鄴宮,自鄆趨汴,定天下,不旬日,而梁之降 兵猶三十萬,東漸於海,西極甘、涼,北躡幽陵,南踰閩 嶺,四方萬里,莫不臣妾。而淮南楊氏,承累世之彊,鳳 翔李公,恃先朝之舊,皆遣子入侍,稽首稱藩。至於荊、 湖、吳、越,修貢職,效珍奇,願自比於列郡者,至無虛月。 天子方懷之以德,而震之以威,天下之勢,不得不一 也』。」光嗣曰:「荊湖、吳、越,非吾所知,若鳳翔則蜀之姻親 也,其人反覆,其可信乎?又聞契丹日益彊盛,大國其 可無慮乎?」嚴曰:「契丹之彊,孰與偽梁?」光嗣曰:「比梁差 劣爾。」嚴曰:「唐滅梁如拉朽,況其不及乎!唐兵布天下, 發一鎮之眾,可以滅遼使無類,然而不在九州之內, 自前古王者皆存而不論,蓋不欲窮兵黷武也。」蜀人 聞嚴應對,愈益奇之。是時,蜀之君臣皆庸暗,而恃險 自安,窮極奢僭。嚴自蜀還,具言可取之狀。初,莊宗遣 嚴以名馬入蜀,市珍奇以充後宮,而蜀法嚴禁以奇 貨出劍門,其非奇物而出者,名曰「入草物。」由是嚴無 所得而還,惟得金二百兩、地衣、毛布之類。莊宗聞之, 大怒曰:「物歸中國,謂之『入草,王衍其能免為入草人 乎』!」於是決議伐蜀。冬,魏王繼岌西伐,以嚴為三川招 討使,與康延孝以兵五千先行,所過州縣皆迎降。延 孝至漢州,王衍告曰:「得李嚴來即降。」眾皆以伐蜀之 謀自嚴始,而衍怨嚴深,不宜往。嚴聞之喜,即馳騎入 益州。衍見嚴,以妻母為託,即日以蜀降。嚴還,明宗以 為泗州防禦使,客省使如故。其後孟知祥倔彊於蜀, 安重誨稍裁抑之,思有以制知祥者。嚴求為西川兵 馬督監,將行,其母曰:「汝前啟破蜀之謀,今行,其以死 報蜀人矣!」嚴不聽。初,嚴與知祥同事莊宗,時知祥為 中門使,嚴嘗有過,莊宗怒甚,命斬之。知祥戒行刑者 少緩,入白莊宗曰:「嚴小過,不宜以喜怒殺人,恐失士 大夫心。」莊宗怒稍解,命知祥監,笞嚴二十而釋之。知 祥雖與嚴有舊恩,而惡其來,蜀人聞嚴來,亦皆惡之。 嚴至,知祥置酒從容問嚴曰:「朝廷以公來邪?公意自 欲來邪?」嚴曰:「君命也。」知祥發怒曰:「天下藩鎮皆無監 軍,安得爾獨來此?此乃孺子熒惑朝廷爾!」即擒斬之, 明宗不能詰也。知祥由此遂反。

耶律虎古

按《遼史》本傳:虎古,字海鄰,六院夷离堇覿烈之孫。少 穎悟,重然諾。保寧初,補御琖郎君。十年,使宋還,以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