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13 (1700-1725).djvu/2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劾官。登城按視,為金人所獲,脅使降,倚友叱罵不絕

口,死之。」

詹友

按《縉雲縣志》:「友以父適蔭,知雍州。靖康中,金人犯汴, 友從北狩,金授以官,不就,死之。」

曾悟

按《宋史曾怘傳》:「怘從弟悟,字蒙伯,翰林學士肇之孫 也。宣和二年進士。靖康間,為亳州士曹。金人破亳州, 悟被執,抗辭慢罵,眾刃劘之,屍體無存者。妻孥同日 被害,年三十三。」

李政 單失名

按《宋史忠義傳》:「政為雲騎第六指揮,在京東立戰功, 補官,授河北將官,冀州駐劄。靖康二年,知州權邦彥 以兵赴元帥府勤王,金兵來攻,政守禦有法,紀律嚴 明,軍民皆不敢犯。金屢攻城,政皆卻之,夜擣其砦,所 得財物,盡散士卒,無纖毫入私家。號令明,賞罰信,由 是人皆用命。俄攻城甚急,有登城者,政呼曰:『事急矣, 有能躍火而過者,有重賞』。」於是有十數人,皆以濕氈 裹身,持仗躍火而過,大呼力戰。金人驚駭,有失仗者, 遂敗走。政大喜,皆厚賞之。未幾,政死,城遂陷。權知州 事單某者不降,自經死。

祝公明子陶

按《宋史忠義傳》:「公明,處州麗水人,太原府盂縣主簿。 靖康間,金人犯河東,令棄官去。公明攝縣事,率保甲 入援,圍守踰年,城陷不屈。子陶,為唐州司戶。中原失 守,陶亦死官所。建炎中,贈公明承事郎。」

李若水

按《宋史忠義傳》:「若水,字清卿,洺州曲周人。元名若冰, 上舍登第,調元城尉、平陽府司錄。試學官第一,濟南 教授,除太學博士。蔡京晚復相,子攸用事,李邦彥不 平,欲謝病去。若水為言:『大臣以道事君,不可則止,胡 不取決上前,使去就之義暴於天下?顧可默默託疾 而退,使天下有伴食之譏邪』?」又言:「積蠹已久,致理惟 難。建裁損而邦用未豐,省科徭而民力猶困,權貴抑 而益橫,仕流濫而莫澄。正宜置驛求賢,解榻待士,采 其寸長遠見,以興治功。」凡十數端,皆深中時病,邦彥 不悅。靖康元年,為太學博士、開府儀同三司。高俅死, 故事,天子當挂服舉哀。若水言:「俅以幸臣躐躋顯位, 敗壞軍政,金人長驅其罪,當與童貫等得全。首領以 歿,尚當追削官秩,示與眾棄,而有司循常習故,欲加 縟禮,非所以靖公議也。」章再上乃止。欽宗將遣使至 金國,議以賦入贖三鎮,詔舉可使者。若水在選中。召 對,賜今名,遷著作佐郎。為使見粘罕於雲中,纔歸,兵 已南下。復假徽猷閣學士,副馮澥以往。甫次中牟,守 河兵相驚,以金兵至,左右謀取間道去,澥問何如,若 水曰:「戍卒畏敵而潰,奈何效之?今正有死耳,令敢言 退者斬。」眾乃定。既行,疊具奏,言和議必不可諧,宜申 飭守備。至懷州,遇館伴蕭慶,挾與俱還。及都門,拘之 於沖虛觀,獨令慶澥入。既所議多不從,粘罕急攻城, 若水入見帝道其語。帝命何栗行,栗還,言二人欲與 上皇相見,帝曰:「朕當往。」明日幸金營,過信而歸。擢若 水禮部尚書,固辭,帝曰:「學士與尚書同班,何必辭?」請 不已,改吏部侍郎。三年,金人再邀帝出郊,帝殊有難 色。若水以為無他慮,扈從以行。金人計中變,逼帝易 服。若水抱持而哭,詆金人,金人曳出,擊之敗面,氣結 仆地,眾皆散,留鐵騎數十守視。粘罕令曰:「必使李侍 郎無恙。」若水絕不食。或勉之曰:「事無可為者,公昨雖 言國相無怒心,今日順從,明日富貴矣。」若水嘆曰:「天 無二日,若水寧有二主哉!」其僕亦來慰解曰:「公父母 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歸覲。」若水叱之曰:「吾不復顧 家矣。忠臣事君,有死無二。然吾親老,汝歸勿遽言,令 兄弟徐言之可也。」後旬日,粘罕召計事,且問不肯立 異姓狀,若水曰:「上皇為生靈計,罪己內禪,主上仁孝 慈儉,未有過行,豈宜輕議廢立。」粘罕指宋朝失信,若 水曰:「若以失信為過,公其尤也。」歷數其五事曰:「汝為 封豕長蛇,真一劇賊,滅亡無日矣。」粘罕令擁之去,反 顧,罵益甚。至郊壇下,謂其僕謝寧曰:「我為國死職耳, 奈併累若屬何?」又罵不絕口。監軍者撾破其唇噀血, 罵愈切,至以刃裂頸斷舌而死,年三十五。寧得歸,具 言其狀。高宗即位,下詔曰:「若水忠義之節,無與比倫, 達於朕聞,為之涕泣。」特贈觀文殿學士,諡曰忠愍。死 後,有自北方逃歸者云:金人相與言,遼國之亡,死義 者十數,南朝惟李侍郎一人,臨死無怖色,為歌詩卒 曰:「矯首問天兮,天卒無言。忠臣效死兮,死亦何愆!」聞 者悲之。

李彥仙 賈何 閻平 趙成

按《宋史忠義傳》:「彥仙,字少嚴,初名孝忠,寧州彭原人, 徙鞏州。有大志,所交皆豪俠士,閑騎射,家極邊,每出 必陰察山川形勢,或瞷敵人縱牧,取其善馬以歸。嘗 為种師中部曲,入雲中,獲首級,補校尉。靖康元年,金 人犯境,郡縣募兵勤王,遂率士應募,補承節郎。李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