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13 (1700-1725).djvu/6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按《寧國縣志》:「與䅯知縣。德祐元年五月癸酉,元伯顏 兵至寧國,與䅯率眾城守,出戰死之,詔贈直文華閣。 與䅯以山縣弱兵,而當百戰焱勇之敵,忠義所感,至 使遺民奮勇為義。而吏有楊義忠者,率民固守,久之 又出戰而死。蓋身亡而城存者兩月。令死於邑,而吏 民又死於令,前僵後繼,無一生降。特書之以為人臣 『守土死節之勸』」云。

程洙

按《休寧縣志》:「洙,汊口人。淳祐進士,授貴池主簿,稱廉 謹。調上元,撫字盡誠,及代,遮留不得發。德祐乙亥,元 兵攻建康,守臣出走,都統徐榮旺開門迎降。伯顏入 建康,百官投牒,以次降附。人咸勸之。洙仰天嘆曰:『吾 受宋官二十餘年,豈忍移節以偷生』。乃囑後事於子 徹,沐浴縊而死。洙生平好吟詠,忠義之言,悉形於詩」, 有《南窗詩集》。徹領鄉薦,任國諭,克世其學。

朱昌祚

按《霍丘縣志》:「昌祚,邑庠生。乙亥正月八日,賊突至,令 君以公事出,人心惶惶。昌祚奮臂而起,率眾登陴,誓 效死守。及城陷,猶執殳格鬥,身被數槍,罵不絕口而 死。闔庠生員等上其狀於當道,業蒙旌卹。」

姚舜元弟舜賓 姪應龍 子興龍

按《蘇州府志》:「舜元,字景瑞,嘉定人。少拳勇,以武功為 保義郎,平江府東南副將,守吳淞。德祐改元冬,元師 下平江。時姚氏為邑巨族,民樂歸附。舜元語弟舜賓、 姪應龍曰:『國家德澤在人,大本未去,收合散亡以應 內援,外事可圖也』。未幾,元師偏將東徇,會黃霧四塞, 襲兵猝至,舜元與舜賓、應龍子興龍俱死之。」

梅寬夫

按《處州府志》:「寬夫字伯大,縉雲人。調慈谿尉。德祐初, 攝知縣事。率義勇應文天祥,至常州,同尹玉戰死之。 嘗師滕璘,得考亭之學。所著《裕堂講義》,刻於鄉校。」

徐子中

按《南昌郡乘》,子中字益之,豐城人,子端之弟。由承務 郎監黃花鎮。德祐初,元兵陷當塗,子中闔門死之。

王安節

按《宋史忠義傳》:「安節,節度使堅之子也。少從其父守 合州有功,安節等兄弟五人皆受官。堅為賈似道所 忌,出知和州,鬱鬱而死。安節至咸淳末為東南第七 副將。德祐初,似道潰師蕪湖,列城皆降,不降者亦棄 城遁。時安節駐兵江陵,即走臨安,上疏乞募兵為捍 禦,授閤門祗候,浙西添差兵馬副都監,收兵入平江」, 合張世傑兵戰鳳凰港,有功,轉三官。劉師勇復常州, 攻走王良臣,師勇還平江,以安節與張詹守常。已而 良臣導大兵攻常,常城素惡,安節等築柵以守,相拒 兩月不下。大元丞相伯顏自將攻之,屢遣使召降,亦 不下。丞相怒,麾兵破其南門,安節揮雙刀率死士巷 戰,臂傷被執。有求其姓名者,安節呼曰:「我王堅子安 節也。」降之不得,乃殺之。

趙希洎從子必向

按《宋史忠義傳》:「希洎,宗室子,居宜春,歷官至戶部尚 書。咸淳中,迕丞相賈似道,出領廣東轉運使。德祐元 年,制置使黃萬石檄其勤王,得潰卒數百,道經廬陵, 邵守邀其軍,遂與從子必向避地贛州。亂定,歸里。時 袁守聶嵩孫,希洎內婣也,勉之內款,不能屈。文天祥 兵敗,以失言與必向俱被囚,辭節愈厲。家人饋食,則」 碎器覆諸地,俱不食,據榻而死。

包圭

按《武進縣志》:「圭,晉陵人。性沈毅,有籌略。德祐元年,元 兵圍常,郡守姚訔等聞圭名,以便宜推擇知武進縣。 圭慷慨視事,時城中食且盡,與訔等厲兵拒守。城陷, 訔遇害,圭猶斂兵巷戰,被執,大罵不屈,死之。」

清溪二生

按《江南通志》:「清溪二生,貴池人。德祐元年,元兵陷城, 通判趙昴發死之。時有二生,撫昂發尸而哭,旋跳入 弄水亭下而死。二生姓名不傳。」

王彥明

按《黃州府志》:「彥明守蘄州,元兵壓境,彥明力戰,以糧 乏不屈,率家屬乘大舟於城西,中流鑿舟,沉水死。州 人立廟祀之。」

劉師勇

按《合肥縣志》:「師勇,廬州人。以戰功官環衛。魯港師潰, 賈似道欲東入海,師勇贊之,入揚州圖再舉,似道然 之。姚訔復常州,似道命師勇以淮兵取呂城。朝廷加 師勇和州防禦使,助訔守常州,而以張彥守呂城。合 兵拒元軍,戰失利,彥馬弱,陷淖中被執。呂城失守,常 州勢益孤。元軍寘彥城下招降師勇,以大義斥彥,彥」 慚退。又遣范文虎諭師勇,伏弩射走之。常州受圍數 月,援兵絕,有群鴟飛鳴繞城,惡為不祥。俄而城陷,師 勇拔寨戰,且行,忽其弟馬墮塹不能出,師勇舉手與 訣而去。淮軍數千人皆鬥死,有婦人伏積尸下瞷,淮 兵六人反背相拄,殺敵數十人,乃殪。師勇從二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