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13 (1700-1725).djvu/6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七百二十八卷目錄

 忠烈部名臣列傳二十三

  宋七

  尹穀       李芾

  於興       楊震

  沈忠       顧應猋

  陳億孫      陳毅

  姜才       劉子薦

  黃文政      徐道隆子載孫

  鄧得遇      徐應鑣子琦崧

  趙與檡      方洪

  趙孟錦      趙淮

  錢應高      張琰

  李庭芝      林琦

  曾如驥      章如旦

  張孝忠      黃萬全

  謝徽明子生 進 羅一理弟起潛

  趙時踐      邵囦

  王玨從子賓  何雲子嵩

  孫璹       丘必明

  宋應龍      褚一正

  胡拱辰      高應松

  魏亨中      張雲

  吳觀       陳非熊弟非羆 非彪 非虎 子圭

   壆 姪墦 坑 蔡蒙吉

  高申甫      胡敬方

  欒鳳元      韓璧

  鮑廉       林同

  劉仝祖      劉平

  石元孫      朱勇

  卓得慶子規 權 熊飛

  曾逢龍      夏正炎

  許之鑑      馬塈

  婁鈐轄      金應

  陳壎       陳羍弟年

  蕭雷龍      林空齋

  吳楚材子應登 鄒㵯

  劉子俊      陳文龍姪瓚

  章堉弟塈   張鏜

  劉觡       黃俊

  吳寶信      吳德洪

  劉士昭      王士敏

  趙孟壘      趙孟松

  徐副尉

官常典第七百二十八卷

忠烈部名臣列傳二十三

宋七

尹穀

按《宋史忠義傳》:「穀字耕叟,潭州長沙人。性剛直莊厲, 初處郡學,士友皆嚴憚之。宋以詞賦取士,季年惟閩 浙賦擅四方,穀與同郡邢天榮、董景舒、歐陽逢泰諸 人為賦體裁務為典雅,每一篇出,士爭學之,由是湘 賦與閩浙頡頏。中年登進士第,調常德推官,知崇陽 縣。所至廉正有聲。丁內艱,居家教授,不改儒素。日未」 出,授諸生經及朱氏《四書》,士雖有才思而不謹飭者, 擯不齒。諸生隆暑必盛服端居終日,夜滅燭始免巾 幘,早作必冠而後出帷。行市中,市人見其舉動有禮, 相謂曰:「是必尹先生門人也。」詰之,果然。晚入李庭芝 制幕,用薦擢知衡州,需次於家。潭城受兵,帥臣李芾 禮以為參謀,共畫備禦策。時城中壯士皆入衛臨安, 所餘軍僅四百五十人,老弱大半。芾糾率民丁,獎勵 以義,人殊死戰,三月城不下。大軍斷絕險要,援兵不 至。穀知城危,與妻子訣曰:「吾以寒儒,受國恩,典方州, 誼不可屈,若輩必當從吾死耳。」召弟岳秀使出,以存 尹氏祀,岳秀泣而許之。已乃積薪扃戶,朝服望闕拜 已,先取歷官告身焚之,即縱火自焚。鄰家捄之,火熾 不可前,但於烈焰中遙見穀正冠端笏危坐,闔門少 長皆死焉。芾聞之,命酒酹穀曰:「尹務實,男子也,先我 就義矣。」務實,穀號也。初,潭士以居學肄業為重,州學 生月試積分高等,升湘西嶽麓書院生;又積分高等, 升嶽麓精舍生。潭人號為三學生。兵興時,三學生聚 居州學,猶不廢業。穀死,諸生數百人往哭之。城破,多 感激死義者。

李芾 於興 楊震 沈忠 顧應猋 陳億

孫 安仁 陳毅

按《宋史忠義傳》:「芾字叔章,其先廣平人。曾祖椿徙家 衡州,遂為衡人。芾生而聰警,少自樹立,名其齋曰『無 暴棄。魏了翁一見禮之,謂有祖風,易其名曰肯齋。初 以蔭補南安司戶,辟祁陽尉,出振荒,即有聲。攝祁陽 縣,縣大治,辟湖南安撫司幕官。時盜起永州,招之,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