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13 (1700-1725).djvu/7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石門及巴巫。砦獲將士百餘人,解大寧圍,攻破十八 砦。明年六月,張德潤復破涪州,執守將程聰。先是,聰 在重慶,力主守城之議,玨入,不知也,使出守涪。聰至 郡,怏怏不設備,至是被執。德潤以肩輿載聰歸,語之 曰:「若子鵬飛為參政矣,早晚可會聚也。」聰曰:「我執彼 降,非吾子也。」是月,梁山軍袁世安降。十月,萬州破,殺 守將上官夔。十一月,瀘州食盡,人相食,遂破之,安撫 王世昌自經死。大兵會重慶,駐佛圖關,以一軍駐南 城,一軍駐朱村坪,一軍駐江上。「遣瀘州降將李從招 降」,玨不從。十二月,達州降將鮮汝忠破咸淳皇華城, 執守將馬坤,軍使包申巷戰死。至元十五年春,玨遣 總管李議將兵由廣陽,一軍皆沒。二月,大兵破韶慶 府,執守將鮮龍,湖北提刑趙立與制司幕官趙酉泰 皆自殺。玨率兵出薰風門,與大將也速䚟兒戰扶桑 壩,諸將從其後合擊之,玨兵大潰。城中糧盡,趙安以 書說玨降,不聽。安乃與帳下韓忠顯夜開鎮西門降。 玨率兵巷戰不支,歸索鴆飲,左右匿鴆,乃以小舟載 妻子東走涪。中道大憾,斧其舟欲自沉,舟人奪斧擲 江中,玨踊躍欲赴水,家人挽持不得死。明日,萬戶鐵 木兒追及于涪,執之送京師。重慶降,制機曹琦自經 死。張萬、張起巖出降。進攻合州,破外城。三月,王立亦 降。玨至安西,趙老庵,其友謂之曰:「公盡忠一世,以報 所事,今至此,縱得不死,亦何以哉?」玨乃解弓弦,自經 廁中,從者焚其骨,以瓦缶葬之死所。趙立,字德修,重 慶人。第進士,以上書忤賈似道被謫。德祐初,起為太 社令、湖北提刑,使蜀,趣諸將入衛。至重慶,則昝萬壽 已降。玨方城守,為後圖立,無以復命,還至涪,沉水死。

曹琦

按《宋史忠義傳》:「琦,蜀進士也,知南平軍,亦被執,脫身 南歸,制置辟主管機宜文字。聞都統趙安以城降,就 守禦地,自經死。」

劉霖

按《重慶府志》:「霖,永川人。自少負豪俊材,隱居不求仕 進。嘗客遊瀘州,與賢士先坤朋友善。宋季,元兵攻蜀, 德祐元年六月,昝萬壽以嘉定降。已而長寧、開達及 巴、渠諸郡望風響應,瀘州安撫使梅應春殺其判官 李丁孫、推官唐瑞奎,以其城降。先是,合州守張玨知 霖及坤朋名,乃深相結納,以為內應。至是霖不欲辱」 身於元,率鄉人起義兵自保,乃亟走詣玨,獻長計,乞 兵恢復瀘州。初,玨疑其反說,未之許也,霖慟哭幾絕, 願以身為質。玨知其無他,始決策遣所部趙安、王世 昌等附霖,引步卒兼程潛行,至鐵爐城下,夜四鼓,遣 敢死士數十人梯城而入,殺守者,破神臂門,鼓噪而 縱火,餘乘勢悉入。霖當先鋒,督兵巷戰,獲應春,數其 罪而殺之,盡復瀘地,時二年之六月也。玨大喜,亟表 薦霖於朝,以參謀幕府,累功陞知南平軍事,於是川 東南依以為安堵矣。居無何,元兵轉圍瀘州,霖復以 計援之。十一月,瀘城粟盡,人相食,遂敗,霖復歸於玨 所。元至元十五年,元兵取重慶路,玨軍潰敗,霖亦被 執不屈,同玨死難於舟中,適信國公繫燕獄,為《瀘州 詩》以悲之云:「東南失大將,帶甲滿天地。高人憂禍胎」, 感歎亦歔欷霖,誠高人之儔哉!

趙良坦

按《上虞縣志》:「良坦,字平甫,號平心,宋楚王元佐十世 孫。寶祐二年,擢進士,知永嘉、瑞安、福清,並以廉介名。 會吉廣二王走閩中,改元景炎,以良坦為軍器監,贊 軍事。於是募兵守禦,大兵南指,力屈就擒。帥脅之,不 肯降,拘獄中二年,作書付其家曰:『試令三載,無愧于 心;守節二年,不屈于敵。只因忠義』二字,累及老稚一」 門。帥歸自南泉,詰其不屈之狀,則曰:「生為宋臣,死為 宋鬼,速求一死。」遂欣然就戮,人皆壯之。祀鄉賢。

陳矩兄逢父

按《廣東通志》:「矩,寧都人。父繼周,以貢得官,有軍功,歷 州郡,後棄官歸贛。德祐初,詔下勤王,天祥造門請謁, 繼周為言閭里豪傑及起兵方略,甚辯。其子長太學 生逢父亦從旁贊襄籌畫,天祥深器之。矩即逢父弟 也。天祥之臨安,繼周以二子從。值北使兵散,乃率眾 還,至則贛已失守矣。後詔以繼周知南安軍,為元總」 管楊仔所殺,并殺逢父惟矩,從天祥于江嶺間,數歲, 竟死潮陽。

伍隆起

按《廣東通志》:「隆起,新會人。高祖珉,高宗朝為嶺南第 十三將,守南恩州,卒於官。曾祖朝凱,以文章名。祖之 才,陽春尉。父天麟,龍井場提幹。帝昺舟至厓,隆起以 世宋臣,誓死忠,於是貯米七千石,率眾捍衛。時元將 張弘範攻陷廣州,隆起死戰累日,為其下謝文子斬 首以降。丞相陸秀夫哀之,刻首葬文逕山。後生募得」 《文子》,戮以祭墓。

鄭采翁

按《嚴州府志》:「采翁,字本華,壽昌人。性剛果,好讀書,屢 試不第,居家學兵法。宋將亡,忿然有扶拯之志。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