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13 (1700-1725).djvu/8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圍臨安,遂倡義勤王,郡人朱天錫等應之。收集鄉兵,

與宋貴集。設部伍,習騎射,義聲感激,人皆效死。俄而 臨安失守,兩宮北去,元將唆都陷建德府,安撫方回 迎降,遂犯白沙渡。采翁率所部力戰,兵敗被執,不屈」 而死。

高泰祥

按《雲南通志》:泰祥,昇泰之九葉孫也。元世祖攻吐蕃, 穿石門關,駐兵謀統,舉國惶惶,咸思蹈海。泰祥獨率 眾與元將伯顏不花、虎兒郭等相持彌月,力不能支, 被俘不屈,予以官,不受,殺之。妻段氏抱孤瓊申訴,世 祖,指其兒曰:「忠臣後也,善視養之,世其官。」

謝明 謝富 冉安國 黃之傑 趙與珞

按《瓊山縣志》:「謝明、謝富、冉安國、黃之傑四人,俱郡人。 宋末從趙安撫與珞拒元兵于白沙口,俱被執,不屈 而死。」

劉定國

按《廣東通志》:「定國字靖菴,金陵人。十齡,孝聲著於里 閭,郡長奇之。定國嘗語人曰:『士生斯世,縱不能出為 忠臣,亦當入為孝子。心同日月,身任綱維,斯無愧耳』。」 及年十六,成寶祐四年進士,以年少未就官。理宗之 末,出知中都。端宗時,入為太子賓客,南度厓門,奉命 往惠州。及聞難之厓,而寶衣雲結,玉璽西沉矣。定國 衣冠北面,題詩於石上曰:「君既憂,臣當辱;君既死,臣 何復赴江流、葬魚腹?名不傳,心亦足報君恩。」仰天哭, 遂赴江流而逝。

陸秀夫

按《宋史忠義傳》:「秀夫字君實,楚州鹽城人。生三歲,其 父徙家鎮江。稍長,從其鄉人孟先生學。孟之徒恆百 餘,獨指秀夫曰:『此非凡兒也』。景定元年,登進士第。李 庭芝鎮淮南,聞其名,辟至幕中。時天下稱得士多者, 以淮南為第一,號小朝廷。秀夫才思清麗,一時文人 少能及之。性沈靜,不苟求人知,每僚吏至,閤賓主交」 懽,秀夫獨斂焉無一語。或時宴集府中,坐尊俎間,矜 莊終日,未嘗少有希合。至察其事皆治,庭芝益器之, 雖改官不使去。已,就幕,三遷至主管機宜文字。咸淳 十年,庭芝制置淮東,擢參議官。德祐元年,邊事急,諸 僚屬多亡者,惟秀夫數人不去。庭芝上其名,除司農 寺丞,累擢至宗正少卿兼權起居舍人。二年正月,以 禮部侍郎使軍前請和,不就而反。二王走溫州,秀夫 與蘇劉義追從使人召陳宜中、張世傑等,皆至,遂相 與立益王于福州。進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宜 中以秀夫久在兵間,知軍務,每事咨訪始行,秀夫亦 悉心贊之,無不自盡。旋與宜中議不合,宜中使言者 劾罷之。張世傑讓宜中曰:「此如何時動以臺諫論人?」 宜中皇恐,亟召秀夫還。時君臣播越海濱,庶事疏略, 楊太妃垂簾與群臣語,猶自稱奴。每時節朝會,秀夫 儼然正笏,立如治朝。或時在行,中凄然泣下,以朝衣 拭淚,衣盡浥,左右無不悲動者。屬井澳風,王以驚疾 殂,群臣皆欲散去。秀夫曰:「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將焉 置之?古人有以一旅一成中興者,今百官有司皆具 士卒數萬,天若未欲絕宋,此豈不可為國邪?」乃與眾 共立衛王。時陳宜中往占城,與世傑不協,屢召不至, 乃以秀夫為左丞相,與世傑共秉政。時世傑駐兵厓 山,秀夫外籌軍旅,內調工役,凡有所述作,又盡出其 手,雖匆遽流離中,猶日書《大學章句》以勸講。至元十 六年二月,厓山破,秀夫走衛王舟,而世傑、劉義各斷 維去。秀夫度不可脫,乃杖劍驅妻子入海,即負王赴 海死,年四十四。

劉鼎孫

按《宋史陸秀夫傳》:「厓山破,翰林學士劉鼎孫驅家屬 并輜重沉海,不死被執,搒掠無完膚,一夕得脫,卒蹈 海。鼎孫,字伯鎮,江陵人,進士也。」

高貴

按《開封府志》:「貴,祥符人,寓居鎮江。舉進士,累官知高 郵府。扈從之海上,擢樞密使。與陸秀夫同死厓山。」

單公選

按《贛榆縣志》:「公選,祥興二年拜參政。帝在厓山,元張 弘範襲破舟師,丞相陸秀夫負帝溺海中,公選隨之 死。」

張恂

按《嘉興縣志》:「恂字宗厚,幼習經史。及長,試有司,得入, 上選為省元,有聲。復以征廣功,遷進義校尉。值車駕 避兵于厓山,恂率舟師勤王,力戰多斬級。會風雨大 作,與樞密陸秀夫同日溺海,實祥興二年也。」

羅郭佐子震 奇 孫元珪

按《廣東通志》:「郭佐,石城人。先世居汴。祖廷玉,以文學 仕宋,授石城簿,因家焉。宋季,郭佐平海寇有功,授朝 列大夫,化州路總管,尋授廣州路總管,督運廣東糧 餉,給海北軍士。海上遇警,罵賊而死。長子震,敦武校 尉,化州路把總同事,死於難。次子奇,襲化州路判官, 尋授奉政大夫,雷州路同知。奉檄討猺寇,挺身殺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