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13 (1700-1725).djvu/9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夏人壯其義,乃繫諸獄,冀其改圖。已而召問,德基大」 罵,終不能從,曰:「吾豈苟生者哉!」遂害之。贈朝列大夫、 同知通遠軍節度使事。

李演

按《金史忠義傳》:「演字巨川,任城人。泰和六年進士第 一,除應奉翰林文字。再丁父母憂,居鄉里。貞祐初,任 城被兵,演墨衰為濟州刺史,晝守禦策,召集州人為 兵,搏戰三日,眾皆市人,不能戰,逃散。演被執,大將見 其冠服非常,且知其名,問之曰:『汝非李應奉乎』?演答 曰:『我是也』。使之跪,不肯以好語撫之,亦不聽,許之官」 祿。演曰:「我書生也,本朝何負於我,而利人之官祿哉!」 大將怒,擊折其脛,遂曳出殺之,時年三十餘。贈濟州 刺史,詔有司為立碑云。

齊鷹揚 楊敏中 張乞驢

按《金史忠義傳》:「鷹揚,淄州軍事判官楊敏中,屯留縣 尉致仕張乞驢,湢州民。貞祐初,大元兵取淄州,鷹揚 等募兵備禦,城破,率眾巷戰,鷹揚等三人創甚,被執, 欲降之。鷹揚伺守者稍怠,即起奪槊,殺數人,敏中、乞 驢皆不屈以死。詔贈鷹揚嘉議大夫、淄州刺史,仍立 廟於州,以時致祭。敏中贈昭勇大將軍,同知橫海軍」 節度使事《乞驢》,特贈「宣武將軍、同知淄州軍州事。」

王晦 牛斗

按《金史忠義傳》:「晦字子明,澤州高平人。少負氣自憙, 常慕張詠之為人友。妻與人有私,晦手刃殺之。中明 昌二年進士,調長葛主簿,有能聲,察廉,除遼東路轉 運司都勾判官。提刑司舉其能,轉北京轉運戶籍判 官,遷安陽令,累除簽陝西西路按察司事,改平涼治 中,召為少府少監,遷戶部郎中。貞祐初,中都戒嚴,或」 舉晦有將帥才,俾募人自將,得死士萬餘統之,率所 統衛送通州粟入中都。有功,遷霍王傅,以部兵守順 州。通州圍急,晦攻牛欄山以解通州之圍。賜賚優渥, 遷翰林侍讀學士,加勸農使。九月,順州受兵,晦有別 部在滄景,遣人突圍召之,眾皆踴躍思奮,而主者不 肯發。王臻,晦之故部曲也,免冑出見,且拜曰:「事急矣, 自苦何為?苟能相從,可不失富貴。」晦曰:「朝廷何負汝 邪?」臻曰:「臻雖負國,不忍負公。」因泣下,晦叱曰:「吾年六 十,致位三品,死則吾分詎從汝邪!」將射之,臻掩泣而 去。無何,將士縋城出降,晦被執,不肯降,遂就死。初,晦 就執,謂其愛將牛斗曰:「若能死乎?」曰:「斗蒙公見知,安 忍獨生。」併見殺。詔贈榮祿大夫、樞密副使,仍命有司 立碑,歲時致祭。錄其子汝霖為筆硯承奉。

九住 唐括孛果速

按《金史忠義傳》:「九住,宗室子,為武州刺史,唐括孛果 速為軍事判官。貞祐二年十一月,大元兵取九住子 姪,抵城下,謂之曰:『山東、河北今皆降我,汝之家屬,我 亦得已,苟不速降,且殺之也』。九住曰:『當以死報國,遑 恤家為』。無何,城破,力戰而死,孛果速亦不屈死焉。」詔 贈九住臨海軍節度使,加驃騎衛上將軍,孛果速建 「《州刺史》,加鎮國上將軍,仍令樹碑,歲時致祭。」

宋扆

按《金史忠義傳》:「扆,中都宛平人也。正隆五年進士,歷 辰州寧化州軍事判官,曹王府記室參軍,陝西西路 轉運都勾判官,補尚書省令史,除武定軍節度副使, 中都右警巡使。時固安縣丞劉昭與部民裴原爭買 鄰田,扆用昭屬,抑原使毋爭,御史臺劾奏,奪一官,解 職,降廣寧府推官,改遼東路鹽使。丁父憂,起復吏部」 員外郎,歷蘇、曹、景州刺史,同知中都路轉運使事,遷 北京、臨潢等路按察使,改安國軍節度使、河東南路 轉運使。御史劾其「前任按察侵民舍不稱職」,降沂州 防禦使,移濬州,遷山東西路轉運使,改定海軍節度 使。貞祐二年,改沁南軍。正月,大元兵至懷州,城破,死 焉。扆天資刻酷,所至不容物,以是蹭蹬於世云。

烏古論榮祖

按《金史忠義傳》:「榮祖本名福興,河間人。明昌二年進 士,歷官補尚書省令史,除都轉運司都勾判官,轉弘 文校理,升中都總管府判官,察廉除震武軍節度副 使、彰德府司馬,累遷戶部員外郎、寧海州刺史。貞祐 二年,城破,祖榮猶力戰死之。贈安武軍節度使,賜諡 毅勇。」

朮甲法心 溫迪罕咬查剌 蒲察糺舍 溫

迪罕十方奴

按《金史忠義傳》:「法心,薊州猛安人。官至北京副留守。 貞祐二年,為提控,與同知順州軍州事溫迪罕咬查 剌俱守密雲縣。法心家屬在薊州,大元兵得之,以示 法心曰:『若速降,當以付汝,否則殺之』。法心曰:『吾事本 朝,受厚恩,戰則速戰,終不能降也。豈以家人死生為 計邪』?城破,死於陣。咬查剌被執,亦不屈而死。盤安軍」 節度判官蒲察糺舍與雞澤縣令溫迪罕十方奴同 守薊州,眾潰而出,糺舍、十方奴死之。詔贈法心開府 儀同三司、樞密副使,封宿國公,《咬查剌》鎮國上將軍、 順州刺史,《糺舍》金紫光祿大夫、薊州刺史,十《方奴》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