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30 (1700-1725).djvu/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示外甥           嚴維

  勸學贈孟甥       宋黃庭堅

  柳氏二外甥求筆跡      蘇軾

  九日省舅氏郭西獨行因書所見

              元曹伯啟

  八月中秋示鮑甥將赴揚州   失名

  赴廣西別甥彭雲路     明解縉

  懷舅氏馮集甫       張以誠

  送趙甥赴衛輝幕       徐階

 甥舅部紀事一

家範典第一百六卷

甥舅部彙考

《爾雅》

《釋親》

「母之晜弟」,為舅;「母之從父晜弟」,為「從舅。」

云舅者,孫炎云:「舅之言舊,尊長之稱。」《詩·秦風》云:「我送舅氏曰至渭陽」是也。

「男子」,謂姊妹之子為出。

《公羊傳》曰:「蓋舅出。」

謂《出》之子為「離孫。」

「謂我舅」者,吾謂之甥也。

《漢劉熙釋名》

《釋親屬》

母之兄弟曰「舅。」舅,久也,久老稱也。

「姊妹之子曰『出』」,出嫁於異姓而生之也。

出之子曰《離孫》,言遠離己也。

舅謂姊妹之子曰甥。甥,亦生也,出配他男而生。故其 制字「男」旁作「生」也。

甥舅部總論

《儀禮》:

《喪服》

甥。

姊妹之子。釋曰:云「甥」者,舅謂姊妹之子。

《傳》曰:「甥者何也?謂吾舅者。吾謂之甥,何以緦也?報之 也。」

釋曰:發問者,《五服》未有此名,故問之。答云:「謂吾舅者,吾謂之甥。」以其父之昆弟有世叔之名,母之昆弟不可復謂之世叔,故名謂舅舅。既得別名,故謂之姊妹之子為甥,亦為別稱也。云「何以緦也,報之也」者,此怪其外親而有服,故發問也。「答曰:報之」者,甥既服舅以緦,舅亦為甥以緦也。

舅。

母之兄弟。

《傳》曰:「何以緦?從服也。」

從於母而服之。釋曰:傳發問者,亦疑於外親而有服。答「從服」者,從於母而服之。不言報者,既是母之懷抱之親,不得言報也。

春秋四傳

《杞伯姬來》

《春秋》僖公二十有八年「秋,杞伯姬來。」

大全杜氏曰:莊公女,歸寧曰來。臨川吳氏曰:「杞,桓公,伯姬之次子,繼其兄成公而立,即來朝魯,而為魯所卑,又使卿帥師入其國,魯之待杞,可謂無恩矣,故伯姬又來,謝過而求平也。」《薛氏》曰:「杞伯嘗辱於魯矣,數為非禮之歸,其甚矣乎!」

《莒人滅鄫》

《春秋襄公六年》:「秋,莒人滅鄫。」

《左傳》:「鄫,恃賂也。」

《穀梁傳》:「非滅也,中國日,卑國月,夷狄時,鄫中國也,而 時非滅也。家有既亡,國有既滅,滅而不自知,由別之 而不別也。莒人滅鄫。非滅也,立異姓以莅祭祀,滅亡 之道也。」

《胡傳》:「《穀梁子》曰:『莒人滅鄫,非滅也,立異姓以莅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