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59 (1700-1725).djvu/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張及 張逵

按《宋史張詠傳》:「詠知益州,以蜀士知向學,而不樂仕 宦。察郡人張及、李畋、張逵者,皆有學行,為鄉里所稱, 遂敦勉就舉,而三人者悉登進士。」

張君房

按《尚友錄》:君房,安陸人,為著作郎。真宗時,日本遣使 入貢,詔本國建寺,使者乞詞臣撰寺記。時直院之文, 多君房代為之。既宣令撰寺記,使者待命,而君房醉 飲市樓,索之不獲,直院大窘。後楊億改《閒忙令》曰:「世 上何人號最忙,紫微失卻張君房。」或謂君房非醉,但 假此以拒使者耳。

張思訓

按《尚友錄》:「思訓,巴中人,司天監學士,精思巧絕。本唐 李淳風、梁令贊之,法作渾儀以獻。日月行度,成於自 然,不假人運,尢為精妙。帝深欣賞之。」

張荷

按《尚友錄》:「荷,壽光人。師事种放,與吳質、魏野、楊朴、宋 澥為友。性高潔,為文奇澀,著《過非》九篇。放謂隋唐以 來士罕能及之。所著有詩文三卷。」

張倣

按《萬姓統譜》:「倣字希古,崇安人。第進士,調崇仁令。修 粹堰萬金坡,以增灌溉。蠻嘗寇近境,視倣有備,急引 去,倣乃慈以撫之。後監鎮州糧料。真宗幸澶淵,聞倣 名,累遷太常博士。仁宗時,歷知容、亳、泰、泗、岳、吉六州。 會江淮發運張綸舉倣自代,再命知泰州,復歷數郡, 官至工部侍郎。」

張瑁

按《萬姓統譜》:瑁以御史知宣州,因家繁昌,千口同居, 內外肅然。楊傑書「義居」二字遺之。孫崇,熙寧三年進 士,官至太常丞。

張惟吉

按《宋史張惟吉傳》:「惟吉字祐之,開封人。初補入內黃 門,遷西頭供奉官,監在京榷貨務,領內東門司,為修 奉章獻、章懿太后二陵承受。復為內殿崇班,監榷貨 物,以羨餘遷承制,為趙元昊官告使。及元昊寇延州, 遣按視延鄜、環慶兩路器甲,并訪攻守利害,還奏稱 旨。領皇城司,遷內侍省押班,群牧都監、供備庫使,同」 提舉在京諸司庫務,領恩州刺史,為入內都知。《商湖 決》,為澶州修河都鈐轄,遷如京使、果州團練使,復領 皇城司。卒,諡「忠安。」

張君平

按《宋史張君平傳》:「君平,字士衡,磁州滏陽人。以父承 訓與契丹戰死,補三班差使殿侍、黔州指揮使。獠兵 入寇,君平擊破之,以功遷奉職,除駐泊監押,徙容、白 等州巡檢。又以捕賊功遷右班殿直,擢閤門祗候,管 勾汴口。天聖初,議塞滑州決河,以君平習知河事,命 以左侍禁簽書滑州事兼修河都監,召同提點開封」 府界縣鎮公事,遷內殿崇班,復為滑州修河都監,遷 供備庫副使。河平,改西作坊使,就遷鈐轄,卒。君平有 吏材尢明於水利。子鞏,皇祐中以尚書虞部員外郎 為河陰發運判官,管勾汴口,嗣其父職。

張宗誨

按《宋史張齊賢傳》:「宗誨,字習之,齊賢第二子也。少喜 學兵法,陰陽象緯之書無不通究。以父任為祕書省 正字,累遷太常少卿,後為永興軍兵馬鈐轄,又徙鄜 延路。元昊寇延安,宗誨嚴斥候,使老幼併力守禦之, 敵引去。以祕書監致仕,卒。子二人,子皋,字叔謨,舉進 士,累官至尚書司封員外郎。子憲,字修章,以廕將作」 監主簿,以獻文賜「同進士出身」,累遷尚書刑部郎中, 歷太常少卿、三司鹽鐵判官,累職徙揚州,卒。

張岊

按《宋史張岊傳》:「岊字子雲,府州府谷人。以貲為牙將。 有膽略,善騎射。天聖中,元昊犯鄜延,詔麟府進兵。岊 以都教練使從忻繼閔破浪黃、党兒兩族,射殺數十 人,以功補下班殿侍、三班差使,遷右班殿直,為麟府 州道路巡檢,改左班殿直,進內殿崇班,遷禮儀副使。 明鎬在河東,奏岊為麟府路駐泊都監,累遷洛苑使」, 前後數中流矢,創發臂間卒。

張洞

按《宋史張洞傳》:「洞字仲通,開封祥符人。父惟簡,太常 少卿。洞為人長大,眉目如畫,遇事慷慨有為。時趙元 昊叛擾邊,仁宗思聞中外之謀,洞以布衣求上方略, 召試舍人院,擢試將作監主簿。尋舉進士中第,調連 水判官,遭親喪去。再調潁州推官,知州歐陽修甚重 之。晏殊知永興軍,奏管勾機宜文字。殊留守西京,復」 奏「知司錄高若訥,吳育薦其文學。充祕閣校理、判祠 部、知太常禮院,轉博士,判登聞鼓院,出知棣州,轉尚 書祠部員外郎。」英宗即位,出為江西轉運使,移淮南 轉運使,轉工部郎中,未幾卒。

張傅

按《宋史張傅傳》:「傅字巖卿,唐初功臣公謹之裔。祖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