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23 (1700-1725).djvu/4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達,達見馮馬羸衣笠弊,用捶策馮馬三四鞭前行,御 史亟呼曰:「監察御史為人搖,憲度墜矣,亟捕捶者毋 貸。」馮舉手謝曰:「無是,無是!」醉達達躍馬去。

《妮古錄》:趙魏公自云:「幼好畫馬,每得片紙,必畫而後 棄去。」

《霏雪錄》:「大德十年,西域貢千里馬。其馬食肉,每旦必 以羊肉、酥油、沙糖、胡椒和飯秣之。」

《元史兀良合台傳》:兀良合台引兵入宋境,其地炎瘴, 軍士皆病,兀良合台亦病。將旋師,阿朮戰馬五十匹, 夜為禿剌蠻所掠,入告兀良合台曰:「吾馬盡為盜掠, 去將何以行?」即分軍搜訪,知有三寨,藏馬山巔。阿朮 親帥將士攀崖而上,破其諸寨,生擒賊酋,盡得前後 所盜馬千七百匹。

《鄭文嗣傳》:「文嗣,婺州浦江人。其家十世同居,凡二百 四十餘年,一錢尺帛無敢私。至大間,表其門。家畜兩 馬,一出則一為之不食,人以為孝義所感。」

《文宗本紀》:至順二年十一月壬申,雲南行省言,「亦乞 不薛之地所牧國馬,歲給鹽,以每月上寅日啖之,則 馬健無病。比因伯忽叛亂,雲南鹽不可到,馬多病死。」 詔令四川行省以鹽給之。

《李齊傳》:「齊字公平,廣平人。元統元年進士第一,歷僉 河南淮西廉訪司事,移知高郵府,有政聲。至正十年, 盜突入府驛,取十二馬去,齊躬追謝長等殺之。」 《博羅歡傳》:「博羅歡拜平章政事,有詔括馬,毋及勳臣 之家。博羅歡曰:吾馬成群,所治地方三千里,不先出 馬,何以為吏民之倡。乃先入善馬十有八。」

《王珣傳》:珣武力絕人,善騎射,尤長於擊鞠。年三十餘, 遇道士謂珣曰:「君之相甚奇,他日因一青馬而貴。」珣 未之信。居歲餘,有客以青馬來鬻,珣私喜曰:「道士之 言或驗乎?」乃倍價買之,後乘以戰,其進退周旋,無不 如意。

《趙阿哥潘傳》:阿哥潘得賜金符,授臨洮府元帥。郡當 孔道,傳置旁午,有司敝於供給。阿哥潘好畜良馬常 千蹄,以私馬百匹充驛騎,歲擇其上驥五駟貢於朝。 帝聞而嘉之,詔京兆行省酬其直。阿哥潘曰:「我豈以 私惠而邀公賞耶。」卒不受。

《輟耕錄》:「歌妓順秀,姓郭氏,性資聰敏,色藝超絕,教坊 之白眉也。翰林學士王公元鼎甚眷之。偶有疾,思得 馬版腸充饌。公殺所騎千金五花馬,取腸以供。至今 都下傳為佳話。」

《夏雪蓑》云:「嘗於平江閶門見過客馬腹膨脹倒地,店 中偶有老回回見之,於左腿內割取小塊出,不知何 物也。其馬隨即騎而去。」

《元史》按《竺邇傳》,「竺邇,雍古氏,其先居雲中塞上,父䵣 公為金群牧使,歲辛未,驅所牧馬來歸。」

《昔兒吉思傳》:「昔兒吉思之妻,為皇子乳母,於是皇太 后待以家人之禮,得同飲白馬湩。」時朝廷舊典,白馬 湩非宗戚貴冑不得飲也。

《蘇州府志》:「歐勝之,洪武初授太倉衛百戶。既老,嘗乘 馬,遇橋不進,臂挾馬趨過。」

《龍泉縣志》:白馬墓在治東北三里,胡參軍仲淵府基 左。初公征閩寇陳友定,被擒遇害,公所愛桃花馬馳 歸,夜半至府外悲嘶,夫人怪之,及啟門,馬流涕哀切, 夫人曰:「得無將軍死乎?」馬即殞絕。夫人義之,葬此山, 因號其山為白馬墓。

《四夷考》:「洪武年,高麗國王貢馬五十匹,道亡其二,使 者以聞。及馬至,無恙,詰之,則使者所償也。上責其不 誠,卻之。」

《聖君初政記》:尹堅,洪武中以勇力為直殿將軍。外國 貢天馬,名「撞倒山」,奚官近之,輒人立,莫能鞚。上以命 堅,堅立高樓上,使人引馬過其下,提沙囊四百斤壓 之,乃得施鞚勒。

《貴陽山泉志》:「養龍坑在長官司兩山之間,泓渟𣽂深, 靈物藏其下。當春初和暢,夷人立柳坑畔,擇牝馬之 貞者繫之。已而雲霧晦冥,類有物蜿蜒與馬接,其產 必龍駒。洪武四年,偽夏明昇降獻良馬十其一白者 乃得之於此。首高九尺,長丈餘,不可鞚御,詔祀馬祖, 然後敕典牧者囊沙四百斤壓而乘之,行苑中,久漸」 馴習。後將行夕月之禮於清涼山,乘之如躡雲,一塵 弗驚,賜名「飛越峰」,且命繪形藏焉。翰林學士宋濂為 之贊。

《眉公筆記》:鐵冠道人張中,高皇帝祭山川百神於覆 舟山下,問中曰:「此行何如?」對曰:「吉天馬兩重,似拜似 舞。」祀畢,上欲還,馬忽人立作舞狀,已而俯若拜。是日 中原貢名馬,果符兩重之名。

《明良錄略》:「宋濂奉旨授皇太子經,上特詔太子選良 馬以賜濂,上親作《馬歌》,以寵耀焉。」

《見聞錄》:「吾鄉懷遠將軍侯公諱端,金山衛世襲指揮 同知。永樂十三年,倭船十三猝薄城南,官民出走。公 出東門,去城三里,地名楊家團屯住。單騎至海塘偵 之。時潮退,倭船大不能上,各乘走舸銜尾而進。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