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23 (1700-1725).djvu/6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草驢。

《趙州志》:獸類牛羊驢騾犬豕,在北地田牧,素稱蕃庶, 而惟馬尤良。《魏都賦》:「冀馬填廐而駔駿。」《唐天文志》曰: 「冀之北土,馬牧之所蕃庶,故天苑之象存馬」是也。

馬部外編

《搜神記》:舊說太古之時,有大人遠征,家無餘人,唯有 一女,牡馬一匹,女親養之,窮居幽處,思念其父,乃戲 馬曰:「爾能為我迎得父還,吾將嫁汝。」馬既承此言,乃 絕韁而去,徑至父所,父見馬驚喜,因取而乘之,馬望 所自來,悲鳴不已,父曰:「此馬無事如此,我家得無有 故乎?」亟乘以歸,為畜生有非常之情,故厚加芻養,馬 不肯食,每見女出入,輒喜怒奮擊,如此非一。父怪之, 密以問女,女具以告父:必為是故。父曰:「勿言,恐辱家 門,且莫出入。」於是伏弩射殺之,暴皮于庭。父行,女與 鄰女於皮所戲,以足蹙之曰:「汝是畜生,而欲取人為 婦耶?招此屠剝,如何自苦?」言未及竟,馬皮蹶然而起, 卷女以行。鄰女忙怕,不敢救之,走告其父,父還求索, 已出失之。後經數日,得于大樹枝間,女及馬皮盡化 為蠶,而績於樹上。其繭綸理厚大,異於常蠶。鄰婦取 而養之,其收數倍,因名其樹曰桑。桑者,喪也。由斯百 姓競種之,今世所養是也。言桑蠶者,是古蠶之餘類 也。案《天官》「辰為馬星。」《蠶書》曰:「月當大火,則浴其種。」是 蠶與馬同氣也。《周禮》校人職掌禁原蠶者。注云:「物莫 能兩大,禁原蠶者,為其傷馬也。」《漢禮》皇后親採桑,祀 蠶神曰:「菀窳婦人,寓氏公主。」公主者,女之尊稱也。菀 窳,婦人先蠶者也。故今世或謂蠶為女兒者,是古之 遺言也。

《名馬記》:「乘黃龍,翼馬身,黃帝乘而仙。」

《竹書紀年》:洪水既平,堯歸功於舜,將以天下禪之。乃 潔齊修壇場於河洛,擇良日,率舜等升首山,遵河渚, 有五老游焉,蓋五星之精也。相謂曰:「河圖將來告帝, 以期知我者。」重瞳黃姚,五老因飛為流星,上入昴。二 月辛丑,昧明禮備,至於日昃,榮光出河,休氣四塞,白 雲起,回風搖,乃有龍馬銜甲,赤字綠文,緣壇而上,吐 《甲圖》而去。甲似龜,背廣九尺。其圖以白玉為檢,赤土 為函,泥似黃金,約以青繩。檢文曰「闓色。」授帝舜,言虞、 夏當受天命。帝乃寫其言,藏於東序。

《雲南通志》:周宣王時,西竺有國曰摩揭提,王曰阿育, 生三子,長福邦,次弘德,季至德。王有神驥一,其色如 金,三子皆欲之,王意欲與季而患其爭,乃以轡私授 至德,縱驥東馳,命三子曰:「捕獲者主之。」三子各部眾 追至滇池上,長子意馬飲滇池,伺而邀之,不獲。仲子 意馬至甸中,亦不獲。至德追至東山松林,以轡邀之, 馬見轡而就,遂獲焉。王思滇遠,恐不得歸,遣舅氏神 明統兵以援。將歸《哀牢彝》,阻道不返。既歿,福邦為碧 雞山神,弘德為巖頭山神,至德為金馬山神。今安寧 有龍馬跳澗山並草溪井,龍馬河即其所經之地,石 上蹄跡深尺許。

《起世經》:「轉輪王有紺馬之寶,名婆羅訶,色青體尾毛 悅澤,頭黑髮披,有神通力,騰空而行。日初出時,乘此 馬寶,周流大地,還至本宮,乃始進食。」

《吳越春秋》:椒丘訢者,東海上人也。為齊王使于吳,過 淮津,欲飲馬于津。津吏曰:「水中有神,見馬即出,以害 其馬,君勿飲也。」訢曰:「壯士所當,何神敢干?」乃使從者 飲馬于津,水神果取其馬,馬沒,椒丘訢大怒,袒裼持 劎,入水求神決戰連日乃出,眇其一目。 《神仙傳》:蘇仙公者,桂陽人也,漢文帝時得道,母年百 有餘歲,一旦無疾而終。鄉人共葬之,如世人之禮。葬 後忽見州東北牛脾山,紫雲蓋上有號哭之聲,咸知 蘇君之神也。三年之後,無復哭聲,因見白馬常在嶺 上,遂改「牛脾山」為「白馬嶺。」

《漢武內傳》:帝閒居承華殿,仙女王子登語帝曰:「七月 七日,王母暫來。」帝於是到七月七日,敕端門之內,不 得有妄窺者,內外寂謐,以候雲駕。到。夜二更之後,忽 見西南如白雲起,鬱然直來,逕趨宮庭,須臾轉近,聞 雲中簫鼓之聲,人馬之響,半食頃,王母至也。縣投殿 前,有似鳥集,或乘軒車,或乘天馬。

《洞冥記》:「東方朔遊結雲之地,得神馬一匹,高九尺。帝 問朔:是何獸也,朔曰:『昔西王母乘靈光輦以適東王 公之舍,稅此馬遊於芝田,乃食芝田之草。東王公怒, 棄馬於清津天岸。臣至王公之壇,因騎馬返,繞日三 匝,然入漢關,關猶未掩,臣於馬上睡,不覺而至』。帝曰: 『其名云何』?對曰:『因疾為名步景。朔當乘之時,如駑蹇 之驢耳。臣有吉雲草十種,種於九景山東,二千歲一 花,明年應生,臣走請刈之,得以秣馬,馬終不饑也。 畢勒國有小馬如駒,日行千里,毛垂至地。東王公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