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23 (1700-1725).djvu/6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乘此馬,朝發湯泉,日飲虞淵,一日一夕,往返七八度』。」 《後漢書。費長房傳》:「長房曾與人共行,見一書生,黃巾 被裘,無鞍,騎馬下而叩頭。長房曰:『還他馬,赦汝罪』。」人 問其故,長房曰:「此貍也,盜社公馬耳。」

《搜神記》:夏侯弘自云見鬼,與其言語。鎮西謝尚所乘 馬忽死,憂惱甚至,謝曰:「卿若能令此馬生者,卿真為 見鬼也。」弘去良久,還曰:「廟神樂君馬,故取之,今當活。」 尚對死馬坐,須臾馬忽自門外走還,至馬尸間便滅, 應時能動,起行。

《梁四公記》:杰公嘗與諸儒語及方域云:「西海、漆海、乳 海三海間方七百里,土極肥沃,犬鴨生駿馬。」

《李衛公別傳》:「唐衛國公李靖微時,射獵靈山中,寓食 山村,村翁每豐饋焉,歲久益厚,忽遇群鹿,乃逐之。會 陰晦迷路,不知所歸,極目有燈火光,因馳赴焉。既至, 乃朱門大第,扣門久之,一人出問靖請寓宿。人曰:『郎 君已出,獨太夫人在,試為咨白』。乃入告,復出邀入廳 中。有頃,一青衣出曰:『夫人來』。靖遂下階見之,夫人曰: 『此非人宅,乃龍宮也。妾長男赴東海婚禮,小男送妹, 適奉天符,次當行雨。計兩處雲程,合踰萬里,報之不 及,求代又難,輒欲奉煩,頃刻間如何』?」靖曰:「靖俗客,非 乘雲者,何能行雨?有方可教,即惟命耳。」夫人曰:「苟從 吾言,無有不可也。」遂敕黃頭鞴青驄馬來。夫人命取 雨器,乃一小缾子,繫于鞍前,誡曰:「郎乘馬,無須銜勒。 信其行,馬踣地嘶鳴,即取缾中水一滴滴馬鬃上,慎 勿多也。」于是上馬騰騰而行,其足漸高,但訝其穩疾, 不自知其雲上也。風急如箭,雷霆起于步下,于是隨 所躍輒滴之。既而電掣雲開,下見所憩村,思曰:「吾擾 此村多矣,方德其人,計無以報。今久旱苗瘁,而雨在 我手,寧復惜之?」顧一滴不足濡,乃連下二十滴。俄頃 雨畢,騎馬復歸。夫人者泣于廳曰:「何相負之甚?本約 一滴,何乃私滴二十邪?此一滴乃地上一尺雨也。此 村夜半,平地水深二丈,豈復有人?妾已受譴杖八十 矣。」袒視其背,血痕滿焉。兒子正連坐如何?靖慚怖不 知所對。

《獨異志》:唐韓幹善畫馬,閑居之際,忽有一人元冠朱 衣而至,幹問曰:「何緣及此?」對曰:「我鬼使也,聞君善畫 良馬,願賜一匹。」幹立畫焚之。數日因出,有人揖而謝 曰:「蒙君惠駿足,免為山水跋涉之苦,亦有以酬效。」明 日,有人送素縑百疋,不知其來,幹收而用之。

《大唐奇事》:「京洛富人王武者,性苟且,能媚于豪貴。忽 知有人貨駿馬,遂急令人多與金帛,于眾中爭得之。 其馬白色,如一團美玉,其鬃尾赤如朱,皆言千里足 也。又疑是龍駒,馳驟之駛,非常馬得及。王武將以獻 大將軍,薛公乃廣設以金鞍玉勒,間之珠翠。方伺其 便,達意也。其馬忽于廐中大嘶一聲,後化為一泥塑」 之馬立焉。武大驚訝,遂焚毀之。

《酉陽雜俎》:建中初,有人牽馬訪馬醫,稱馬患腳,以二 十鐶求治其馬毛色骨相,馬醫未嘗見,笑曰:「君馬大 似韓幹所畫者,真馬中固無也。」因請馬主,遶市門一 匝,馬醫隨之。忽值韓幹,幹亦驚曰:「真是吾設色者。」乃 知隨意所匠,必冥會所肖也。遂摩挲馬若蹶,因損前 足。幹心異之,至舍,視其所畫馬本,腳有一點黑缺,方 「知是畫通靈矣。」馬醫所獲錢,用歷數主乃成泥錢。 《瀟湘錄》:鄴中富人于遠者,性奢逸而復好良馬,居第 華麗,服玩鮮潔,擬於公侯之家也。常養良馬數十匹。 忽一日有人市中鬻一良馬,奇毛異骨,人爭觀之。遠 聞之,酬以百金。及馬至廐中,有一老姥扣門,請一觀, 遠問之曰:「馬者,駿逸也。豪俠少年好之,宜哉,老母奚 觀?」老母曰:「我失一良馬,十年遊天下,訪之不得,每遇 良馬,必永日觀之,未嘗見一如我所失之馬也。何阻 一觀,不以為惠?」遠因延入,從容出其馬以示之。老母 一見其馬,因怒變色,回觀遠而言曰:「我馬也。」遠曰:「老 母之馬奚人賣?昔日何得之?何失之?」老母曰:「為我昔 日遇北邙山神,為物傷目,化身以求我。我以名藥療 之,目愈,遂以此馬賜我。我得此馬,唯不乘之上天,乘 之遊四海之外,八荒之內,祗如百里也。我常乘東過 扶桑,有一人遮其途,而問我此馬焉。及夜至西竺國, 忽失此馬。我自失此馬已來,十年不息,遍天下皆不 知我訪此馬也。去年今日,流沙見一小兒,言有一異 馬如飛,倏然東去矣。我既知自東方,疑此馬在中華, 必有常人收得此馬,我今當還君百金,馬須當還我。」 遠性癖好良馬,又聞此馬之異,深恡惜之。乃拜老母, 乞且暫留以翫賞。數日,老母怒曰:「君若留此馬,必有 禍發。」遠因亦怒老母之極言,遂令家僮十餘人共守 此馬,遣出老母。其家果火,盡焚其宅財寶。遠仍。見姥 入宅,自躍上此馬而滅。

《韋鮑二生傳》:酒徒鮑生,家富畜妓。開成初,行歷陽道 中,止定山寺,遇外弟韋生下第東歸,同憩水閣。鮑置 酒。酒酣,韋謂鮑曰:「樂妓數輩焉在,得不有攜挈者乎?」 鮑生曰:「幸各無恙,然滯維揚日,連斃數駟。後乘既闕, 不果悉從,唯與夢蘭、小倩俱耳,亦可以佐歡矣。」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