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9 (1700-1725).djvu/3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氏家錄》有一段論此,極有意,思之如何?

「倬彼《雲漢》」,則為章于天矣。「周王壽考」,則何不作人乎? 遐之為言何也此等語言,自有箇血脈流通處,但涵泳久之, 自然見得條暢浹洽,不必多引外來道理言語卻壅 滯,卻詩人活底意思也。周王既是壽考,豈不作成人 材?此事已自分明,更著箇「倬彼雲漢,為章于天」,喚起 來便愈見活潑潑地,此六義所謂興也。興乃興起之 義。凡言興者,皆當以此例觀之。《易》以言不盡意,而「立 象以盡意」,蓋亦如此。

答劉平甫

昨因聽兒輩誦詩偶得此義可以補橫渠說之遺謾 錄云可于疑義簿上錄之

一章言后妃志于求賢審官,又知臣下之勤勞,故「采卷耳」 ,備酒漿,雖后妃之職,然及其有懷也,則不盈頃筐而棄置之于周行之道矣,言其憂之切至也。

二章、三章,皆臣下勤勞之甚,思欲酌酒以自解之辭。凡言「我」 者,皆臣下自我也。此則述其所憂,又見不得不汲汲于《采卷》耳也。四章,甚言臣下之勤勞也。

又《定之方中》「匪直也人」 云云,言非特人化其德而有塞淵之美,至于物被其功,亦至眾多之盛也。

答劉平甫二

《關雎》章句,亦方疑之,當作四章三章章四句,一章章 八句,乃安。但于舊說俱不合,莫可兼存之否?「好逑」「如」 字,乃安。毛公自不作「好」字說。更檢《兔罝》「好仇」處,看音 如何,恐不須點破也。蘇黃門併《載馳》詩中兩章四句, 作一章八句,文意亦似《關雎》末後兩章,「琴瑟友之,鐘 鼓樂之」作,一章八句,依故訓說,亦得。

答陳膚仲孔碩

所論《詩序》之疑,舊嘗有此論,而朋友多不謂然,亦不 能與之力爭,姑著吾說以俟後之知者而已。《關雎序》 文之失固然。《論語》之意亦謂其樂得淑女也,不過而 為淫;其哀夫不得也,不過而為傷;正如《詩》文之謂耳。 但序者不曉,乃析哀、樂、淫、傷為四事,而所謂「傷善之 心」者尤為無理,是則不可不察也。然這等處姑默識 「之,不必遽與人辯。今人耳學都不將心究索,難與論 是非也。大抵諸經文字有古今之殊,又為傳注障礙。 若非理明義精,卒難決擇。不如且讀《論語》《孟子》《大學》 《中庸》,平易明白,而意自深遠,只要人玩味尋繹,目下 便可踐履也。」陸學固有似禪處,然鄙意近覺婺州朋 友專事聞見,而於自己身心全無功夫,所以每勸學 者兼取其善,要得身心稍稍端靜,方於義理知所決 擇,非欲其兀然無作,以冀於一旦豁然大悟也。吾道 之衰,正坐學者各守己偏,不能兼取眾善,所以終有 不明不行之弊,非是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