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9 (1700-1725).djvu/5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褒姒滅之,幽王之詩也,而次於前;《召伯營之》,宣王之 詩也,而次於後。序者不得其說,遂并《楚茨》《信南山》《甫 田》《大田》《瞻彼洛矣》《裳裳者華》《桑扈》《鴛鴦》《魚藻》《采菽》十 詩」,皆為刺幽王之作,恐不然也。又如《碩人》,莊姜初歸 事也,而次於後;《綠衣》《日月》《終風》,莊姜失位而作;《燕燕》、 送歸,妾作;《擊鼓》,國人怨州吁而作也,而次於前;《渭陽》, 秦康公為太子時作也,而次於後;《黃鳥》,穆公夢後事 也,而次於前。此皆經有明文可據。故鄭氏謂:《十月之 交》《雨無正》《小旻》《小宛》皆刺厲王之詩。漢興之初,詩移 其第耳。而《左氏傳》楚莊王之言曰:「武王作《武》」,其卒章 曰「耆定爾功」,其三曰「敷時繹思,我徂維求定」,其六曰 「綏萬邦,屢豐年。」今詩但以「耆定爾功」一章為《武》,而其 三為「賚」,其六為《桓》,章次復相隔越。《儀禮》歌《召南》三篇, 越《草蟲》而取《采蘋》,《正義》以為《采蘋》舊在《草蟲》之前,知 今日之詩已失古人之次,非夫子所謂「《雅》《頌》各得其 所」者矣。此條論詩序

何復漢文集

毛詩略節

詩何為而作乎?發於人心,成於風俗,而其究也,遂大 關乎世道。古太史輶軒之採,非細故焉。說者推原所 自,謂詩言志之語,自舜之命,夔首發之,而詩之名以 起。然則虞以前無詩乎?是殆非也。粵自庖犧斲琴瑟, 歌《扶徠》,而聲詩以肇,嗣是而《雲門大卷》,《咸池》大章,被 之樂章者皆詩也。詩有六義,則風、雅、頌為三經,賦、比、 興為三緯。《詩》有四始,則《關雎》風之始;《鹿鳴》小雅之始; 《文王》大雅之始;《清廟》三頌之始。且風何義乎?蓋言乎 風動之初也;《雅》何義乎?蓋自齊正之後而名之也;頌 又何義乎?蓋風俗既齊,德能容物,於以告成功,故頌 之也。而要其所以分者,風則閭巷、風土、男女情思之 詞;雅則朝會、宴享、公卿大夫之作;頌則鬼神、宗廟、祭 祀、歌舞之樂也。然而人亦有言,《風》見優劣之差,故《周 南》先於《召南》焉;《雅》見漸漬之義,故《小雅》先於《大雅》焉。 其間興、比、賦之體,各以類從,可一望而知,不必深辨。 獨其不容不辨者,《周南》係於周公,《召南》係於召公,化 之盛者必有待於二公也。《風》終以《豳》,《雅》終以召旻,化 之衰必有思於二公也。若《魯頌》之後於《周頌》,則君臣 之分也;《商頌》之後於《魯頌》,則親疏之義也。至雅之稱 變何謂乎?則鄭氏以為《小雅》自《六月》而下,《大雅》自《民 勞》之後,皆謂之變也。蓋《風》之體優柔委曲,而《雅》之體 明白正大,直言其事也。小雅「王事」,大雅「天道」,小雅「親 臣」,大雅「格君」,此大小之分,其易明者也。今試考《小雅》 正經十六篇,大抵寂寥短簡,首章多寄興之詞,次章 以下則申復詠之,以寓不盡之意,是雜乎《風》之體者 也,故為《雅》之小。若《正經》十八篇,皆舂容之篇,詞旨正 大,意義開闊,則純乎《雅》之體矣,故為《大雅》。然非得孔 子刪之,則其類何由辨,而其義殆將何所指歸乎?考 古詩三千餘篇,孔子定為三百十一篇。蓋孔子純取 周詩,上采殷,下取魯,後又逸六篇,凡三百五篇,而詩 之全數該矣。歐陽子曰:「孔子刪詩,非止全篇刪去也, 或篇刪其章焉,或章刪其句焉,或句刪其字焉。如《唐 棣之華》四句,此《小雅唐棣》之詩也,孔子謂其以室為 遠,害於兄弟之義,故篇刪其章也。《衣錦尚絅》,文之著 也,此《鄘風·君子偕老》之詩」也,孔子惡其盡飾之過,恐 其流而不返,故章刪其句也。「誰能秉國成,不自為政, 卒勞百姓」,此《小雅節南山》之詩也,孔子以「能」之一字 為意之害,故句刪其字也。夫孔子於古詩十存其一, 且猶詳訂若此,可不謂謹嚴矣乎!既又示升降之微 權焉,如《黍離》之降為《國風》也,傷王跡之熄也,如《魯風》 之升為頌也,明周公之大有功勞也。既又推治亂之 始終焉,如《周南》之必首《關雎》也,治國先齊家也,如十 五國風之必終以《豳風》也,亂極則思治也。要惟經孔 子之筆削,而情文始兼至焉,不其千古為昭也哉!至 說詩之眾,漢時分為四家。《魯詩》則始於浮丘伯,遞傳 於申培,而盛於韋賢;《齊詩》則始於轅固,遞傳於「后倉, 而盛於匡衡。《韓詩》則始於韓嬰,遞傳於蔡義,而盛於 王吉。《毛詩》則始於子夏,遞傳於毛公,而顯於鄭元。乃 未幾,而《齊詩》亡於曹魏矣,《魯詩》亡於西晉矣,《韓詩內 傳》亡於隋矣。三詩亡而《毛詩》獨行。」自漢、晉以至唐、宋, 皆用其說。而鄭樵作《毛詩辨》,妄以己意解之。嗣後疏 之者,又有何引全緩輩,而惟劉焯兄弟為殊絕,宋歐 陽氏、蘇氏諸家皆有訓釋,至朱《傳》出而其說始定焉。 夫《詩》之來舊矣,自魯有孔子,而風雅之義乃至當無 弊;亦自宋有朱子,而孔子之緒乃引而愈長。上下千 百年間,繼孔子之統者,子夏無愧於見知,即無愧於 聞知矣。紀《毛詩》之略節蓋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