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9 (1700-1725).djvu/5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矧僕之齷齪者哉!若將致僕於奔走先後之地而役

使之,則勉充雅素,不「敢告憊。嗚呼!始僕之志學也,甚 自尊大,頗慕古之大有為者,汨沒至今,自視缺然,知 其不盈素望久矣。上之不能交誠明,達德行,延孔子 之光燭於後來;次之未能勵材能,興功力,致大康於 民,垂不滅之聲;退乃倀倀於下列,呫呫於末位,偃仰 驕矜,道人短長,不亦冒先聖之誅乎?固吾不得已耳, 樹勢」使然也。《穀梁子》曰:「心志既通,而名譽不聞,友之 過也。」蓋舉知揚善,聖人不非。況足下有文行,唱之者 有其人矣。繼其聲者,吾敢闕焉。其於去就之說,則足 下觀時而已。不悉。宗元白。

《代李中丞薦道州刺史呂溫狀》
呂溫

右,臣伏以前件官操履有恆,吏事精舉,處繁簡肅,辯 獄詳明,尤於撫綏,實著效績。今道州賦稅畢集,流亡 盡歸,虔奉公程,日至清淨,委心於理,古人不如。衡州 凋弊累年,常積逋欠,實籍財用,以安疲黎,伏望除衡 州刺史。臣職當廉察,上奉詔條,觀善薦能,臣合竭節, 七州之事,敢不精詳。前件官小心理務,夙夜奉公,才 「識出人,效績尤著。況通州風俗獷猾,前後難為緝綏。 自溫條理已來,疲人盡皆蘇息,觀其能政,堪為表儀。 臣輒舉所職,上達聖聰。伏望天恩,允臣所請。」《云云》。

《對請行賞罰以勸舉賢策》
田備

頃者德宗皇帝頒下詔旨,令舉所知,自是內外百寮, 歲有聞薦,有司各詳其狀,咸命以官。語其數誠得多 士之名,考其才或非盡善之實。何則?「得賢由舉擇慎 審,慎審由賞罰必行。十年以來,未聞有司之以得所 舉賞一人,以失所舉罪一人,則內外之薦,恐未專精, 出處之賢,或有遺濫,斯所以令陛下尚有未得賢之 歎也。」伏惟申命所舉,深詔有司,量其短長之才,授以 大小之職,然後明察臧否,精考課最,得人者行進賢 之賞,謬舉者坐不當之辜,自然上下精詳,遠近懲勸, 謹關梁以相保,責輪轅以相承,俾夫草靡風行,達於 天下,則天下之耳盡為陛下聽,天下之目盡為陛下 視。明其視則舉不失德,廣其聽則野「無遺賢」,而後「官 得其才,事得其序。」

《薦李晏韋楚狀》
白居易

朝議大夫、前使持節海州諸軍事、守海州刺史、上柱國李晏。

右,前件官比任海州刺史,被本道節度使配諸州稅 麥,一例加估徵錢。晏頻申論,恐損百姓。本使稱用軍 事切,不得已而從之。及被人論,朝廷勘覆,責不聞奏, 除削官階。雖在法則,誠合舉行,於晏則為獨屈。況晏 累為宰牧,皆著良能,清白公勤,頗聞於眾。自經停罷, 已涉三年,退居洛陽,窮餓至甚。身典三郡,家無一金。 「據此清廉,別堪優獎。」又建中初,李正己與納連及,汴 河阻絕,轉輸不通。晏先父洧,即正己堂弟,為徐州刺 史。當叛亂之時,洧以一郡七城,歸國效順,棄一家百 口,任賊誅夷。開運路於咽喉,斷兇渠於右臂,遂使逆 謀大挫,妖寇竟消。從此徐州埇橋,至今永為內地。如 洧之子,實可念之。臣伏以洧之忠,功不可忘;晏之吏, 材不可棄。伏希聖念,量授一官,庶使廉吏忠臣聞之, 有以激勸。

《伊闕山平泉處士韋楚》。

右件人隱居樂道,獨行善身,斂跡市朝,息機名利。況 家承簪組,兄在班行,而楚獨栖山臥雲,鍊氣絕粒,滋 味不接於口,塵埃不染於心,二十餘年不改其樂。志 齊箕潁,節類顏原。縉紳之間,多所稱嘆。臣為尹政,理 合薦論。夫飛鴻入冥,自忘飲啄;白駒在谷,亦貴縶維。 儻蒙寘彼周行,縻之好爵,降羔鴈之禮命,助鴛鷺之 羽儀,足以厚貞退之風,遏躁進之俗。茲亦盛事,有裨 聖朝。

以前件謹具如前。臣伏以念功振滯,前王之令猷;貢 士推能,長吏之本職。其李晏、韋楚等,並居府界,不踐 公門。臣實諳知,輒敢論薦,有涉塵黯,無任兢惶,謹具 奏聞,伏聽敕旨。

《對貢市井之子判》
前人

惟賢是求,何賤之有?況士之秀者,而人其舍諸?惟彼 郡貢,或稱市籍;非我族類,則嫌雜以蕭蘭。舉爾所知, 安得棄其翹楚?誠有惡於裨販,諒難捨於茂異。揀金 於沙石,豈為類賤而不收;度木於澗松,寧以地卑而 見棄?但恐所舉失德,不可以賤廢人。況乎識度冠時, 出自牛醫之後;心計成務,擢於賈豎之中。在往事而 「足徵,何常科而自限。申州有據,省詰非宜。」

《舉杭州刺史韋皋自代狀》
裴晃

右。臣在福建,與韋皋鄰近,諳其為政,甚得人心,逃亡 悉歸,遠近皆悅。頃在京兆,以公造出官;今領餘杭,以 理行高第。馮異,漢之名將,初為赤眉所敗,俄又大勝, 光武降璽書勞曰:「昔雖垂翅回谿,今乃奮翼澠池,可 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矣。」臣以為韋皋之功,亦馮異 之比,往雖小失,今亦大理。陛下既舍其過而使之,則 必激勵其氣。有偣匹夫一言。相為而死。況君臣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