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9 (1700-1725).djvu/7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賴之。」主之舉也,近文德矣,所及甚遠哉!賈辛將適甚 縣,見於《魏子》,魏子曰:「辛來!昔叔向適鄭,鬷蔑」惡欲觀 叔向從,使之收器者而往,立於堂下,一言而善。叔向 將飲酒,聞之曰:「必鬷明也。」下執其手以上,曰:「昔賈大 夫惡,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御以如皋,射雉獲之, 其妻始笑而言。賈大夫曰:『才之不可以已,我不能射, 女遂不言不笑。夫今子少不颺,子若無言,吾幾失子 矣。言之不可以已也如是』。遂如故。知。今女有功於王 室,吾是以舉。女行乎?敬之哉,毋墮乃力。」仲尼聞魏子 之舉也,以為義,曰:「近不失親,遠不失舉,可謂義矣。又 聞其命賈辛也,以為忠。《詩》曰:『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忠 也。魏子之舉也義,其命也忠,其長有後於晉國乎?」 《國語》:「湫舉娶于申公子牟,子牟有罪而亡,康王以湫 舉為遣之。湫舉」奔鄭,將遂奔晉。蔡聲子將如晉,遇之 于鄭郊,饗之以璧,侑,曰:「子尚、良食二先,子其皆相,子 尚能事晉君,以為諸侯主。」辭曰:「非所願也。若得歸晉 于楚,死且不朽。」聲子曰:「子尚良食,吾歸子。」湫舉降,三 拜,納其乘馬。聲子受之。還見令尹子木,子木與之語 曰:「子雖兄弟於晉,然蔡,吾甥也,二國孰賢?」對曰:「晉卿 不若楚,其大夫則賢,其大夫皆卿才也。若杞梓皮革 焉,楚實遺之。雖楚有材,不能用也。」子木曰:「彼有公族 甥舅,若之何其遺之材也?」對曰:「昔令尹子元之難,或 譖王孫啟於成王。王弗是,王孫啟奔晉,晉人用之。及 城濮之役,晉將遁矣。王孫啟與于軍事,謂先軫曰:『是 師也,唯子玉欲之,與王心違。故唯東宮與西廣實來。 諸侯之從者,畔者半矣,若敖氏離矣,楚師必敗,何故 去之』?」先軫從之。大敗楚師,則王孫啟之為也。昔莊王 方弱,申公子儀父為師,王子燮為傅,使師崇、子孔帥 師以伐舒。燮及儀父,施二帥而分其室。師還至,則以 王如廬,廬戢𥟖殺二子而復王。或譖析公臣於王,王 弗是,析公奔晉,晉人用之。實讒敗楚,使不規東夏,則 析公之為也。昔雝子之父兄譖雝子于恭王,王弗是, 雝子奔晉,晉人用之。及鄢之役,晉將遁矣。雝子與於 軍事,謂欒書曰:「楚師可料也,在中軍王族而已。若易 中下,楚必歆之。若合而函吾,中吾上下,必敗。其左右, 則三萃以攻其王族,必大敗之。」欒書從之,大敗楚師。 王親「面傷」,則雝子之為也。昔陳公子夏為御叔取於 鄭穆公,生子南。子南之母亂陳而亡之,使子南戮于 諸侯。莊王既以夏氏之室賜申公巫臣,則又畀之。子 反卒於襄老,襄老獲于邲,二子爭之未有成。恭王使 巫臣聘於齊,以夏姬行,遂奔晉。晉人用之,實通吳。晉 使其子狐庸為行人于吳,而教之射御道之伐楚,至 于今為患,則申公巫臣之為也。今湫舉取于王子牟, 子牟得罪而亡,執政弗是。謂湫舉曰:「『女實遣之』。彼懼 而奔鄭,緬然引領南望曰:『庶幾赦吾罪,又弗圖也』。乃 遂奔晉,晉人又用之矣。彼若謀楚,其亦必有豐敗也 哉!」子木愀然曰:「夫子何如?召之其來乎?」對曰:「亡人得 生,又何不來為?」子木曰:「不來,則若之何?」對曰:「夫子不 居矣,《春秋》相事,以還軫于諸侯。若資東陽之盜使殺 之,其可乎?不然,不來矣。」子木曰:「不可。我為楚卿,而賂 盜以賊一夫于晉,非義也。子為我召之,吾倍其室。」乃 使湫鳴召其父而復之。

《韓詩外傳》:昔者衛大夫史魚病且死,謂其子曰:「我數 言蘧伯玉之賢而不能進,彌子瑕不肖而不能退。為 人臣,生不能進賢而退不肖,死不當治喪正堂,殯我 於室足矣。」衛君問其故,子以父言聞。君造然,召蘧伯 玉而貴之,而退,彌子瑕從殯於正堂,成禮而後去。生 以身諫,死以尸諫,可謂直矣。《詩》曰:「靖共爾位,好是正 直。」

《孔子家語》:子貢問於孔子曰:「今之人臣孰為賢?」子曰: 「吾未識也。往者齊有鮑叔,鄭有子皮,則賢者矣。」子貢 曰:「齊無管仲,鄭無子產乎?」子曰:「賜,汝徒知其一,未知 其二。汝聞用力為賢乎?進賢為賢乎?」子貢曰:「進賢賢 哉!」子曰:「然。吾聞鮑叔達管仲,子皮達子產,未聞二子 之達,賢己之才者也。」

《吳越春秋》:「孫子者,吳人,名武。善為兵法,僻隱幽居,世 人莫知其能。子胥明於識人,知武可以折衝。一旦與 吳王論兵,乃薦孫子。吳王問以兵法,每陳一篇,王不 覺口之稱善。」

《韓子》:王登為中牟令,上言於襄主曰:「中牟有士曰中 章胥己者,其身甚修,其學甚博,君何不舉之?」主曰:「『子 見之,我將以為中大夫』。相室諫曰:『中大夫,晉重列也, 今無功而受,非晉臣之意。君其耳而未之目邪』?襄主 曰:『我取登,既耳而目之矣,登之所取,又耳而目之,是 耳目人絕無已也。王登一日而見二中大夫,予之田』」 宅。中牟之人棄其田耘賣宅圃而隨文學者邑之半。 陽虎去齊走趙簡主問曰:「吾聞子善樹人。」虎曰:「臣居 魯,樹三人皆為令尹。及虎抵罪於魯,皆搜索於虎也。 臣居齊,薦三人,一人得近王,一人為縣令,一人為候 吏。及臣得罪,近王者不見臣,縣令者迎臣,執縛候吏 者追臣至境上,不及而止。虎不善樹」《人主俛而笑》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