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9 (1700-1725).djvu/8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臣數聽其清談,覽其篤論,漸漬歷年,服膺彌久,實為 朝廷奇其器量,以為「若此人者,宜輔翼機事,納謀幃 幄,當與國道俱隆,非世俗所常有也。惟陛下垂優游 之聽,使劭承清閒之歡,得自盡於前」,則德音上通,煇 燿日新矣。

《三輔決錄》:游殷為郡功曹,有童子張既為書佐,殷察 異之,具設賓饌,以子楚託之。後魏王以既為雍州,時 漢興郡闕,王以問既,既稱楚「文武奇才,遂以為漢興 太守。」

《吳志劉繇傳》:「繇字正禮,東萊牟平人也。兄岱,字公山, 歷位侍中兗州刺史。平原陶丘洪薦繇,欲令舉茂才, 刺史曰:『前年舉公山,奈何復舉正禮乎』?洪曰:若明使 君用公山於前,擢正禮於後,所謂御二龍於長塗,騁 騏驥於千里,不亦可乎?」

《魯肅傳》:「周瑜薦肅才宜佐時,當廣求其比,以成功業, 不可令去也。權即見肅,與語,甚悅之。」

《凌統傳》:「時有薦同郡盛暹於權者,以為梗概大節,有 過於統。權曰:『且令如統足矣』。」後召暹夜至,時統已臥, 聞之,攝衣出門,執其手以入。其愛善不害如此。 《晉書羊祜傳》:祜歷職二朝,任典樞要,政事損益,皆諮 訪焉。勢利之求,無所關與,其嘉謀讜議,皆焚其草,故 世莫聞。凡所進達,人皆不知所由。或謂祜慎密太過 者,祜曰:「是何言歟!夫入則造膝,出則詭辭,君臣不密 之誡,吾惟懼其不及,不能舉賢取異,豈得不愧知人 之難哉!且拜爵公朝,謝恩私門,吾所不取。祜女夫嘗 勸祜有所營置,令有歸戴者,可不美乎!」祜默然不應, 退告諸子曰:「此可謂知其一不知其二。人臣樹私則 背公,是大惑也。汝宜識吾此意。」

《何充傳》:「充為會稽內史,在郡甚有德政,薦徵士虞喜, 拔郡人謝奉、魏顗等,以為佐吏。」

《范晷傳》:「晷少遊學清河,遂徙家僑居,郡命為五官掾, 歷河內郡丞。太守裴楷雅知之,薦為侍御史。」

《山濤傳》:「濤為冀州刺史。冀州俗薄,無相推轂,濤甄拔 隱屈,搜訪賢才,旌命三十餘人,皆顯名當時。人懷慕 尚,風俗頗革。」

《王戎傳》:「戎遷豫州刺史,加建威將軍,受詔伐吳。吳平, 戎渡江,綏慰新附,宣揚威惠。吳光祿勳石偉方直不 容皓朝,稱疾歸家。戎嘉其清節,表薦之。詔拜偉為議 郎,以二千石祿終其身,荊土悅服。」

《樂廣傳》:「廣父方,參魏征西將軍夏侯元軍事。廣時年 八歲,元常見廣在路,因呼與語,還謂方曰:『向見廣神 姿朗徹,當為名士。卿家雖貧,可令專學,必能興卿門 戶也』。裴楷嘗引廣共談,自夕申旦,雅相欽挹,歎曰:『我 所不如也』。王戎為荊州刺史,聞廣為夏侯元所賞,乃 舉為秀才。楷又薦廣於賈充,遂辟太尉掾,累遷右僕」 射領吏部代王戎為尚書令始戎薦廣而終踐其位 時人美之。

《韓績傳》:「績少好文學,以潛退為操,布衣蔬食,不交當 世。由是東土並宗敬焉。司徒王導聞其名,辟以為掾, 不就。咸康末,會稽內史孔愉上疏薦之,詔以安車束 帛徵之。」

《顧榮傳》:「元帝鎮江東,以榮為散騎常侍。榮言陸士光 貞正清貴,金玉其質。甘季思忠款盡誠,膽幹殊快。殷 慶元質略有明規,文武可施用。榮族兄公讓,明亮守 節,困不易操。會稽楊彥明、謝行言,皆服膺儒教,足為 公望。賀生沉潛,青雲之士。陶恭兄弟,才幹雖少,實事 極佳。凡此諸人,皆南金也。書奏,皆納之。」

《崔洪傳》:洪遷吏部尚書,舉用甄明,門無私謁。薦雍州 刺史郤詵,代己為左丞。詵後糾洪,洪謂人曰:「我舉郤 丞而還奏我,是挽弩自射也。」詵聞曰:「昔趙宣子任韓 厥為司馬,以軍法戮宣子之僕,宣子謂諸大夫曰:『可 賀我矣,我選厥也任其事。崔侯為國舉才,我以才見 用,惟官是視,各明至公,何故私言乃至此』?」洪聞其言 而重之。

《益都耆舊傳》:「柳宗字伯騫,為治中,與人交結,久而益 親。其所拔進,皆世所稱,致位牧守。鄉里為之語曰:『得 黃金一笥,不如柳伯騫所識』。」

《宋書·謝莊傳》,「孝建元年,莊遷左衛將軍。于時搜才路 陿,乃上表曰:『臣聞功照千里,非特燭車之珍;德柔鄰 國,豈徒祕璧之貴。故《詩》稱殄悴,誓述榮懷,用能道臻 無積,化至恭己。伏惟陛下膺慶集圖,締宇開縣,夕爽 選政,昃旦調風,采言,廝輿觀謠,仄遠斯實。辰階告平, 頌聲方製。臣竊惟隆陂所漸,治亂之由,何嘗不興,資』」 得才,替因失士,故《楚書》以「善人為寶,《虞典》以則哲為 難」,進選之軌既弛,中代,登造之律未闡。當今必欲崇 本康務,庇民濟俗,匪更惉懘,奚取九成,升曆中陽,英 賢起於徐沛,受籙白水,茂異出於荊苑,寧二都智之 所產,七隩愚之所集,實遇與不遇,用與不用耳。今大 道光亨,萬務俟德,而九服之曠,九流之艱,提鈞懸衡, 委之選部。一人之鑒易限,而天下之才難原。以易限 之鑒,鏡難原之才,使國罔遺授,野無滯器,其可得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