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60 (1700-1725).djvu/2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盜賊群輩,且以萬數,軍行眾止,竊號自立,「攻犯京師, 燔燒縣邑,至迺訛言積弩入宮,宿衛驚懼,自漢興以 來,誠未有也。」國家微弱,姦謀不禁,《六極》之效,危於累 卵。王者承天順地,典爵主刑,不敢以天官私其宗,不 敢以天罰輕其親。陛下宜遂聖明之德,昭然覺悟,遠 述帝王之跡,近遵孝文之業,差五品之屬,納至親之 序。亟遣使者徵中山太后,「置之別宮,令時朝見。又召 馮、衛二族,裁與冗職,使得執戟親奉宿衛,以防未然 之符,以抑患禍之端;上安社稷,下全保傅,內和親戚, 外絕邪謀。」書奏,莽令元后下詔曰:「剛所言僻經妄說, 違背大義,其罷歸田里。」

《蘇章傳》:「章少博學,能屬文,安帝時,舉賢良方正,對策 高第,為議郎,敷陳得失,其言甚直,出為武原令。」 《皇甫規傳》:「梁太后臨朝,規舉賢良方正,對策曰:伏惟 孝順皇帝,初勤王政,紀綱四方,幾以獲安。後遭姦偽, 威分近習,畜貨聚馬,戲謔是聞。又因緣嬖倖,受賂賣 爵,輕使賓客,交錯其間,天下擾擾,從亂如歸。故每有 征戰」,鮮不挫傷,官民並竭,上下窮虛。臣在關西,竊聽 風聲,未聞國家有所先後,而威福之來,咸歸權倖。陛 下體兼乾坤,聰哲純茂,攝政之初,拔用忠貞,其餘維 綱,多所改正,遠近翕然,望見太平。而地震之後,霧氣 白濁,日月不光,旱魃為虐,大賊從橫,流血川野,庶品 不安,譴誡累至,殆以姦臣權重之所致也。「其常侍尤 無狀者,亟便黜遣,披埽凶黨,收入財賄,以塞痛怨,以 答天誡。」今大將軍梁冀、河南尹不疑,處周召之任,為 社稷之鎮,加與王室世為姻族,今日立號,雖尊可也。 實宜增修謙節,輔以儒術,省去遊娛不急之務,割減 廬第無益之飾。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群臣乘舟者 也,將軍兄弟,操楫者也。若「能平志畢力,以度元元,所 謂福也;如其怠弛,將淪波濤,可不慎乎!」夫德不稱祿, 猶鑿墉之趾,以益其高,豈量力審功,安固之道哉!凡 諸宿猾酒徒戲客,皆耳納邪聲,口出諂言,甘心逸遊, 唱造不義。亦宜貶斥,以懲不軌。令冀等深思得賢之 福,失人之累。又在位素餐,尚書怠職,有司依違,莫肯 糾察,故使「陛下專受諂諛之言,不聞戶牖之外。臣誠 知阿諛有福,深言近禍,豈敢隱心以避誅責乎!臣生 長邊遠,希涉紫庭,怖慴失守,言不盡心。」梁冀忿其刺 己,以規為下第,拜郎中,託疾免歸。

《荀淑傳》:「淑少有高行,博學而不好章句。安帝時,徵拜 郎中,遷當塗長。及梁太后臨朝,有日食地震之變,詔 公卿舉賢良方正。光祿勳杜喬、少府房植舉淑,對策 譏刺貴倖,為大將軍梁冀所忌,出補朗陵侯相。」 《崔寔傳》:「寔少沉靜,好典籍。桓帝初,詔公卿郡國舉至 孝獨行之士。寔以郡舉徵詣公車,病不對策,除為郎。」 《張奐傳》:「奐字然明,敦煌酒泉人。舉賢良對策第一,擢 拜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