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60 (1700-1725).djvu/3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分二子,此得失之效也。故《周書》曰:「安危在出令,存亡 在所用。」願「陛下孰計之而加察焉。」是時,徐樂、嚴安亦 俱上書言世務。書奏,上召見三人,問曰:「公等安在,何 相見之晚也?」迺拜偃、樂、安皆為郎中。

《徐樂傳》:樂,燕郡無終人也。上書曰:「臣聞天下之患在 於土崩,不在瓦解,古今一也。何謂土崩?秦之末世是 也。陳涉無千乘之尊,尺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 之後,鄉曲之譽,非有孔曾、墨子之賢,陶朱、猗頓之富 也。然起窮巷,奮棘矜」,棘戟矜其把也偏袒大呼,天下從風。此 其故何也?由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亂 而政不修,此三者陳涉之所以為資也。此之謂土崩。 故曰:「天下之患在乎土崩。」何謂瓦解?吳、楚、齊、趙之兵 是也。七國謀為大逆,號皆稱萬乘之君,帶甲數十萬, 威足以嚴其境內,財足以勸其士民,然不能西攘尺 寸之地,而身為禽於中原者,此其故何也?非權輕於 匹夫而兵弱於陳涉也。當是之時,先帝之德未衰,而 安土樂俗之民眾,故諸侯無竟外之助,此之謂瓦解。 故曰:「天下之患,不在瓦解。」由此觀之,天下誠有土崩 之埶,雖布衣窮處之士,或首難而危海內,陳涉是也。 況三晉之君或存乎?天下雖未治也,誠能無土崩之 埶,雖有彊國勁兵,不得還踵而身為禽,吳、楚是也,況 群臣百姓能為亂乎?此二體者,安危之明要,賢主之 所留意而深察也。間者,關東五穀數不登,年歲未復, 民多窮困,重之以邊境之事,推數循理而觀之,民宜 有不安其處者矣。不安故易動,易動者土崩之埶也。 故賢主獨觀萬化之原,明於安危之機,修之廟堂之 上,而銷未形之患也。其要,期使天下無土崩之埶而 已矣。故雖有強國勁兵,陛下逐走獸,射飛鳥,弘游燕 之囿,淫從恣之觀,極馳騁之樂,自若金石絲竹之聲 不絕於耳,帷幄之私,俳優侏儒之笑不乏於前,而天 下無宿憂。名何必夏、子,俗何必成、康。雖然,臣竊以為 陛下天然之質,寬仁之資,而誠以天下為務,則禹、湯 之名不難侔,而成、康之俗未必不復興也。「此二體者 立,然後處尊安之實,揚廣譽於當世,親天下而服四 夷,餘恩遺德,為數世隆。南面背依,攝袂而揖王公,此 陛下之所服也。」臣聞「圖王不成,其敝足以安。安則陛 下何求而不得,何威而不成,奚征而不服哉!」

《嚴安傳》:嚴安者,臨菑人也,以故丞相史上書曰:「臣聞 鄒子曰:『政教文質者,所以云救也。當時則用過則舍 之,有易則易之,故守一而不變者,未睹治之至也。今 天下人民用財侈靡,車馬衣裘宮室皆競修飾,調五 聲使有節族,雜五色使有文章,重五味,方丈於前以 觀,欲天下彼民之情,見美則願之,是教民以侈也。侈』」 而無節,則不可贍。民離本而徼末矣。末不可徒得,故 縉紳者不憚為詐,帶劍者夸殺人以矯奪,而世不知 媿,故姦軌浸長。夫佳麗珍怪固順於耳目,故養失而 泰,樂失而淫,禮失而采,教失而偽。偽、采、淫、泰,非所以 範民之道也。是以天下人民逐利無已,犯法者眾。臣 願為民制度以防其淫,使貧富不相燿,以和其心。心 既和平,其性恬安,恬安不營則盜賊銷,盜賊銷則刑 罰少,刑罰少則陰陽和,四時正,風雨時,草木暢茂,五 穀蕃孰,六畜遂字,民不夭厲,和之至也。臣聞周有天 下,其治三百餘歲;成康其隆也,刑錯四十餘年而不 用,及其衰亦三百餘年,故五伯更起。伯者,常佐天子 興利除害,誅暴禁邪,「匡正海內,以尊天子。五伯既沒, 賢聖莫續,天子孤弱,號令不行,諸侯恣行彊陵,弱眾 暴寡,田常篡齊,六卿分晉,並為戰國。此民之始苦也。」 於是強國務攻,弱國修守,合從連衡,馳車轂,擊介冑, 生蟣蝨,民無所告愬。及至秦王,蠶食天下,並吞戰國, 稱號皇帝,一海內之政,壞諸侯之城,銷其兵,鑄以為 鐘簴,示不復用,元元黎民得免於戰國。逢明天子,人 人自以為更生鄉,使秦緩刑罰,薄賦斂,省繇役,貴仁 義,賤權利,上篤厚,下佞巧,變風易俗,化於海內,則世 世必安矣。秦不行是風,循其故俗,為智巧權利者進, 篤厚忠正者退,法嚴令苛,諂諛者眾,日聞其美,意廣 心逸,欲威海外。使蒙恬將兵以北攻彊胡,避地進境, 戍於河北,飛芻輓粟,以隨其後。又使尉屠睢將樓船 之士攻越,使監祿鑿渠運糧,深入越地,越人遯逃。曠 日持久,糧食乏絕,越人擊之,秦兵大敗。秦乃使尉佗 將卒以戍越。當是時,秦禍北構於胡,南挂於越,宿兵 於無用之地,進而不得退。行十餘年,丁男被甲,丁女 轉輸,苦不聊生,自經於道樹,死者相望。及秦皇帝崩, 天下大畔。陳勝、吳廣舉陳武臣,張耳舉趙,項梁舉吳, 田儋舉齊,景駒舉郢,周市舉魏,韓廣舉燕,窮山通谷, 豪士並處,不可勝載也。然本皆非公侯之後,長官之 吏無尺寸之勢,起閭巷,杖棘矜,應時而動,不謀而俱 起,不約而同會,壤長地進,至乎霸王,時教使然也。秦 貴為天子,「富有天下,滅世絕祀,窮兵之禍也。故周失 之弱,秦失之彊,不變之患也。」今徇南夷,朝夜郎,降羌 僰,略薉州,建城邑,深入匈奴,燔其龍城,議者美之。此 人臣之利,非天下之長策也。今中國無狗吠之警,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