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60 (1700-1725).djvu/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對,著之於篇,朕將親覽焉,靡有所隱。」弘對曰:「臣聞上 古堯、舜之時,不貴爵賞」,而民勸善,不重刑罰而民不 犯,躬率以正而遇民信也。末世貴爵厚賞而民不勸, 深刑重罰而姦不止,其上不正,遇民不信也。夫厚賞 重刑,未足以勸善而禁非,必信而已矣。是故因能任 官,則分職治;去無用之言,則事情得;不作無用之器, 則賦斂省;不奪民時,不妨民力,則百姓富;有德者進, 無德者「退,則朝廷尊;有功者上,無功者下,則群臣逡; 罰當罪,則姦邪止;賞當賢,則臣下勸。凡此八者,治民 之本也。故民者,業之則不爭,理得則不怨,有禮則不 暴,愛之則親上,此有天下之急者也。」故法不遠義,則 民服而不離;和不遠禮,則民親而不暴。故法之所罰, 義之所去也;和之所賞,禮之所取也。禮義者,民之所 服也;而賞罰順之,則民不犯禁矣。故畫衣冠,異章服, 而民不犯者,此道素行也。臣聞之,氣同則從,聲比則 應。今人主和德於上,百姓和合於下,故心和則氣和, 氣和則形和,形和則聲和,聲和則天地之和應矣。故 陰陽和,風雨時,甘露降,五穀登,六畜蕃,嘉禾興,朱屮 生,山不童,澤不涸,此和之至「也。故形和則無疾,無疾 則不夭。故父不喪子,兄不哭弟,德配天地,明並日月, 則麟鳳至,龜龍在郊,河出圖,洛出書,遠方之君莫不 說義奉幣而來朝,此和之極也。」臣聞之,仁者愛也,義 者宜也,禮者所履也,智者術之原也。致利除害,兼愛 無私,謂之仁;明是非、立可否,謂之義;進退有度,尊卑 有分,謂之禮;「擅殺生之柄,通壅塞之塗,權輕重之數, 論得失之道,使遠近情偽必見於上,謂之術。凡此四 者,治之本,道之用也,皆當設施,不可廢也。得其要則 天下安樂。法設而不用,不得其術,則主蔽於上,官亂 於下。此事之情屬,統垂業之本也。臣聞堯遭鴻水,使 禹治之,未聞禹之有水也。若湯之旱,則桀之餘烈也。 桀、紂行惡,受天之罰;禹、湯積德,以王天下。因此觀之, 天德無私親,順之和起,逆之害生,此天文地理人事 之紀。臣弘愚戇,不足以奉大對。」時對者百餘人,太常 奏弘第居下。策奏,天子擢弘對為第一。召入見,容貌 甚麗,拜為博士,待詔金馬門。

成帝建始三年詔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對策於廷

按《漢書成帝本紀》,建始三年「冬十二月戊申朔,日有 蝕之。夜,地震未央宮殿中。詔曰:『蓋聞天生眾民,不能 相治,為之立君以統理之。君道得,則屮木昆蟲咸得 其所;人君不德,謫見天地,災異婁發,以告不治。朕涉 道日寡,舉錯不中,乃戊申日蝕地震,朕甚懼焉。公卿 其各思朕過失,明白陳之。女無面從,退有後言。丞相』」 御史與將軍、列侯、中二千石及內郡國舉賢良方正 能直言極諫之士詣公車,朕將覽焉。 按《谷永傳》,建 始三年冬,日食地震,同日俱發,詔舉方正直言極諫 之士。太常陽城侯劉慶忌舉永,待詔公車,對曰:「陛下 秉至聖之純德,懼天地之戒異,飭身修政,納問公卿。 又下明詔,帥舉直言,燕見紬繹,以求咎愆,使臣等得 造明朝,承聖問。臣材朽學淺,不通政事。竊聞明王即 位,正五事,建大中,以承天心,則庶徵序於下,日月理 於上。」如人君淫溺後宮,般樂游田,五事失於躬,大中 之道不立,則咎徵降而六極至。凡災異之發,各象過 失,以類告人。乃十二月朔戊申,日食婺女之分,地震 蕭牆之內,二者同日俱發,以丁寧陛下,厥咎不遠,宜 厚求諸身意。豈陛下志在閨門未卹,政事不慎,舉錯 屢失中與?內寵太盛,女不遵道,嫉妒專上,妨繼嗣與? 古之王者,廢五事之中,失夫婦之紀,妻妾得意,謁行 於內,埶行於外,至覆傾國家,或亂陰陽。昔褒姒用國, 宗周以喪;閻妻驕扇,日以不臧,此其效也。《經》曰:「皇極, 皇建其」有極。《傳》曰:「皇之不極,是謂不建,時則有日月 亂行。」陛下踐至尊之祚,為天下主,奉帝王之職,以統 群生。方內之治亂,在陛下所執。誠留意於正身,勉彊 於力行,損燕私之間,以勞天下。放去淫溺之樂,罷歸 倡優之笑,絕卻不享之義,慎節游田之虞。起居有常, 循禮而動,躬親政事,致行無倦,安服若性。《經》曰:「繼自 今嗣王,其毋淫於酒,毋逸於游田」,惟正之共,未有身 治正而臣下邪者也。夫妻之際,王事綱紀,安危之機, 聖王所致慎也。昔舜飭正二女,以崇至德,楚莊忍絕 丹姬以成伯功;幽王惑於褒姒,周德降亡;魯桓脅於 齊女,社稷以傾。誠修後宮之政,明尊卑之序,貴者不 得嫉妒專寵,以絕驕嫚之端,「抑褒閻之亂。賤者咸得 秩進,各得厥職,以廣繼嗣之統,息白華之怨。俊宮親 屬,饒之以財,勿與政事,以遠皇父之類,損妻黨之權。 未有閨門治而天下亂者也。治遠自近始,習善在左 右。昔龍筦納言,而帝命惟允,四輔既備,成王靡有過 事。誠敕正左右齊栗之臣,戴金貂之飾,執常伯之職 者,皆使學先」王之道,知君臣之義,濟濟謹孚,無敖戲 驕恣之過,則左右肅艾,群僚仰法,化流四方。《經》曰:「亦 惟先正克左右,未有左右正而百官枉者也。」治天下 者,尊賢考功則治,簡賢違功則亂。誠審思治人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