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60 (1700-1725).djvu/4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有實政,該督撫具題,吏部覆准實授者,方與各官較俸陞轉。

辟署部總論

《冊府元龜》。

《辟署》

漢氏公卿郡守皆得自舉其屬中興之後辟召尤盛 故當時幕府彬彬然多賢才焉魏晉而下內居宰弼 之任外膺將領之寄者曷嘗不選眾而舉得人為盛 哉!蓋夫藩輔之重安危注意綱紀之職左右惟人故 能參贊於策畫經綸於政務藹莅官之嘉績昭治戎 之善志周旋翊佐以成其美焉至乃羔鴈之贄璧馬 之聘。蓋所以致禮才彥將其厚意。然而宣尼有「擇木」 之喻,《展禽》懷枉道之恥。若夫含忠履潔之士,非志義 相期而用舍同趣。又豈肯屈身而苟合哉。

章俊卿山堂考索

《辟署》

漢選部有尚書,自縣令以上,始赴尚書調選。其餘郡 縣之屬吏,至於公府之掾曹,各自辟於其長。其諸侯 王國,自內史以下,亦皆得以自除。是以朝廷無銓選 之勞,官府有薦賢之實。賢否勤惰,各察於其屬之長 而黜陟之。故幹佐曹吏拔於州縣者,然後為五府所 辟;五府舉掾曹,然後為朝廷所用。推而至於公卿之 「尊,初未始有限也。」故何武以大司空辟鮑宣為佐曹 掾,史高領尚書事而辟匡衡為議曹吏,此曹掾之辟 於公府者也。周景以刺史而辟陳蕃為別駕,王煥以 考城令而辟仇覽為主簿,此屬之辟於郡縣者也。是 以士之修潔於家,而聞譽達於朝廷,往往辟書交至 其門而無遺才,此漢之選吏所以一付之公議。而猶 未至纖悉於法也。

荊川稗編

《馬端臨論辟署》

按:兩漢二千石長吏皆可以自辟曹掾,而所辟之概 多取管屬賢士之有才能操守者。蓋必如是,乃能知 閭里之奸邪,黔庶之休戚,故治狀之顯著常必由之。 後世長吏既不與之以用人之權,而士自一命以上 拘於三互之法,不使之效職顯能於本土。士之賢者 亦以隱情惜己、不預郡府之事為高,而與郡守、縣令 共治其民者,則皆凶惡貪饕、舞文悖理之胥吏,大率 皆本土人也。然則,豈《三互》之法可行之於僚掾,而獨 不行之於胥吏?可施之於有行止之命官,而獨不可 施之於無藉之惡少乎?

按:自隋時,每海內一命之官並出於朝廷州郡,無有 辟署之事。士之才智可效一官者,苟非宿登仕版,則 雖見知於方鎮岳牧,亦不能稍振拔之,以收其用。至 唐,則仕者多由科目矣,然辟署亦時有之,而其法亦 不一。有既為王官而被辟者,若張建封之辟許孟容, 李德裕之辟鄭畋,白敏中之辟王鐸是也。有登第未 釋褐入仕而被辟者,若董晉之辟,韓退之是也。有強 起隱逸之士者,若烏重引之於石洪、溫造,張搏之於 陸龜蒙是也。有特招智略之士者,若裴度之於柏耆、 杜慆之於辛讜是也。而所謂隱逸智略之士,多起自 白衣。劉貢甫言:「唐有天下,諸侯自辟幕府之士,唯其 才能不問所從來,而朝廷常收其俊」偉,以補王官之 缺,是以號稱得人。蓋必許其辟置,則可破拘攣以得 度外之士,而士之偶見遺於科目者,亦未嘗不可自 效於幕府,取人之道所以廣也。宋時雖有辟法,然白 衣不可辟,有出身而未歷仕者不可辟,其可辟者,復 拘以資格,限以舉主,蓋去古法愈遠。而倜儻跅弛之 士,其不諧尺繩於科目,受羈馽於銓曹者,少得以自 達矣。

日知錄

《掾屬》

唐肅宗時,魏元同為吏部侍郎,上疏言:「臣聞傅說曰: 『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設都,樹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師 長,不惟逸豫,惟以理人。昔之邦國,今之州縣,土有常 君,人有定主,自求臣佐,各選英賢,其大臣乃命於王 朝耳。秦并天下,罷侯置守。漢氏因之,有沿有革。諸侯 得自置吏四百石已下,其傅相大官,則漢為置之,州 郡;掾史、督郵從事,悉任之於牧守。爰自魏、晉,始歸吏 部,遞相祖襲,以迄於今。用刀筆以量才,按簿書而察 行』。」法令之弊,其來已久。蓋君子重因循而憚改作,有 不得已者,亦當運獨見之明,定卓然之議。如今選司 所行者,非上皇之令典,乃近代之權道,所宜遷革,實 為至要。何以言之?夫丈尺之量,所及者蓋短;鍾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