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60 (1700-1725).djvu/5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度掌書記者。伏以記室司存,雄藩重務。吳中草檄,始 召陳琳。鄴下裁牋,方徵阮瑀。咸持彩筆,以掌軍書。況 地控全齊,封連巨浸。有外夷之琛賮,多土貢之賦輿。 假道既繁,飛章亦眾。永言斯任,宜委高才。且某徒效 聚螢,未嘗吐鳳。讀《傳》而雖云成癖,為文而未見愈風。 「忽辱簡書,遽蒙辟召。捧函增懼,撫己知歸。遐想膺門, 已積糜軀之志;仰瞻龍節,空懷拜賜之誠。」

《送石處士序》
韓愈

河陽軍節度御史大夫烏公為節度之三月,求士於 從事之賢者,有薦石先生者。公曰:「先生何如?」曰:「先生 居嵩邙瀍穀之間,冬一裘,夏一葛,食朝夕飯一盂,蔬 一盤。人與之錢,則辭請。與出遊,未嘗以事免。勸之仕, 不應坐一室,左右圖書,與之語道理,辨古今事當否, 論人高下,事後當成敗,若河決下流而東注,若駟馬 駕輕車就熟路,而王良、造父為之先後也,若燭照數 計而龜卜也。」大夫曰:「先生有以自老,無求於人,其肯 為某來耶?」從事曰:「大夫文武忠孝,求士為國,不私於 家。方今寇聚於垣,師環其疆,農不耕收,財粟殫亡。吾 所處地歸輸之塗,治法征謀,宜有所出。先生仁且勇, 若以義請而強委重焉,其何說之辭?」於是譔書詞,具 馬幣,卜日以授使者,求先生之廬而請焉。先生不告 於妻子,不謀於朋友,冠帶出見客,拜受書禮於門內。 宵則沐浴,戒行李,載書冊,問道所由,告行於常所來 往。晨則畢至張上東門外。酒三行,且起,有執爵而言 者曰:「大夫真能以義取人,先生真能以道自任,決去 就。為先生別。」又酌而祝曰:「凡去就出處何常,惟義之 歸。」遂以為先生壽。又酌而祝曰:「使大夫恒無變其初, 無務富其家而饑其師,無甘受佞人而外敬正士,無 味於諂言,惟先生是聽,以能有成功,保天子之寵命。」 又祝曰:「使先生無圖利於大夫而私便其身。」先生起, 拜祝辭曰:「敢不敬蚤夜,以求從祝規。」於是東都之人 士咸「知大夫與先生果能相與以有成也。」遂各為歌 詩六韻,遣愈為之《序》云:

《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
前人

伯樂一過冀北之野,而馬群遂空。夫冀北馬多於天 下,伯樂雖善知馬,安能空其群耶?解之者曰:「吾所謂 空,非無馬也,無良馬也。」伯樂知馬,遇其良輒取之,群 無留良焉。苟無良,雖謂無馬,不為虛語矣。東都固士 大夫之冀北也,恃才能深藏而不市者,洛之北涯曰 石生,其南涯曰溫生。大夫烏公,以鈇鉞鎮河陽之三 月,以石生為才,以禮為羅,羅而致之幕下。未數月也, 以溫生為才,於是以石生為媒,以禮為羅,又羅而致 之幕下。「東都雖信多才士,朝取一人焉,拔其尤;暮取 一人焉,拔其尤。自居守河南尹以及百司之執事,與 吾輩二縣之大夫,政有所不通,事有所可疑,奚所諮 而處焉?士大夫之去位而巷處者,誰」與嬉遊?小子後 生於何攷德而問業焉?縉紳之東西行過是都者,無 所禮於其廬。若是而稱曰:「大夫烏公」一鎮河陽,而東 都處士之廬無人焉,豈不可也?夫南面而聽天下,其 所託重而恃力者,惟相與將耳。相為天子得人於朝 廷,將為天子得文武士於幕下,求內外無治,不可得 也。愈縻於茲,不能自「引去,資二生以待老,今皆為有 力者奪之,其何能無介然於懷耶?」生既至,拜公於軍 門,「其為吾以前所稱為天下賀,以後所稱為吾致私 怨於盡取也。」留守相公首為《四韻詩》歌其事,愈因推 其意而序之。

《請諸路安撫舉辟士人》
宋·呂誨

「臣竊以本朝取士之路最廣,入流之人實繁。常患遺 才,似未得術,非養之有素,試之以事,誠不可也。如前 朝藩鎮,延辟士人,既閱其實,使之漸進,庶幾得其用 也。臣欲乞今後藩鎮帶安撫使處,許於本路舉人內 選有行實、曾得文解者,歲辟一人,權本州司士參軍, 且令差使,觀其能效,可以遠用。候滿三考,保薦聞上, 或賜以本科出身」,然後隨其器使,必能適用。與夫科 場較藝,取其一日之長,其效遠矣。朝廷久而行之,士 皆修飭風俗,才無遺矣。

《答陝西安撫使范龍圖辭辟命書》

歐陽修

修頓首再拜啟。「急步至,得七月十九日華州所發書, 伏審即日尊體動止萬福。」外寇侵邊,自古常事,邊吏 無狀,至煩大賢。伏惟執事忠義之節,信於天下,天下 之士得一識面者,退誇於人以為榮耀。至於遊談,布 衣之賤,往往竊託門下之名。矧今以大謀小,以順取 逆,濟以明哲之才,有必成功之勢,則士之好功名者, 「於此之時,孰不願出所長少助,萬一得託附以成其 名哉!況聞狂寇猖獗,屢有斥指之詞,加之輕侮購募 之辱,至於執戮將吏,殺害邊民,凡此數事,在於修輩, 尤為憤恥。每一思之,中夜三起。不幸修無所能,徒以 少喜文字,過為世俗見許,此豈足以當大君子之舉 哉!若夫參決軍謀,經畫財利,料敵制」勝,在於幕府,苟 不乏人,則軍書奏記末事耳,有不待修而堪者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