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60 (1700-1725).djvu/5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此始敢以親為辭。況今世人所謂「四六」者,非修所好, 少為進士時,不免作之,自及第遂棄不復作,在西京 佐三相幕府,於職當作,「亦不為作」,此師魯所見。今廢 已久,懼無好辭以辱嘉命,此一端也。伏見自至關西, 辟士甚眾。古人所與「成事者,必有國士共之。非惟在 上者以知人為難,士雖貧賤,以身許人,固亦未易。欲 其盡死,必深相知,知之不盡,士不為用。今奇怪豪俊 之士,往往蒙見收擇,顧用之如何耳。然尚慮山林草 莽有挺特知義、慷慨自重之士,未得出於門下也,宜 少思焉。若修者,恨無他才以當長者之用,非敢效庸 人苟」且樂安佚也。幸察。

《復陳士業辭辟命書》
明·張自烈

蒙諭大中丞史公辟弟意甚至。弟舉劉伯宗鄧左之 自代,老兄言「史公知弟深,是行也非𦬊山不可。」雖然, 弟性硜介,公先是撫皖,弟從士大夫,悉公治行,未嘗 阿所好。公清亮忠鯁,有古大臣風。惜其不知人,好自 用耳。後先甄錄,不盡合輿論。近見清雪梁公狄特題 《官凝之》二疏,頗窺其隱微,老兄豈未之知乎?況弟生 平好盡言,衡較人物,不肯苟同。是時遊公門者,未必 皆弟輩,公又未必深知,弟又未必樂受盡言,始終相 成無少間,進退去就,不可不自慎。昔歐陽永叔辭范 龍圖辟,豈不嫺四六哉?大抵不屑就,姑婉其辭耳。公 能為龍圖,弟不敢比永叔。士各行其志,雖獲罪於公, 弗恤也。「冗次不致書史公,老兄善為」我辭,則成弟大 矣。

《辟薦》
前人

「陛下宵旰思治,復辟薦保任諸大臣,宜悉慮奉行弗 暇。頃者群議紛如,有謂辟召不可行辟召行弊,什伯 科目者;有謂甲科可專任,不必旁求者。」臣竊謂行辟 薦而廢科目,非所以明制;專科目而廢辟薦,不足以 致治。今天下亦知科目之寖失其舊乎?國初三場中 式,十日後復試五事,求士適用也。今士少壯攻制義, 見聞單寡策論非騁意智,衒文采,即襞績陳言,斤斤 循有司尺度,類不能見諸行。幸而售,雖闒茸迂陋,纍 資拜顯官不售,雖孔、顏、曾、閔之行,方召賈、董、韓、范之 才,卒牖下老耳。然則辟薦濟,科目所不及,而議者謂 一科目足盡天下士,可不謂惑哉!高皇帝嘗謂察舉 賢才,德行為本,文藝次之。諭群臣曰:「朝廷爵祿,所以 待卓越之士,豈可限之以格?臣不敢遠引。楊士奇不 嘗白衣入綸扉乎?馮堅不嘗典史推都御史乎?王興 宗不嘗直廳事,歷布政使乎?陳迪不嘗訓導為編修 乎?黃福不嘗鄉貢士晉六卿,張守中不嘗乙科撫延 綏乎?況鍾蔚能不嘗特拔之掾曹之外並躋膴秩乎? 之十數人者,聲實茂」著,皆不盡繇科目。正統以前,科 目辟薦參用法誠善。神廟初年,儒臣進講至漢文勞 細柳,輔臣從旁進曰:「祖宗朝干戈平定之天下,為腐 儒壞盡。」語至深切。今陛下毅然復祖宗盛典,不欲腐 壞天下,臣請復以葑菲進。夫行辟薦而不審器使,無 以盡群材;嚴保舉而不行久任,無以課實效,何以明 器使?《語》曰:「聖人不能令手步足握,故不違己所長;不 能令魚飛禽馳,故不違人所長。」又曰:「太公田不足以 償種,漁不足以償網,而治天下有餘智。」孫叔敖相楚 三年,不知軛在衡後而楚以霸。此皆各因其材耳。高 皇帝諭侍臣曰:「任人之道,譬之用器,可任重者重任 之,可任輕者輕任之。今選曹不然,它無更」僕數。如才 力不堪任知推,除為知推;識行不堪任督學,推為督 學;謀斷不堪任邊撫,遷為邊撫;風節不堪任臺諫,擢 為臺諫。銓注既定,循例陛辭去,充位塞責,敗而後誅 罰隨之,何益?《管子》輕重之法曰:「自言能治田土,不能 治田土,殺其身以釁社。自言能為司馬,不能為司馬, 殺其身以釁社;自言能為」官,不能為官,劓以為門?父 祖制軍民一才一藝,皆得自陳效用。今使應辟薦者, 舉主先各言某堪任某職,召某廷試,各自言所能,使 得自效。如是則能者進,不能者退矣。此明器使之道 也。何以行久任?曰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當堯、舜 時,皋、夔、稷、契終身一官而不徙,其所謂陟者,加之爵 命賜予而已。王通曰:「成周之隆,邦家有社稷焉;西漢 之盛,牧守長子孫焉。此皆不驟遷其官耳。」《祖訓》言:「人 始入官,如入暗室,久而自明,明乃治。」今會推不然。故 例:守、令非參罰鑴級,守三年,輒遷令五年。它清華重 要,或不踰三年,或不踰一年。雖賢人君子,視官如傳 舍,而其間生長子孫之胥役,展轉窟營,作姦舞法,法 日骪而民日病。國初有終身任一職者,有數十歲不 遷者。宣廟時特著三法:一不次遷擢,一不拘流品,而 所首重獨在久任。先臣崔銑言:「國家治效未臻,繇登 仕太易,官多牽制,遷代太急故也。今使應辟薦者廉 其才,某可某用矣;授以官用,某可用矣。寬以文法,需 以歲時,雖不能終身勿遷,仍慎簡能者代之。如是則 前者不敢弛其責,而後者不至因循苟且就於敗,此 可久任之道也。」器使明,久任行,功罪以之定,賞罰以 之信,保舉連坐之令嚴,勸懲激厲之道備。革崔亮、裴